小學一年級的法制手抄報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你知道法制手抄報該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的資料

  一、法制案例

  因朋友與女友私奔沒有路費,為哥們義氣,法肓少年周某***系未成年人***幫助朋友羅某***未成年人***搶劫學生,共搶贓款200餘元。近日,河南省羅山縣人民法院一審以搶劫罪判處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7年9月,因好友劉某與其女友外出務工沒有路費,為了哥們義氣,被告人周某便打起中學生的注意,夥同羅某***已判刑***竄至羅山縣一中學門口,攔住該校學生楊某等4人,向他們要錢無果後,便將4名學生挾持到學校後面的空煤場內,對其中三名學生拳打腳踢,並用撿來的木棍毆打三名學生,共搶走三名學生261元,後被告人周某逃離現場。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暴力、脅迫的手段強行搶走他人財物,其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告人周某犯罪時不滿十八週歲,依法應當減輕處罰。被告人案發後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有悔罪表現。

  法院根據被告人周某犯搶劫罪的事實、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同時體現對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二、青少年法律常識

  1、青少年應該如何加強自我防範、遠離犯罪?

  ***1***學習掌握法律知識,熟悉法律條款。

  ***2***提高鑑別是非的能力,弘揚傳統美德。

  ***3***培養健康工作、生活、學習習慣,遠離黃賭毒。

  ***4***遵守法律法規,帶頭宣傳法律基本常識。

  2、青少年犯罪要坐牢嗎?

  青少年犯罪是否需要負刑事責任不能一概而論,要看行為人犯罪時的年齡和犯罪情節的嚴重性。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的規定來判斷哪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對哪些犯罪行為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

  3、為什麼青少年是最容易犯罪的群體?

  青少年處於少年期、青年初期階段,神經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其認識、感情和意志上的變化,讓他們變得容易興奮、容易衝動、容易感情用事,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還有就是生理上不成熟。並且對於誘發犯罪的人事物沒有完整的判斷。

  三、法律名言

  1*** 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2*** 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鬥,就像為了城牆而戰鬥一樣。——赫拉克利特

  3***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講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愛·科克

  4*** 榮耀所禁止的法律卻往往應允。——威·索林

  5*** 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6*** 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種神靈,而不是殫精竭慮將神靈揉進憲法,總體上來說,法律就會更好。——馬克·吐溫

  7*** 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援,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8*** 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威·厄爾

  9*** 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湊合在一起,可是人類卻把它拆開。——查·科爾頓

  10*** 實際上,我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馬克·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