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關於植物生長過程的作文三篇

  導語:植物的生長還需要泥土。如果植物的生長離開了泥土,那將會是怎樣的呢?下面是三篇關於植物生長的過程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植物生長過程的作文一:

  這個星期一,老師要我們寫關於植物或植物的作文。回到家裡,我問:“媽媽豆子是植物嗎?”媽媽回答:“豆子不是植物,豆芽才是植物。”我迫不及待地又問:“怎麼才能弄到豆芽呢?”媽媽又回答:“豆子長大之後長出來的就是豆芽了。”我高興地說:“我要種豆子!”

  我要媽媽拿了一些黃豆和紅豆,然後放在一個杯子裡,接著,我又放了一些水,最後我把它放到了煤球上。

  第二天,我回到家裡一看,豆子的變化不小,豆子脫皮了,看到了裡面,我把水倒掉了。第三,四,五六天豆子的芽長了好長。最開始長出了根,最後長出了豆芽。

  我真希望豆芽快點變成綠葉子。

  關於植物生長過程的作文二:

  在學習《種子發芽了》這一課的時候,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動手和思考的能力,把我們班分成了幾個小組,每個小組4個人,讓我們種植物。我們組播種了一顆黃豆,發芽後經過我們的精心照顧,豆苗現在已經長得很高了,我們都很高興,因為在它長高之前,我們可是花費了很多力氣的。

  想讓種子發芽很不容易,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應該澆多少水,就拿著噴壺往盆裡到了一大些,結果因為水澆多了,導致種子幾個星期都沒有發芽。看到別的組的植物發芽了,我們既羨慕又著急。我們只能等水乾了之後,再作處理了。終於奇蹟發生了,在兩個星期之後,我們種的黃豆長出了兩片綠葉,“太棒了!終於發芽了。”我在心裡想。此後,我們便將這棵豆苗來回放在窗臺上晒晒太陽,希望它茁壯成長。

  讓豆苗繼續長高是考驗我們的一大難題。我們通過查閱書籍,知道了要想讓植物長高長壯,就得科學鬆土。鬆土使土壤結構鬆軟,可以使空氣更容易流通,促進植物根系呼吸,便於根系延伸和吸收到更多的養料,根系長好了,植物的上部也就跟著長好了。每次鬆土後,我們還給植物定量上肥。

  通過我們的科學努力,現在我們組的黃豆苗已經長得夠高了夠粗了夠綠了,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繼續請教老師和家長,爭取在秋季收穫飽滿的豆莢,那可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關於植物生長過程的作文三:

  我們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空氣和陽光,動物和植物也需要這些,而植物的生長還需要泥土。如果植物的生長離開了泥土,那將會是怎樣的呢?

  我們來做一個試驗,我拿兩顆黃豆來做這個試驗。我把其中的一顆黃豆用衛生紙包住並放在一杯子裡,另一顆黃豆裝進有溼潤泥土的杯子裡,並將這兩個杯子同時放在窗臺上。給用紙包著的黃豆每天澆上幾次少量的水,裝有泥土的則不管它。這樣過幾天來觀察。

  過了幾天我發現澆水的衛生紙中的黃豆開始發芽了,沒有澆水的但有泥土的黃豆還看不見芽口,我又繼續觀察了兩天,沒澆水的也冒出了一丁點的芽了,而衛生紙包著的黃豆已有一片嫩葉了。這樣我就知道了,在合適的外界條件下,細胞發生分裂,胚發育成胚芽和胚根,通過不斷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外界或土壤中吸收水,就能進行新的一輪生命過程。植物的生命力挺頑強,它們從外界獲取營養然後向生殖階段過渡,開花、結果、成熟、衰老、死亡。

  通過這次試驗我懂得,有些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生長的條件,就有生命力。植物是這樣,我們人類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