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蝸牛的觀察日記

  《本草綱目》中早有以蝸牛治病的記載。近代中醫學也公認蝸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治消渴等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氣管炎、前列腺炎、惡瘡和癌症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

  我家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我要好好地觀察它。

  我發現,小蝸牛的背上揹著一座褐色的“小房子”,這座“小房子”就是它的殼。它的身體一遇到危險就會馬上縮排殼裡,要過好長時間才會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小蝸牛還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一對短觸角在它爬行時會一下又一下的觸碰著地面,就像兩根探測棒,仔細地檢視地面上有沒有東西。那對長觸角的頂端長著它的小眼睛,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

  我還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一下一下慢慢地蠕動著。並且它在爬行時腹部會分泌一種黏液,所以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發出銀色的光芒。蝸牛是個膽小鬼,就連吃東西也不例外,我要把菜葉放到它身旁,它才會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我還知道,小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別看它個子小,它可有兩萬兩千顆牙齒呢!

  觀察蝸牛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以後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事物。

  篇二

>

  今天,老師讓我們課後觀察動物,我和李敏嘉決定觀察蝸牛。

  早上,我又去看一下我們的蝸牛,這隻蝸牛是我們在草叢裡捉的,小小的蝸牛被我們放在一個塑料盒裡,我們一天都要看它好幾次呢!啊!不得了,蝸牛拉屎了啦。同學們都走過來看,然後七嘴八舌著,最後哈哈大笑起來。我馬上跑去洗手間把盒子洗於淨。第二天,蝸牛又拉屎了,我想了想,難道蝸牛也會拉屎嗎?我跑去問同學,同學對我說:“自已找書。”我又跑去問老師,老師說:蝸牛也是像我能爬,能看,還能大小便,。”這下我可明白了,不過我還有一點不知道,就是蝸牛的屁股在哪裡?我還要繼續觀察。

  通過觀察我還發現那些蝸牛還打架,真有趣。它給我們的課餘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

  篇三

>

  今天,同學給了我一隻蝸牛,我便細心地觀察起來。

  蝸牛的長像與眾不同。蝸牛揹著一個漂亮、舒適的“大房子”。因為它揹著“大房子”,所以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其中一對觸角上有小點,那是它圓溜溜的小眼睛。蝸牛的牙齒長在舌頭上,像蜂窩一樣密。蝸牛沒有鼻子,但是有小氣孔。原來,蝸牛是通過氣孔呼吸的。

  蝸牛喜歡住在哪裡呢?我猜它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我翻開科學書一看,結果蝸牛真的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聽科學老師說,蝸牛也會冬眠。蝸牛冬眠的時候把頭縮在殼裡,再用黏液封住,這樣既暖和又安全呢!

  蝸牛喜歡吃什麼呢?我用饅頭渣餵它,它不吃;我用蘋果末餵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葉放在它邊上,蝸牛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葉子呀!

  這就是蝸牛,憨憨的而又與眾不同!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