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趣味故事

   井底之蛙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的大龜。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裡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回。或者只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裡;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裡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遊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隻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雞鳴狗盜

  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養了食客三千多人,個各都有特殊的才能。一旦孟嘗君遭遇困難,食客們一定全力相助,幫他解決困難。

  秦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嘗君的才能,因此就派人請他到秦國作客。孟嘗君為了報答秦王的賞識,於是就送上一件名貴的純白狐裘,作為見面禮。孟嘗君與秦昭襄王二人一見如故,秦王對於孟嘗君的才華也是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為宰相。但是秦王對孟嘗君的寵幸,引起了秦國大臣的嫉妒,於是有許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說孟嘗君的壞話。起先秦王並不理會,但是大臣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進讒言,最後孟嘗君終於被軟禁起來了。孟嘗君遭到軟禁後,就派人去求秦王的寵妾燕妃幫忙。但是燕妃卻說:“如果孟嘗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樣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辦法。”孟嘗君聽了燕紀的話,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這麼一件,現在要到那裡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奮勇地對孟嘗君說:“我有辦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來。”這天晚上,這位食客就偷偷進入皇宮,學著狗叫把衛士引開,順利地偷回當初獻給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嘗君利用白狐裘收買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嘗君說了不少好話,過了沒多久,秦王就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害怕秦王臨時反悔,因此一被釋放就馬上喬裝改,趁著月黑風高的夜晚,來到了秦國的邊界—函谷關。只要通過了這道關口,秦王就奈何他了。可是現在是深夜,城門緊閉,根本沒有辦法出關。孟嘗君一行人內心真是急死了,城門必須等到雞鳴才會開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怕秦王發現他們逃走了,而派人追趕他們,這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位食客拉開嗓子,學著雞鳴“喔—喔喔”,一時之間,全城的雞都跟著一起鳴叫。守城門的將兵一聽到這麼多公雞在叫,以為天亮了,於是就按照規定把城門打開了。

  孟嘗君一行人就這樣子平安通過了函谷門,離開秦國,回到齊國去了。

   膠漆相投

  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另外一個叫陳重。雷義和陳重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要好,有一次,他們兩個人一起去參加考試,雷義考上了,陳重卻沒考上。雷義心想:「陳重的學問比我好,居然沒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義就跑去找掌管考試的官員說:「大人,麻煩您將我的功名轉給陳重,他比我優秀呀!」官員當然不理他:「胡鬧,功名怎麼可以隨便轉給別人呢?」雷義心裡好失望:「那我也不要這個功名了!」雷義就假裝發瘋不去做官,終於被解除了功名。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一起去參加考試,這一次,他們兩個都考上了,還很幸運地被派在同一個地方做事。雷義高興的對陳重說:「陳兄,以後又要麻煩你多照顧了。」陳重說:「雷兄,您說笑了,都是您在照顧我呀!」兩個人很開心能在一起工作,感情變得更好呢!大家看到他們感情這麼好,都說:「膠和漆凝聚在一起很堅固,不過還是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深厚友誼呀!」後來,有人就把這件事變成“膠漆相投”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好朋友間的深厚友情,就像膠和漆聚合在一起那麼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