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簡單介紹

  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厚重的學府,也是很多學子想要了解的高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南京大學歷史沿革

  三江師範學堂

  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好友、時任兩 江總督的劉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開始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教員一部分聘請中國學者,另一部分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兩江師範學堂

  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大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辛亥革命前後,政局動盪,學堂曾一度停辦,1914年8月續辦。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5年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開端。1917年設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主要成員多在南高、東大任教,他們多是將各自領域西方現代科學系統引入中國的先驅,因而南京高師被稱為“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1921年遷至上海擴充為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在中國現代科學的早期,半數以上的在國際頂尖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家是南京大學的教職或畢業生。

  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師範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國立東南大學。“南高師”與“東大”共處同一校園,資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併入東大,遂稱之為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務會議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聯名致書教育部,“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巨集造就”,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一提議並沒有獲得當時教育部門的批准。12月7日國務會議全體通過,同意以南高師各專修科為基礎籌辦大學,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正式招生開辦,郭秉文、蔣維喬等先後執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學生入學,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竺可楨為南京大學60週年校慶題詞:“東南學府,為國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創。外御強敵,內抑豺狼。天下有道,黌舍乃昌。”

  1920年9月實行選科制與學分制,開設必修及選修課,修畢一定學分方可畢業。這些改革逐步為全國教育界所採用。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建立了全國最早期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最早的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為特徵的現代大學,被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當時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國際教育會東方部主任孟祿評價其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大學”,將來之發達可頡頏世界最佳大學。

  1921年10月,柳詒徵、劉伯明、梅光迪等人成立學衡社,1922年1月創辦《學衡》月刊,展開現代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其間成為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國內外著名學者多來校講學,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

  1923年8月,因經費緊張,東大停辦工科,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河海工科大學。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員會經過通盤考慮,實行大學區制,國立東南大學、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以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的9所公學合併,在首都南京改組易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座歷史文化名城。

  南京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2月28 日,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4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千人計劃”創新人才26人、創業人才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74人、講座教授2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16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36人次,“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4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獲得者23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0人。

  南京大學最早在中國開展博士學位教育,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個大文科通才教育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生物系、第一個氣象系、第一個心理學系、第一個西洋文學系、第一個建築系、第一個航空系、第一個體育科、第一個藝術科、第一個電影播音專修科、第一個農科、第一個林科、第一個現代地學系、第一個現代數學系、第一個國立大學醫學院和新中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第一個履踐型政治行政系、第一個履踐型法學院、中國第一個商學院以及第一個工商管理、金融理財、會計、國際貿易系等等。其他許多學科,如文、史、哲、戲劇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化學、物理學、天文學、電子學、電腦科學、城市規劃等等,都有深厚傳統。

  截止2014年2月28日,學校擁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3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

  南京大學教學建設

  南京大學曾經首倡“教學法”,率先實行“學分制”和“選科制”。首開“女禁”,實行“男女同校”,引領中國風氣之先。發起成立了中國最早的教師節。截至2013年1月,該校共擁有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6門、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17部、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457項。

  南京大學擁有國家基地班13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基地班覆蓋了南京大學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的7個,均設有碩、博士點,配備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為主體的師資隊伍,並依託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教學科研優勢實施重點培養。基地班出國率30%以上,保研率60%以上。

  南京大學學校排名

  南京大學在1952年院系調整前長期是中國高校中院系最 多、門類最齊全、師資力量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所大學,院系調整中被分拆出大量系科,元氣大傷。改革開放後南京大學實力上升明顯,一度排進大陸高校前3位。在20世紀90年代末及21世紀初全國高校合併浪潮後至今,南京大學的綜合實力排名穩定維持在大陸高校第3-7位、世界160-300位。南京大學在未合併任何高校,整體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取得這一成績非常難得。

  最新權威排名結果:

  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2015

  世界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

  1、QS世界大學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168位,中國大陸第5位;QS亞洲大學排名***2014年***:南京大學位列亞洲第26位,中國大陸第5位。

  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251-275位***區間***,中國大陸第5位。

  3、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2年***: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201-300位***區間***,中國大陸5-7位***區間***。

  4、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2015年***:南京大學位列五國第8位,中國大陸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