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藝術好看的攝影作品

  在攝影構圖藝術中,更多的時候,灌注了我們情感與語言的表達。而攝影構圖替我們和世界做了全新的交談,是呈現人類情緒最忠實的媒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攝影構圖的情感及語言表達形式。

  









  攝影構圖的情感表達形式

  在繁華的都市裡,已經很難令人在櫥窗前駐足,留意下照片,因為大半都是經過後期處理加工的超現實藝術照,或用來號召的明星巨幅海報,往往只是滿足感官上的一時愉悅。這些儘量表現幸福、得意、重要時刻的浮面記錄,很難引起他人的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和感觸。

  回顧曾經讓我們心靈為之一震,並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攝影作品,它們除了感官上的享受,是否也曾讓我們體會到一種理性上的情感交流過程。一位卓越的人物攝影大師—奧古斯特·桑德曾說過:“我從不讓你一個人看起來不好,他們自己表現出自己。照片就是自己的鏡子,就是你。”

  桑德每一張照片的人物舉止透著自認為最適當的儀表,表情現實著:我希望別人知道我這一面。有的人很努力的在維持自己最飽滿的狀態;有的人已經堅持不下而顯得鬆弛,反倒露出自在的神色。然而這些人都有著嚴肅的性格或濃或淡的憂愁與傷痛,他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分子。桑德不只是為他人留下影像,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同胞做最客觀的見證。他希望拍下整個時代的臉孔,讓後人看到真正的日耳曼民族的心靈。顯然,把握著這份創作目的,他成功了。這些照片使後來的人們從真實的影像中瞭解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們個階層的生活狀態。

  世界頂尖的顯微攝影專家—羅曼·維希尼克,一個從顯微鏡下開始熱愛生命的攝影創作者,曾提出:“攝影為人間目擊者,是一種報告性及記錄性的工作,它要傳達人性的課題,瞭解和關心是照片所要表現的重點”。換句話說,攝影創作的靈感應該源於生活,重點應該在於體現人們對生活的感悟或對事物的情感。

  維希尼克隨著他八歲時的第一幅顯微照片***蟑螂的一條腿***,小小的心靈萌長了一股對自然生命無窮盡的熱愛,生命本身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信仰。他有一段著名的話,完全的解釋了這種虔誠的信念:“在大自然裡,每一塊的生命都是可貴的,而且放大的倍數越大,引出的細節越多,完美無暇地構成了一個宇宙,像永遠止境的連環套”。

  攝影構圖的語言表達形式

  正是維希尼克的攝影精神,他的作品完全建立在主題和內容上,而不是自我觀點的,因此他的照片沒有所謂的“自我性”。換言之,任何人去拍都能拍出這樣的照片,但卻並不是任何人都有他這股對生命的信仰與如此關懷人間的情操。我們大部分的攝影大都把自己封鎖在自己思考的想象趣味中,隨時都想抓住陌生行人在時空下發生的剎那趣味。不管物件的身份、表情是什麼,這只不過是“生活的一種姿態”而已,而非“生活的的內容”。

  人性是要溝通、瞭解、體諒或申述才會出現的。邂逅並不等於溝通,只是把照相機鏡頭對著別人並不等於關懷。攝影對物件的反映作用要比自己的情緒投射到物件中去重要多了。換句話說,攝影想要呈現出人性的一面。就必須投入生活裡。而非只在自己觀念裡打轉。就連維希尼克的顯微攝影也一樣,他是因為精通了光學、生物學、醫學、動物學之後,才可能擁有這行最頂尖的地位。

  維希尼克一直有著猶太人特別的而喻、特別的腳步,而他的照片也把這些人的而喻與腳步聲傳給我們—雖然他們已從這個世上永遠地消失了。攝影的力量就在於此,它能把消失的東西留下來。而攝影的好壞也在此:你到底要把什麼東西留下來。

  攝影中,影像結構很多是用半具象、半抽象或全抽象的表現形式有意構造的。物體的形,在攝影師眼內,只是畫面上的一個符號,或者說一個語言,一個語言中某一個心理活動。一個點,線,面,筆觸,或肌理都是組成影像結構的要素。正是如此,使攝影的藝術特徵十分顯露、明確,很自由,且極富個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