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文名句並作簡要分析

  學習古詩詞不但要記住古詩的重點名句,還要學會分析古詩的名句。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賞析】描繪了一幅優美寧靜 的農村田園風光:綠色的樹木在村邊環繞.青翠的遠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綠樹村邊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遠景.由近漸遠,景色越來越開闊,一派清幽恬靜的氣氛.抒發了一種愉快的心情.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潛《飲酒》

  【賞析】這兩句詩妙在自己無 心見山.遠山自入雙目,心與物遊, 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賞析】蒸騰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雲夢澤都籠罩了.波濤的聲勢使岳陽城都受到震動.這兩句詩寫出了洞庭湖的壯闊景象和湖波的聲勢.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賞析】只希望兩人平平安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這兩句詩可用來向離別親友表達誠摯的慰問及祝願.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賞析】大漠無邊,長天空闊,兩相對應,壯闊而單調.在這廣闊的背景上,一 縷輕煙直上青天.滾滾的黃河呼嘯著奔騰而去.在河的盡頭,是一輪又紅又大的 圓圓的落日.好~幅蒼涼壯觀的大漠黃昏圖!“孤”字顯出人煙的稀少、境界的開 闊:“直”字表現初到邊塞的詩人對塞上景色的驚異.“長河”的形象橫亙在畫面 之中,把畫面分割為兩段,又增加了構圖的活潑感.而“落日圓”則把分割的畫面 塗上統一的色調.顯出渾然一體的氣勢.

  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賞析】這兩句詩緊承起句,寫出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兩句中的 二字煉得好.“隨”字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直接地表現出來,寫 得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賞析】濤人睹物傷情,彷彿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傷濺淚,鳥兒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8.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賞析】‘‘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大景象表現出來了.

  9.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嶽》

  【賞析】這是說大自然集中靈秀之氣在此山,自然有無限神妙.這兩句講山色的變幻.寫出了泰山的巨集偉.

  10.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賞析】“曲”、“幽”、“深”三字準確、形象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表現了禪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境.這兩句詩不僅再現了詩人踏過曲徑、穿過深幽的花草樹木走到禪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種審美體驗,藝術地表現了華夏文化對曲折美、搖曳美的追求.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賞析】從詩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兩句詩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引用.以勉勵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奮力登上“絕頂”.才能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勝利的喜悅.

  ***二***

  1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賞析】這兩句詩描寫出一種月下回歸的美妙意境.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種豆早出晚歸是多麼艱辛、多麼苦累.然而詩人並不抱怨.

  1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賞析】“無言”而又“獨上”,使人看到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連月也不是圓月.而是殘缺之月,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悽清.

  1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

  【賞析】以絲喻離愁,以千絲萬縷之無法剪斷、無法理出頭緒,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解.

  15.莫道不消魂,簾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賞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時此地怎麼能不令人傷感呢?運用發問法,醒人耳目.“簾卷西風”.既寫人又寫景.創造了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黃花瘦”,既摹形又傳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賞析】這兩句詩寫雪後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聯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動人.一片銀白的世界.變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明麗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後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賞析】‘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復歸於渺然的憂思而益發深沉.不能自已.這兩句詩點題,寫出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愁緒.

  18.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雲》

  【賞析】這兩句詩把愁苦的心情表達得非常生動.用刀切斷水流,結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緒難消:用飲酒取醉的辦法去解除憂愁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酒醉後反而更引發內心的愁苦、憤懣,

  1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賞析】詩人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終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 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格調豪邁奔放.讓人們感受到詩人倔強、自信、執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2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賞析】面對朋友被貶往荒涼僻遠的地方.自己遠隔千里.無法相送.詩人只好委託明月把一顆愁心帶到朋友的身邊.分擔他的痛苦.詩人為什麼偏要託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 夜間最為強烈.由月的陰晴圓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歡離合.

  ***三***

  2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賞析】沉舟側畔,有幹帆競發:病樹前頭.是萬木皆春.詩句有催人奮進的感人力量. 這兩句詩本意是勸慰白居易不要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後來引申出“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這一客觀規律和真理.

  2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賞析】設想日後重逢的時候,向“君”追話今夜“我’’思“君”而不得歸的情景.以未來的樂反襯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增添了未來重聚時的樂.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2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賞析】詩人以“春蠶”、“蠟炬”為喻,並運用諧音的方法,創作出了這膾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說內心狀態,一說外部表情,深厚感情表現得格外真切.

  2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賞析】這兩句詩用景物描寫,把詩人的感情表現得細膩生動.是非常工巧的對偶句,卻又那樣自然,彷彿是信手拈來,一點看不出雕琢的痕跡.

  25.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賞析】千嶂、孤城、長煙、落日,展現了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境界開闊.“孤城閉”三字反映了宋朝守軍軍事力量的薄弱.

  26.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賞析】稻花香裡說豐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聲,青蛙叫的似乎就是“豐年.豐年”,詞人自己陶醉在豐收在望的歡樂之中,於是覺得青蛙似乎也在為豐年而歡唱了.詞句表現了詞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27.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賞析】這兩句詩運用擬人手法把靜態的無情感的景物寫活了.在詩人眼裡.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情有獨鍾.彎彎的河流環繞蔥綠的農田,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兩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門而入,向主人奉獻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28.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賞析】這兩句詩意思是說:站得高就不怕浮雲遮眼,就能看得遠.它寓論於景,用“不畏”、“自緣”兩詞化實為虛,借景抒情,兼發議論.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高瞻遠矚的博大胸懷和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與堅強意志.

  29.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賞析】這兩句詩意境優美而含蓄,蘊涵著生活的哲理.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豁然開朗,突然想到了解決困難的辦法.

  3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賞析】一個人,哪怕已經學到了不少知識,如果就此不再讀書學習.原來的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詩句通過明淨的池塘和流動的活水之間的關係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知識,思想觀念才能不斷更新,頭腦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績.

  3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賞析】這兩句詩以落花為喻,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個人抱負融為一體.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人議論,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忱.

猜你喜歡:

1.關於古代的名言名句

2.古代經典名言名句大全

3.古代關於智慧名人名言120句

4.古代勵志名句經典 古文經典勵志名句

5.古代論語名言名句大全

6.古代名言名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