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嬰兒拉肚子的偏方

  有哪些?寶寶拉肚子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寶寶畢竟不比大人,大人自己是可以護理,寶寶在拉肚子後的治療是比較難的。那麼,有哪些?

  

  1、

  1.1、寶寶一吃油膩的食物就腹脹、腹痛,然後就要大便,拉出來的大便很臭,呈糊狀。這一型別寶寶腹瀉可以用保和丸加一些神曲、山渣、陳皮來配合治療,如果腹脹嚴重,可以酌加木香、厚朴等。

  1.2、寶寶腹瀉的大便是清清的、不臭、寶寶手腳常冰冷,經常吃飯後腹脹,常常放屁,可以用理中湯為外加一些六君子湯、木香、砂仁、丁香治療。

  1.3、寶寶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精神很差、大便常常是水瀉,可以用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治療。

  2、嬰兒拉肚子可以吃什麼

  2.1、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麵粉和薑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

  2.2、蘋果膳:蘋果含鞣酸,有止瀉作用。蘋果一隻洗淨,蒸熟,食果肉或去皮搗成果泥食用,每次30~60克,每天3次。蘋果湯也是治療腹瀉的輔助飲料。將蘋果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也可再加5%糖,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內的嬰兒。

  2.3、慄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

  2.4、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3、寶寶拉肚子的護理原則

  3.1、及時補充身體水份: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

  3.2、注重飲食調理:寶寶一旦腹瀉,一些媽咪會控制飲食,生怕加重病情。其實恰恰相反,腹瀉寶寶更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以防腹瀉後營養不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繼續母乳餵養,人工餵養的仍可給予平常的餵養方式,“該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也不落下。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此時的腸胃功能尚處在恢復期,因此,進食應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3.3、避免交叉感染:媽咪注意居室空氣流通,家有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腹瀉寶寶,防止交叉感染。

  為什麼寶寶容易拉肚子

  1、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髮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2、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新增的輔食不適應、短時間新增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3、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汙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寶寶拉肚子可以洗澡嗎

  寶寶拉肚子期間是可以洗澡的,只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就可以了。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每天2~4次有的甚至7~8次,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飲食正常、體重增加正常的就不用擔心,考慮是母乳性腹瀉引起的。但是如果寶寶大便次數增多而且較稀,奶量減少或者伴有頻繁哭鬧,體重不增或者增加緩慢的就要考慮是腹瀉現象,需要及時做個大便檢查確定原因後再對症處理。

  寶寶由於病毒性腸胃炎等原因導致拉肚子的時候,屁股上很容易起疹子,所以,此時洗澡最好採用坐浴的方式,這樣能夠充分清洗孩子的屁股。另外,在替寶寶清洗屁股時,還得小心避免出現感染,所以,媽媽在給寶寶擦屁股時,一定要注意自己手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