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考地理知識點

  在北京的高考地理考試中,會考到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大氣系統

  1.氣團:氣象要素***主要指溫度、溼度和大氣靜力穩定度***在水平分佈上比較均勻的大範圍空氣團。

  其水平範圍從幾百千米到幾千千米,垂直範圍可達幾千米到十幾千米。同一氣團內的溫度水平梯度一般小於1—2℃/100km,垂直穩定度及天氣現象也都變化不大。

  2.鋒面:冷暖氣團的交介面叫鋒面,鋒面亦稱鋒區,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叫做鋒線。鋒線與鋒面統稱為鋒

  特點:***1***水平範圍可由幾百米到幾千千米。***2***一般是冷氣團在鋒面下面,暖氣團在鋒面上面***由於冷空氣密度大,暖空氣密度小***。***3***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鋒面兩側的溫度、溼度、氣壓、風等都有明顯的差別***

  鋒面型別:可分為冷鋒、暖鋒、準靜止鋒

  技巧1:冷鋒和暖鋒比較

  技巧2:高壓和低壓系統比較

  技巧3:鋒面氣旋:左側冷鋒,右側暖鋒。南北半球相同,但執行方向不同。

  :海水運動

  1.海水主要運動形式:波浪、潮汐、洋流。

  技巧1:風浪

  風浪的大小:和風力及吹程成正相關

  副熱帶無風帶和赤道無風帶:風向不定,風力小,海浪一般較小。

  西風帶:風力大,風浪大,且一般冬季溫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冬季風力大於夏季風力,冬季風浪大於夏季風浪。

  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影響

  ***1***引起海岸線變遷和泥沙物質的遷移和沉積,對海岸、海港、海岸工程的破壞

  ***2***影響船隻航行、漁業生產、油氣開採、海上救援、汙染物的淨化和擴散

  ***3***波浪能的利用

  ***4***促進衝浪等體育運動和旅遊活動的開展

  技巧2:海嘯

  產生因素:地震、火山爆發、颱風***颶風***、海底地滑、海底塌陷、沿岸山崩、小行星撞擊

  發生條件:***1***有利的地質、地形條件

  ***2***6級以上的地震

  ***3***地震區海水深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

  防禦措施:

  ***1***預測、觀察,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生。

  ***2***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爭取有足夠的時間疏散,海嘯發生前有深海魚類浮上海灘等異常徵兆。

  ***3***一般船隻如要逃避海嘯,往深海里跑。

  2.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週期性漲落現象。一天中有兩次漲潮兩次落潮。白天海水的漲落叫潮;夜晚海水的漲落叫汐。

  運動特點:新月***初一***、滿月***十五***為大潮,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初二十二、二十三***為小潮

  影響:

        ***1***潮水淹沒潮間帶,使海底泥沙發生遷移。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設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2***利用潮汐發電,其能源清潔,可再生,前景廣闊。

  技巧3:錢塘潮壯觀原因

  ***1***地形上:杭州灣為三角形海灣,口大內小,海潮由外海進入灣中,潮位堆高。潮差可達10米。

  ***2***氣候上:夏秋季節夏季風盛行,加劇了潮勢。

  ***3***天文:“八月十八觀大潮”,農曆八月十八,日、月、地大致呈一條直線。

  3.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又叫海流

  技巧4:洋流分類

  ***1***從成因上分:

  風海流: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並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

  密度流:各個海域因海水的溫度、鹽度不同,導致海水密度分佈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動,叫密度流。***表層:密度小→密度大***

  補償流:由風力和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便會流來補充

  ***2***從性質上分:

  暖流:一般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海區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洋流的流向與等溫線突出方向一致***

  寒流:一般從較高緯度流向較低緯度海區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

  技巧5:世界洋流分佈***呈8字***

  ***1***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逆北順

  ***2***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逆南順***西風漂流***、逆***南極環流***

  ***3***北印度洋:冬逆夏順

  技巧6:洋流地理意義

  ①使高、低緯度間的熱量輸送和交換,調整全球的熱量和水分分佈。

  ②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③對漁業生產:寒、暖流交匯或上升流給魚類帶來豐富的餌料,往往成為世界著名漁場。如紐芬蘭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上升補償流:祕魯漁場

  ④對海洋汙染:把近海的汙染物帶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淨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汙染範圍擴大。

  ⑤對航海:順流省時省燃料;逆流費時耗燃料。

  :陸地水與水迴圈

  1.陸地水:分佈在陸地的各種水體的總稱。佔全球水體總量的3.5%,與海洋水、大氣水共同組成水圈

  2.水資源: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廣義的水資源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

  陸地水的基本來源:大氣降水

  技巧1:陸地水分類

  按空間分佈分: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沼澤水、生物水

  地下水:深層、淺層地下水或潛水、 承壓水

  按迴圈週期分:靜態水:冰川、內陸湖泊水、深層地下水

  動態水:江河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水

  按含鹽量分:陸地鹹水:地下鹹水、湖泊鹹水

  陸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江河水

  技巧3:靜態水和動態水對比

  技巧4:地下水分類

  技巧5:合理利用和保護地下水

  ***1***合理排灌,防止土壤鹽漬化

  ***2***適量開採,防止水位過度下降

  ***3***雨季回灌,及時補漏

  ***4*** 保護水源,防止汙染

  3.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陸地水體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係

  陸地水的主要補給形式:大氣降水

  技巧6:河流的補給形式

  4.水迴圈: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連續運動的過程,即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技巧7:水迴圈型別

  海陸間大迴圈:是指海洋水與陸地水之間通過一系列過程所進行的相互轉換運動。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廣闊海洋表面的水經過蒸發變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隨著氣流執行,被輸送到大陸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凝結,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二者經過江河彙集最後又回到海洋***

  陸地***內陸***水迴圈:大陸與大陸上空之間的水迴圈。供給陸地上的水量為數很少。***降落到大陸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指內流區域***通過陸面、水面、蒸發和植物蒸騰形成水汽,被氣流帶到上空,冷卻凝結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陸上***。

  海洋水迴圈: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間的水迴圈。***海洋水蒸發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結,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