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地理教案

  科學的地理教案設計總是以某種地理教學理論為依據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範文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二節 人文環境

  多樣的地域文化

  課程標準: 1、讓學生了解亞洲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

  2、讀圖說出世界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的分佈及形成原因。

  3、使學生知道各地區的文化都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民族風俗有密切的聯絡。

  4、知道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並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5、瞭解三類產業的劃分。

  教學重點:1、亞洲多樣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異的自然條件和民族風俗。

  3、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學難點:1、亞洲多樣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異的自然條件和民族風俗。

  3、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學方法:討論法、談話法、讀圖分析法、活動法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多媒體]景觀圖P13圖6.17學生觀察5秒鐘後遮蔽並多次重複提問:看到了什麼?

  [小結]人、帳篷、駱駝;人穿長袍、帳篷在沙漠上、駱駝是單峰駝。

  [提問]人為什麼穿長袍、為什麼居住帳篷、人們如何生存、此地在哪裡、當地的自然環境如何?

  [歸納]沙烏地阿拉伯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乾旱。由於氣溫很高,他們身著寬大的袍子,便於散熱。乾旱的草場適於發展畜牧業。牧人們採取遊牧的形式,所以他們需要居住帳篷。

  [講述]分析一幅圖,要觀察人們的服飾、居住環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有這些特點?

  [教師出示]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有什麼聯絡?

  [探究]將全班分成四個小組,討論13頁圖6。17的2——6幅圖所反映的當地文化狀況,選代表發言。

  [活動]完成14頁活動1

  [承轉]由此可見,各地區的文化都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民族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有些自然環境適宜

  的地方,就成為了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閱讀]材料“亞洲的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提問]有哪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回答]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地區。

  [提問]這三個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讀圖]分析三地區氣溫、降水、地形和土壤,進而說明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小結]都位於北半球溫帶的南部、亞熱帶和熱帶的北部,也就是既沒有過於寒冷的地區,也沒有過於炎熱的地區;從降水來看,既沒有極度乾旱的沙漠地區,也沒有極度溼潤的雨林地區;從地形來看都位於大江大河的沖積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提問]這一切都是巧合嗎?說明了什麼?

  [回答]不是,說明人類的文明同自然環境是密切相關的。

  [交流]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所收集的亞洲不同國家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情資料。

  服飾

  [展示]四幅圖片

  [提問]這分別是哪些國家的傳統服飾?

  [回答]中國的中式服飾、印度的紗麗、日本的和服、西亞地區的服飾。

  [提問]西亞的服飾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回答]顏色大多是白色, 頭上纏著頭巾,因為這裡氣候炎熱乾燥,白色可以反射陽光,頭纏圍巾可以阻擋風沙。

  [提問]和服與中國哪個朝代的服飾相似?為什麼?

  [回答]與唐朝相似。當時唐朝很強大,日本曾派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兩國文化不斷交流。

  [提問]中式服飾這張圖片拍攝於什麼場合?

  [回答]APEC高官會。

  [講述]各國領導人穿上中式服飾,感受東方文化韻味。今年中國許多城市出現中式服裝熱,你怎麼看待這一文化現象的出現?

  [回答]中國去年有四大盛事,人們穿著民族服裝表示慶賀。

  [提問]通過以上的學習,請同學們總結文化與哪些因素有關?

  [小結]受自然、歷史、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飲食習俗禮儀

  [活動]各國不僅在服飾上呈現多樣性,其飲食習俗禮儀更是異彩紛呈。下面我們搞一個活動,男女接力比賽,說出各國具有特色的飲食習俗和禮儀。規則:不用舉手,想好就站起來回答,男女交替進行。

  [講述]剛才同學們談了很多,老師也想和大家交流,日本茶道發源於中國,但為什麼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延續?

  [提問]大家有沒有親戚在日本企業工作的?他們有什麼感受?

  [回答]工作壓力大,很累。

  [講述]為了消除緊張和壓力,人們通過品茶來體味人生的寧靜和祥和。可見,一種文化現象的出現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建築

  [講述]我們說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它是與自然現象不同的人類勞動的全部成果。它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它體現一種思想,具有象徵性。而各國的建築正是這種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展示]民居圖片

  [討論]1、這是哪些地區的民居?

  2、各有什麼特點?

  3、請解釋原因。

  [回答]東南亞的高腳屋,結構分為上下二層,便於通風散熱防潮,因為這裡炎熱多雨;西亞的傳統民居牆

  厚,窗戶小,可以阻擋陽光照射和風沙,因為西亞炎熱乾燥;印度尼西亞巴東鎮建築屋頂呈牛角狀,便於雨水排洩,因為這裡多雨。

  [講述]我們出去旅遊都喜歡參觀各地名勝古蹟,下面老師帶大家到亞洲各地轉一轉。

  [展示]圖片

  [提問]我們參觀了哪些名勝古蹟?

  [回答]中國的長城、故宮、兵馬俑、天壇;古巴比倫古城;柬埔寨的吳哥窯;印度的泰姬陵。

  [補充]還有韓國的國寶級財產佛國寺、泰國的素可太泰護國寺、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用石頭書寫的關於宗教文化和文化的書籍,是目前最大的佛教殿堂。

  [講述]大家請看這兩張圖片,越南古都順化的太和殿和皇城,其建築風格與哪國相似?

  [回答]中國

  [講述]這是寮國的凱旋門和故宮,其建築風格有什麼特點?

  [回答]溶入了歐洲建築風格。

  [歸納]可見從這裡體味到文化的交融性。

  [講述]這是猶太教的哭牆,每到星期五,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可以到這裡祈禱。畫面上的人物是沙龍,你想對他和巴以局勢說些什麼?

  [回答]不要以暴制暴,應相互尊重和理解,讓人民過上和平的生活。

  [講述]好,這些名勝古蹟大多都被收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展示文化的視窗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藝術和體育。請說出各國具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和體育運動。

  [回答]比如中國的書法、京劇、武術;日本的相撲等。

  藝術和體育

  [提問]哪位同學練過書法:中國書法講究什麼?誰會唱京劇?給大家唱一段。

  [展示]圖片,以講解員的身份給這些圖片配上解說詞,或者是個人才藝亮相。

  [總結]剛才老師和大家進行了一次文化探訪活動,體驗各國各地區的文化 風情,我們瞭解各國的文化差異,是為了各國的文化更好地交融與傳播。我們應尊重各國的文化,使文化成為各國友誼的橋樑,使文化成為人類永恆的財富。

  [提問]亞洲有多少種文化?***如華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恆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這些文化有無高低優劣之分?

  [回答]有很多種,這些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提問]目前世界上是否存在歧視其他民族文化的現象?

  [回答]存在。

  [提問]這種現象的結果怎樣?

  [回答]不利於國家之間的交往,甚至發生恐怖事件或戰爭。

  [提問]我們應當怎樣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問題?

  [回答]每種文化都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都有其特點和存在價值。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其他文化和民族?

  [回答]理解和尊重。因為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實現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基礎,也是新時期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速對外開放的要求,所以人們在出國之前,都要在瞭解國家風土人情的同時,尊重其他文化差異。

  [提問]如果一週後要到某國去,那麼,你這一週將做哪些準備?

  [承轉]展示圖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工業現代化、農業機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築、服裝等方面的圖片。

  [提問]這兩幅圖片有什麼區別?

  [回答]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提問]為什麼不同呢?

  [播放]印度建國前經濟狀況的影視素材。

  [回答]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獨立前經濟貧困,工業落後,基礎薄弱,這樣就給建國後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困難。

  [提問]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小結]歷史條件

  [播放]新加坡、韓國、中國經濟發展的影勢素材: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尤其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提問]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小結]社會條件。

  [播放]波斯灣沿岸國家石油生產和出口的影視素材:沙烏地阿拉伯熱帶沙漠國家,工農業生產不發達,卻成為亞洲較富裕的國家。

  [提問]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小結]自然條件

  [展示]某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有關材料

  [找出]影響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麼?

  [小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的,各國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並結合世界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環境來確定其經濟發展戰略。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亞洲,少數國家是發達國家,如日本;而大多數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即使同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差異也很大

  [活動]將圖6。18亞洲部分國家199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從大到小排序。

  找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和低於500美元的國家。

  估算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產值是尼泊爾的多少倍?

  說一說亞洲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

  看看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處於怎樣的水平?

  [學生小結]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的國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於500美元的國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國、越南、尼泊爾;2、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尼泊爾的154倍;3、亞洲各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較大。較高的發達國家有很少,如日本;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差異也很大。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新加坡達到30170美元,尼泊爾僅為210美元,前者是後者的144倍;4、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中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

  [講述]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發展還有困難。我們既不可因成績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還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們應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因地制宜、縮短差距。作為中學生我們肩負著昌盛祖國的重任,一定要練就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閱讀]材料“三大類產業的劃分”

  [教師]以日本為例,教給學生如何解讀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三大類產業構成圖

  [學生]完成P16活動2

  [顯示]1998年亞洲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三類產業構成***%***

  [討論]觀察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與三類產業比例之間的關係怎樣?

  [小結]經濟落後的國家以第一產業為主,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漸較少。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大多數第一產業的比重很小,第三產業的比重最大。目前我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第二產業,重視第一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努力發展經濟。

  [總結]第二節主要講授了亞洲的人文環境,其特點為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樣的地域文化”,存在著巨大“經濟發展的差異”。我們通過大量的圖表資料,分析了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使我們學會了運用資料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瞭如何從地圖和資料中提取地理資訊的能力。亞洲是絢麗多彩的,它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有多樣的文化和民族,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讓我們全亞洲人民攜起手來,共同把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建設得更加美好!

  反饋練習:

  七年級地理關於日本的介紹

  日本

  一,位置:屬於東亞,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面臨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鮮海峽,東海同中國,韓國, 朝鮮,俄羅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日本國土南北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

  理環境更為複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二,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大島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

  ***將位置和組成中的海洋和島的名稱在書上18頁圖7.2找到位置並記住***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日本最大的兩個對外貿易港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絡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富士山是日本國的象徵,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的最高峰。山麓櫻樹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平原為關東

  平原。

  四,多火山,地震。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

  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五,氣候;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徵:***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較為豐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臺風。

  六,經濟型別:加工貿易型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物件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特點:對外依賴嚴重,對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品

  國情: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效率高。

  ●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七,工業區的分佈:

  ●分佈特點:集中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原因:便於原燃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

  ●主要工業區主:有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京濱工業區,以名古屋為主的名古屋工業區,以大阪和神

  戶為中心的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以北九州為主的北九州工業區***將工業區和所在的城市在書上23

  頁圖7.13中找到並記住***

  ●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物件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汙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汙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八,文化: 民族構成單一,以大和民族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相容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