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地理期中試題

  考場瀟灑不虛枉,多年以後話滄桑!祝你八年級地理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初二上冊地理期中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說法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一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kg B.普通課桌的高度約為70cm

  C.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是3×108m/s D.人的眼睛迅速眨一下的時間約為2s

  2.下圖中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於光的直線傳播現象的是***  ***

  3.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 可知,該物體的*** ***

  A.速度大小恆定不變 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以上說法都對

  4.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5,通過的路程之比是1:3,則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

  A.5:9 B.3:2 C.2:3 D.9:5

  5.如圖1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介面MN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入射角為60°,介面右側是空氣

  B.折射角為60°,介面右側是玻璃

  C.入射角為30° ,介面左側是空氣

  D.折射角為60°,介面左側是玻璃

  6.甲乙兩車並排停在路面上,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到地面時,卻發現自己的車並沒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 B.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

  C.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

  7.小明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枚硬幣放在一個沒有水的碗裡,把碗放在桌子上並慢慢向遠處推移,直到眼睛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保持頭部不動,緩緩地向碗中倒水,當水達到一定的深度,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幣。如圖2所示的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原因的是*** ***

  8.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分別如圖3a和b所示。由圖象可知***   ***

  A.甲、乙兩車的速度相同 B.甲通過2.4m時,乙通過3.6m

  C.兩車相距1.2m時,運動的時間是6s D.經過3s,甲、乙相距0.3m

  9.如圖4所示,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時,在另一側距凸透鏡20cm處的光屏上出現了一個與燭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變,更換一個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要想在屏上出現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使屏靠近透鏡 B.使屏遠離透鏡

  C.使屏向上移動 D.使屏向下移動

  10.小翔同學看到學校中的一個水管在滴水,馬上前去擰緊。在此過程中他突然想到水滴下落的快慢有什麼規律嗎?於是他和幾名同學找來秒錶、刻度尺、數碼相機等器材開始了研究。首先他們調整水管閥門使水能一滴滴的下落,並保持水管向下滴水的時間間隔相等。此時他們將刻度尺放在水滴下落路徑的旁邊,用數碼相機拍照。分析照片之後發現,每滴水的運動規律基本相同。其中一幅照片如圖5所示。水滴從圖中最上面一滴水位置至最下面一滴水位置的運動過程中,下列四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水滴下落的過程中速度逐漸增大

  ②水滴在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全程的平均速度

  ③水滴在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④水滴下落過程中平均速度隨著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作圖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作圖題23題2分,24、25、26題各3分,共11分***

  11.一塊鐵礦石的質量為0.25kg,合 mg。將這塊鐵礦石壓成鐵餅後再運送到月球上,它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甲乙兩車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駛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以大道兩旁的樹木、房屋為參照物,甲乙兩車都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13.課堂上,教室裡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湖邊的路燈距湖面高3m,湖水深2m,映在平靜湖水中燈的“倒影”距離湖面______m.

  14.在圖6所示的四幅圖中, 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_______圖, 其矯正做法是_______圖。

  15.有五名同學先後用同一刻度尺對同一物體進行五次測量,記錄結果是:17.82cm、17.81cm、17.79cm、17.28cm、17.81cm。根據資料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則測量的結果應記作_________ cm。

  16.小霞同學測某物體長度時的情景如圖7所示,則物體長度是________cm。為了減少測量誤差,小越同學採用如圖8所示的方法測量硬幣的直徑。測得硬幣的直徑D是 ________cm。

  17.如圖9所示,一束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O點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40°,經反射後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 °。若要使反射光線向左水平射出,則平面鏡應繞O點逆時針旋轉 °。

  18.如圖10所示,是一款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捕捉人臉資訊,並將所拍影象與系統教據庫中預先錄入的人臉照片模板進行比對。該攝像鏡頭相當於一個 鏡;若該攝像鏡頭的焦距是10cm,則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 才能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特快 T31 車次 特快T32

  北京→杭州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北京

  19:30 0 北京 ——

  14:10

  23:21

  29 495 濟南 32

  09:24

  06: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16

  08:30

  —— 1664 杭州 21:40

  19.在北京和杭州之間對開著一對特快列車T31和T32,右表中所列是這兩次列車執行時刻表的一部分,則特快 T31全程行駛的平均速度是 km/h。 T32從上海西到濟南的平均速度是 km/h。

  20.小華從眼鏡上取下一塊鏡片,透過鏡片觀看郵票上的文字***如圖11a所示***。小華用的鏡片是___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小華將此鏡片放在蠟燭和光屏之間,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後在鏡片前放置另一眼鏡***如圖11b所示***,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向後移動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鏡是__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21.下列光現象:①樹蔭下的圓形光斑;②池水變“淺”了;③水面倒影如鏡;④海市蜃樓;⑤在潛水艇中用潛望鏡觀察水面上的情況;⑥用鐳射引導掘進方向;⑦用照相機拍攝美麗的風景。屬於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填序號***。

  22.商場裡的自動扶梯用30s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樓;如果扶梯不動,人沿扶梯走上樓需10s鍾,則人沿開動的扶梯走上樓需 s。

  23.如圖12所示,畫出兩條入射光線通過透鏡後的折射光線。

  24.將一平面鏡斜放在裝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線垂直射向水面,如圖13所示,請畫出這束光線在水中行進最後射出水面的光路圖。

  25.電視機的遙控器通過發射一種不可見光——紅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有時不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視窗,而是對著牆壁按一下按鈕,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電視機。請在圖14中畫出紅外線經過牆壁反射的光路圖。

  26.如圖 15 所示,O´是 O 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並畫出物體 AB 在該平面鏡中的像A´B´。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空1分,共22分。***

  27.某班同學在課外實踐活動中,進行“測量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進行測量的。

  ***2***該實驗所用的測量工具是:秒錶和 。

  ***3***小軍所在的興趣小組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圖16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7.8cm,則在此過程中,紙錐的的速度為 m/s。

  28.如圖17a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各一,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於確定 。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選填“前”或“後”***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係的方法是 。

  ***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在玻璃板後面觀察光屏,將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選填“虛”或“實”***。

  ***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蠟燭A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5***小勇同學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

  ***6***如圖17b所示是小華同學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他發現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小華同學實驗的不足之處是 。

  2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由圖18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後,調整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

  ***3***調整後,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應用了這個成像規律。接下來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後,在光屏上還會出現一個清晰的像,這時所成的像是   、   的實像。

  ***4***實驗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縮小的像,若此時將蠟燭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成的像將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由於影響到了實驗的進行,這時最合理的調整是   。

  A.將凸透鏡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B.只需將光屏向上移動些

  C. 只需將凸透鏡向下移動些 D.以上均可

  ***6***實驗中,當小明用白紙遮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時,光屏上成像的情況是 。

  A.只出現燭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現燭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變暗些 D.成像情況不受任何影響

  四、論述與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30題8分,31題7分,共15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解答步驟和公式,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

  30.暑假裡,小勇乘火車去遊玩時,他乘坐的火車總長為180m。當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他坐在車上測出自己通過隧道的時間為60s。求:

  ***1***此隧道有多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

  ***3***若該火車以同樣的速度通過一座長為600m的大橋,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

  31.研究發現:人在飲酒後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19所示,某人酒後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現一個行人正從路邊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1s,剎車後汽車由於慣性還要繼續行駛,再經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上。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為1.8m***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D C B D B C

  二、填空作圖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作圖題23題2分,24、25、26題各3分,共11分***

  11. 2.5×105 不變 12. 靜止 運動

  13. 漫 3 14. C A

  15.1mm***或0.1cm*** 17.81 16. 2.50 1.85

  17. 80 70 18. 凸透 大於20cm***或20cm以外***

  19. 128 96.3 20. 凸 近視

  21. ②④⑦ 22. 7.5

  23. 24.

  25. 26.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空1分,共22分。***

  27.***1*** ***2*** 刻度尺 ***3*** 變大 0.13

  28.***1*** 像的位置 ***2*** 前 等效替代法

  ***3*** 不能 虛 ***4*** 不變

  ***5*** 玻璃板沒有與水平桌面垂直

  ***6***只有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物理結論,應多次實驗

  29.***1*** 15.0 ***2*** 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線***

  ***3*** 投影儀 倒立 縮小

  ***4*** 靠近 變小 ***5*** 上 A

  ***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