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肛裂怎麼治療最好

  肛裂是寶寶常見疾病,主要是指肛管齒線以下深層和全層的面板裂隙。原因多為長時間使用牛奶餵養,卻沒有及時新增輔食,導致寶寶出現大便乾結。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嬰兒肛裂的方法。

  治療嬰兒肛裂的方法

  1、養成良好習慣

  寶寶患上肛裂後,媽媽們要協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讓寶寶多攝入一些富含水分、纖維素的食物,發生便祕時還要及時攝入一些潤腸食物以通便。

  2、保持區域性衛生

  出現肛裂後,媽媽們要在寶寶每次大便後用比較柔軟的衛生紙輕輕擦乾淨,然後用PP粉***1:5000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讓寶寶坐浴10-20分鐘。這樣不僅能起到區域性消毒的作用,還能加速肛裂傷口的癒合,避免傷口長時間影響寶寶的正常排便。

  3、區域性燒灼治療

  對肛裂反覆發作或是肛裂長時間不能痊癒的寶寶,父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20%的硝酸銀進行區域性灼燒治療。在治療完成後及時用沾有生理鹽水的棉棒為寶寶擦去多餘的硝酸銀溶液。每天治療一次,這樣能讓肛裂快速痊癒。

  4、痊癒後的護理

  肛裂疾病痊癒後,媽媽們還要對寶寶進行精心呵護。要避免用粗糙的衛生紙給寶寶擦屁股,還要保持寶寶正常飲食,避免因便祕而再次引起肛裂。

  肛裂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

  1、疼痛

  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狀。其特點是呈週期性排便痛。當有便意時,肛門舒張,疼痛開始。排便時,糞便衝出裂口,立刻感覺肛門內灼痛或刀割樣疼痛,稱為便痛。排便後數分鐘或至10分鐘,疼痛停止或減輕,稱為間歇期。然後,因肛門括約肌痙攣收縮,病人又感覺到劇裂疼痛。疼痛的程度,隨著肛裂的大小和深淺的不同而有輕有重。這一期間的疼痛,常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使病人坐臥不安,十分痛苦。當括約肌痙攣而疲乏時,疼痛才逐漸停止。這是疼痛的一個週期,從排便一疼痛一緩解一疼痛的過程。以後又因排便或噴嚏、咳嗽、排尿等都能引起週期性疼痛發作。肛裂合併有感染時,疼痛更加明顯。因此,對肛裂病人作檢查時,動作要輕柔,一般不作窺鏡檢查或指診。病情需要時可在局麻下進行。

  2、便血

  肛裂便血不規則,時有時無,與排便有關係,由於肛裂的傷面被幹硬的糞便擦破或撕裂之故。便血性質大部分為帶血,少數病人便時滴幾滴鮮血,裂口越大、越深,出血越多。

  3、便祕

  便祕是肛裂的病因之一,也是肛裂的後遺症。便祕時排出於硬糞塊,可能撕裂肛門瓣和肥大的肛乳頭,或損傷肛竇,形成肛裂。而發生肛裂後,病人又因害怕排便時發生疼痛而不敢排便,因此常引起便祕。又因便祕,可使肛裂加重,形成惡性迴圈。

  4、瘙癢

  常因肛門分泌物流出,刺激肛門面板引起肛門瘙癢不適。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