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作文精選5篇

  包粽子作文一:

  去年的端午節,我和奶奶包了一大鍋香噴噴的粽子,我們吃的津津有味,於是,一大鍋粽子幾天就吃光了。

  我們先準備好材料,材料有紅棗、糯米、肉、粽葉、棉繩。材料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吧!我上躥下跳,左看右瞧,像只活潑的小猴子。只見奶奶先把兩片粽葉放在一起,這成了個三角形,接著又放了一點糯米,然後放了超大版的肉,最後,奶奶手口並用,那隻粽子被“五花大綁”了起來***ohyes,奶奶第一個包的就是我最喜歡的口味——肉粽***過了一會兒奶奶把肉粽全部包好了,現在要包甜粽咯!包甜粽當然要叫上我,所以,我出場了。我先學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弄成三角形,接著放一點糯米,然後加上兩顆大紅棗,再放上一些糯米,最後,再纏上線,可我學著奶奶的模樣手足並用,可粽子就不聽話,裡面的米愛跑來跑去,我心想:這粽子到沒弄好,我的手先被纏著了!這是,奶奶來幫我忙了,她快速地把粽子用棉線纏好了,我看著自己的“戰利品”嘴角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這件事讓我想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我們要去實踐,要去體驗。我吃著粽子,腦海裡不斷付出這道理。

  包粽子作文二:

  星期六下午放學的時候,王老師對全班的同學說:“在假期裡學會包粽子,星期五我們來一次粽子大賽,評選出一名包粽子王來!”我聽後,又是驚喜又是興奮,心想“太棒了,包粽子那麼簡單,這個冠軍一定屬於我!”

  星期五,我來到教室,一股蘆葦葉和糯米香味撲鼻而來,好似端午節已經到來一樣。同學們都非常興奮,我也不例外,激動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態,嚴肅地說:“包粽子看起來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實很難。”我覺得王老師說的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包粽子太簡單了,根本不用練,有什麼難的,這個冠軍非我莫屬。

  不一會兒,粽子大賽就開始了,我按照包粽子的程式,先把粽葉捲成漏斗形,然後往裡面加幾勺米,再把粽葉一道一道地捲起來,可是我發現我放的米要麼多了,要麼少了,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手忙腳亂,百般嘗試,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無論怎樣,我包的粽子寶寶始終是梯形的。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包粽子並不是那麼簡單。

  不一會兒,粽子比賽結束了。王老師選出了五名包粽子王,粽子大王是王詩雅,粽子二王是劉宇菲……,很顯然,我沒有獲得粽子王的稱號。之後,王老師又讓這幾位包粽子之王分別到臺前表演包粽子,王詩雅包粽子的動作很熟練,包出的粽子又大又結實,竟然連一根線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這說明王詩雅一定經過了大量刻苦的練習,才能包出這樣好的粽子,她取得粽子王當之無愧。

  雖然這次比賽我沒能拿冠軍,但是通過這次包粽子的實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穫好的成績。

  包粽子作文三: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包粽子作文四:

  暑假裡,有一天和媽媽逛商場,忽然看到商場裡有熱騰騰的粽子,就突發奇想,纏著媽媽要包粽子,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就買了一些粽葉,糯米,大棗……

  回到家,媽媽首先給我講了吃粽子的習俗,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被趕出國界,當他得知自己的國家被毀掉了,心情悲憤交加,一氣之下投江自盡。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往水裡扔糯米糰,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於是我們開始包粽子,沒想到媽媽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見媽媽把浸泡好的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

  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賦,沒想到自己沒注意,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裡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裡漏了出來。媽媽笑著說:“真是一個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來。我再一次把葦葉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連一棵棗也放不進去了。這回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終於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我往漏斗裡放米,再把棗填進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蓋了,我把蓋子往前一繃,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蓋之後,我發現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後出出一根馬蓮,一圈一圈的繞上,最後打結了,兩隻手不夠用, 我忙的忘了手還要扶著粽子,兩支手都用在了繫繩上,差點米都撒出來了,幸虧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後我在牙的幫助下終於把結繫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嫻熟。

  我學會了包粽子,也體驗到了勞動中無窮無盡的快樂!

  包粽子作文五: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媽媽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