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學們不願再聚會

  芸芸眾生中,能成為同學也是一種緣分。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能認識的同學,也不過二三百人,能熟悉的也不過四五十人,能走動的也不過一二十人。

  進入社會後,各自為立業成家、養家餬口,在不同行業打拼,聯絡得不多,就算是有交往,也只是在少數同學之間。同學們真正走動起來,也就是四十歲以後的事。這個階段,每個人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社會地位和作為基本定局。某個同學從外地回來,或是某個同學有什麼紅白喜事,同學們聚會聚會,說說上學時期的趣聞樂事,回憶起共同的美好時光,或哪個同學有什麼難事,大家共同排憂解難,這才體現出同學之間的真正情誼。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同學們聚會變味了,變成了相互之間攀比炫富,變成了功利性質明顯的場合,變得讓有些同學害怕聚會了,不願聚會了。而熱衷於同學聚會,也正是哪些當了官的,當了老闆的同學。

  一、攀比。酒席上,話題最多最集中的,就是某某同學當了什麼官,還有誰誰,有關係,有能力,將來要升到什麼職位。敬酒的時候,大家的主要目標,也是某個當了官員的同學。當了官員的同學,聽到恭維話,也顯出優越感,電話一個連著一個接,聽著下屬的工作彙報,或是一晚上趕幾個飯局。人們潛意識中,當了官的人,才是人生的最大成功。而現實社會中,能當官的畢競是少數。這讓沒有一官半職的其他同學,無形中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二、炫富。上學時,成績不怎麼樣,調皮搗蛋,流裡流氣的同學,出社會後,進入商界,如魚得水,善於巴結,會拉關係,投機取巧,精於算計,成了有錢、有房、有車之人,好像要報以前學習成績不好,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之仇,現在鹹魚翻身,要揚眉吐氣一番。穿著名牌服裝,開著好車,抽著高檔煙,出手闊綽,酒席上嚷換好酒好菜,一會他要買單,一會又嚷著,下次聚會,換個更有名氣的酒店。這讓上班族拿工資的其他同學,又添加了一樣壓力。

  三、聚會變成吃喝說笑。同學們聚會,大都集中在酒館裡,在一起的主要內容就是喝酒,打牌,說笑。幾杯酒下肚,葷段子一個接一個,讓滿桌笑聲不斷,卻也使靦腆一些的女同學臉色發紅。似乎受到鼓勵似的老闆同學,又說起上學時自己當時對哪位女同學喜歡,成績不好,人家沒瞧上,又扯出誰對誰有意,亂點鴛鴦譜,拿女同學開涮,讓臉皮薄的女同學臉如血潑。另一些活躍分子,就是當了官員的同學,端出當官的架子和訓話的口氣,對混得普通、不善表達,不屑於鑽營巴結的同學,這不對,哪不是,該怎麼做等等。人各有志,不能強求,搞得這些同學很不舒服,聚會變得來挨訓一樣。

  四、加大經濟壓力。同學經常聚會,自然要推磨轉圈,輪著設場。現在,十來個同學聚會,一場下來,最少得千兒八百。別看同學小老闆酒桌上吹得大,真正做起來,精於算計,比誰都摳門。當然,他接幾場,不是什麼問題,當官的同學,公款報銷,對其他拿死工資的同學來講,就有點吃不消。再遇到同學聚會,找出藉口推辭。

  這種變了味的聚會,失去同學之間的早年純真情誼,成了炫耀功利的名利場,讓大多數同學感到沒有意思,這樣的同學聚會不聚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