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考試整體深度分析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政法幹警,希望可以對大家的政法幹警考試備考有所幫助。

  :

  一、常識模組

  2016年國考於2015年11月29日如期舉行,本文主要就國考中常識判斷的整體難度做一個簡單分析。

  縱觀2016年國考地市級常識判斷,題目數量依舊為20道。考查內容涉及時政、法律、國情、經濟、中外歷史、環境保護、古代生物和生活常識。

  時政方面主要圍繞提出的四個“全面展開”,題目難度係數不大,但是考查範圍較廣,需要考生了解從2012的一直到去年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內容。法律部分今年考到的題目較多,有6道,但是普遍難度不大,一般都是圍繞法條展開。比如題目中考到哪些情況不符合法律的規定:被辭退的公安局處長對決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哪些情況不負刑事責任等。環境保護方面,今年地市級考到了2道題,都是圍繞當前的環境保護熱點所處。一道題是有關PM2.5和PM10的相關知識,另一道其實考察的就是風向和居民區分佈的題。題目難度不大。生活常識考查的是元素、離子的相關知識,只要瞭解了知識的基本點,最後二道生活常識題是必得分題。國情、經濟、歷史方面考查的較為綜合,表明來看,涉及面較廣,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看出,考到的內容依舊是我國的主流傳統文化。

  綜上,今年國考地市級的常識判斷整體難度係數不大,考查深度較淺,但是個別考題考查內容較巨集觀,需要考生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

  二、言語理解

  就今年的言語理解與表達真題來看,總體題量與去年持平,都是40道題,但是在題目的形式方面,卻出現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1、整體難度維穩

  首先,整體難度不高,2016國考言語和2014、2015年難度基本持平,80%都是中等難度題目;其次,題型穩定,依然由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這三部分構成。

  2、個別題型有變

  選詞填空部分整體難度不高,今年對成語的考查又開始回升,虛詞依然沒有考查。

  片段閱讀部分,考查知識點沒有變化,但是提問方式更加靈活,比如有道題的提問是“根據文段,作者希望科幻作品:”,還有一道題“文段接下來不可能論述的是:”。語句表達部分,題目由往年一般4道增加為6道,其中語句排序題由往年穩定的2道題增加為3道題,下文推斷題延續近三年持續出現升級為必考題型。整體來看,今年言語題目並不難,只要考生平時按照我們把握歸納總結的知識點學習,完全可以穩操勝券。

  三、數量關係

  今年行測數量關係方面題量上沒有什麼變化,依舊是省部級以上15題,地市級10題,在難度上也繼續了2015年的趨勢,簡單題佔到了絕大多數,如興趣小組羽毛球組人數的題、甲乙兩部門釋出日問題等都是極為簡單的題目。在題型上行程問題、排列組合概率、方程賦值等常考查考點依舊是重頭戲!鐘錶問題這樣已經很久沒有考查的知識點也再次出現在國考的試卷上,難度不大,但提醒我們以前的考查知識點很可能會重出江湖!總之,今年的數量關係對於有時間做的考生來說一定是巨大的收穫,也驚醒廣大考生,數量關係不在是全部放棄的題目,要有選擇的做完簡單題。

  四、判斷推理

  2016年國考判斷推理,在命題趨勢上大體情況並未發生變化,題量與去年持平,仍然是40道題,圖形、定義、類比、邏輯各10道題,但是在考察的側重點上,會有一些傾向性的調整。

  1、圖形特徵弱化,細節更細

  圖形推理十道題,一級考點並未出新,但是學員普遍反映圖形推理略難,原因在於,圖形整體特徵弱化,例如考察對稱性的圖形,對稱性並不明顯,相對弱化;其次,圖形考點更加細化,例如屬性類中的對稱性,會細化到對稱軸的方向來進行考察。

  2、定義形式有變

  在十道定義判斷的題目中,命題形式和往年相比出現了變化,歷年的定義判斷,命題形式為題幹給出一個概念,並對概念進行解釋,最後問符合或者不符合定義的選項是哪個,但是2016年國考定義判斷,出現了根據題幹定義,判定選項中出現的情形為真為假的情況。

  3、類比成語頻出

  2016年國考類比推理的題目中,成語的出現頻率明顯增加,提高了對考生文學基本素養的考察。

  4、邏輯可讀性下降

  國考邏輯題目,並未出現偏難怪題,但是整體題幹變長,可讀性不強,題干涉及科普類材料較多,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五、資料分析

  從題目材料角度可以看出,依舊保留了一篇純文字材料,結構格式也非常容易把握,簡單讀讀每段第一句話就可以把整篇材料掌握。綜合性材料也沒有太大的變化,整體上材料難度不大,資料便於查詢。縱覽全篇,不論是題目難度還是計算量均小於往年,今年考試側重考查平均值的計算,所佔比例較大,觀察比較的題型較多,幾無複雜計算,故今年國考資料分析的得分率應高於往年。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