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名言摘抄

  在作文考試過程中,學生缺少作文素材是困擾學生的突出問題。最主要的是素材例如名人名言積累不夠。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名人名言的高中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名言【精選篇】

  1.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2.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3. 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4.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過這短的一生,就太長了。 —— 《莎士比亞戲劇集》

  5. 生活中唯一樂趣就是忘卻。 —— 托爾斯泰

  6. 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7.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8.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9.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10. 人類的真正區別是這樣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 —— 雨果

  11. 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2. 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13. 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14. 生活的情況越艱難,我越感到自己更堅強,甚而也更聰明。——高爾基

  15.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 歌德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名言【熱門篇】

  1.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歡樂的日子就會到來。 —— 普希金

  2. 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愛因斯坦

  3. 生活便是尋求新的知識。——門捷列夫

  4. 書肇於自然。——蔡邕

  5.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6. 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7. 要迎著晨光實幹,不要面對晚霞幻想。——卡萊爾

  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9.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10. 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爾扎克

  11.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 牛頓

  12.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13. 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14.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15. 只有對人類的強烈的愛,才能激化出一種必要力量來探求和領會生活的意義。 —— 高爾基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名言【經典篇】

  1. 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2. 光榮的路是狹窄的,一個人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所以你應該繼續在這一條狹路上邁步前進,因為無數競爭的人都在你背後,一個緊隨著一個。 —— 莎士比亞

  3.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 左拉

  4. 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5.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 果

  6. 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鬆年《頤園畫論》

  7. 無中不能生有,無縫的石頭流不出水來。誰不能燃燒,就只有冒煙--這是定理。生活的烈火萬歲! —— 奧斯特洛夫斯基

  8.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 —— 普希金

  9. 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的才華,而不在他的衣飾。——雨果

  10.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 巴爾扎克

  11. 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

  12. 如果習慣於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格言

  13. 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14. 為了在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 羅丹

  15.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張聞天

  16. 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17. 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18.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19. 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魯迅

  20. 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