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解析

  想要提高河南政法幹警考試常識判斷題的得分,多做練習題是積累常識的重要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供考生備考練習。

  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一***

  1.一位老師拿著蘋果問學生: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味道?一位學生舉手說:我聞到了。老師走下講臺,讓每一位同學都聞一下蘋果。這時,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同學都舉起了手。那位沒有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舉起了手。下列選項與最後才舉手的那位學生所表現的心理行為方式相同的是*** ***。

  A.愛屋及烏 B.中國式過馬路

  C.近水樓臺先得月 D.三個和尚沒水吃

  2.下列哪一詩句描寫的季節與其他三項不同*** ***。

  A.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B.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D.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 ***不是秦始皇執政時所為。

  A.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B.焚書坑儒

  C.鹽鐵國營 D.統一度量衡

  4.下列評價與著作對應錯誤的是*** ***。

  A.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春秋》

  B.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左傳》

  C.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關雎》

  D.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史記》

  5.“王與馬,共天下”是對哪一歷史時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西漢 B.東漢 C.三國 D.東晉

  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B。解析:題幹最後才舉手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是從眾心理,即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四個選項中,B選項中國式過馬路是指“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紅綠燈無關”的過馬路方式,做出這種行為的人,是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A選項愛屋及烏屬於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C選項是指利用便利條件搶先牟利,D選項表現出來的是社會心理效應中的社會惰化。故本題選B。

  2.【答案】A。解析:A項,出自南宋詩人范成大的七言絕句《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B項,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寫的是初春季節。河豚欲上時指河豚春天要從海里迴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將要逆流而上的時候;C項,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此詩沒有采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作者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D項,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詩人通過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B、C、D三項均描寫的是春季,A項描寫的是夏季。故本題選A。

  3.【答案】C。解析:A、B、D三項正確,此三項所述措施均屬秦始皇執政時所為。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度量衡和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為鞏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所採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C項錯誤,鹽鐵國營是漢武帝時頒佈的政策。故本題選C。

  4.【答案】B。解析:A項正確,因為古書用字特別節儉、講究,被稱為“春秋筆法”。關於《春秋》,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評價:“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B項錯誤,因為B項是南朝齊樑時,劉勰評價漢末建安的詩文風格,而不是《左傳》。見《文心雕龍·時序》:“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也”;C項正確,因為在《論語·八佾》一篇中,評價了《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意思是說:“《關雎》這首詩,快樂卻不是沒有節制,悲哀卻不至於過於悲傷”;D項正確,因為由於司馬遷修《史記》時能夠做到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所以司馬遷被譽為“良史”,《史記》被譽為“實錄”。D項是高度評價司馬遷和《史記》尊重並忠實於歷史的。故本題選B。

  5.【答案】D。解析: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爆發,司馬睿率領大批中原士民南渡,遷居江左,在琅琊王氏的鼎力支援下,安撫人心,穩定時局,建立東晉政權。琅琊王氏被司馬睿稱為“第一望族”,並欲與之平分天下,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故本題選D。

  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二***

  1.下列戲曲唱詞與曲目對應錯誤的是*** ***。

  A.我本是臥龍崗上散淡的人——《空城計》

  B.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單刀會》

  C.原來奼紫嫣紅開遍——《牡丹亭》

  D.勸千歲殺字休出口——《甘露寺》

  2.下列詩句與其作者對應正確的是*** ***。

  A.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杜甫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李白

  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李商隱

  D.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

  3.食品充氣包裝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它具有成本低、美觀大方、抗擠壓、延長儲存期等優點。在充氣包裝中最有可能充入的氣體是*** ***。

  A.空氣 B.氯氣 C.氧氣 D.氮氣

  4.下列海上絲綢之路的場景不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是*** ***。

  A.南宋時期,商人從泉州出海將瓷器運往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

  B.元朝時期,外國旅行家乘船到泉州、上海、廣州、杭州旅遊

  C.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葉經福州常樂裝船碾轉印度運到英國

  D.清朝中期,歐洲商人沿海路直接航行到上海、天津市區買絲綢

  5.散光是一種常見的視力缺陷,發生散光後,光無法聚焦,其形成原因是*** ***。

  A.眼球前後徑過短 B.角膜或晶狀體彎曲度不均勻

  C.角膜彎曲度變小 D.視網膜與晶狀體間的距離過長

  河南政法幹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B。解析:B項錯誤,因為“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是取材於《水滸傳》的戲劇《寶劍記·夜奔》的唱詞;A、C、D三項正確。故本題選B。

  2.【答案】D。解析:A項錯誤,因為此句出自於高適的《燕歌行》;B項錯誤,因為此句出自於唐朝王翰的《涼州詞》;C項錯誤,因為此句出自於王昌齡的《從軍行》;D項正確,因為此句出自於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故本題選D。

  3.【答案】D。解析:D選項正確,氮氣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很難跟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常用作保護氣體,可用在食品包裝或燈泡中。食物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氧化,不利於食物儲存,A、C選項不合適作為填充氣;B選項氯氣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不能作為填充氣。故本題選D。

  4.【答案】D。解析: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由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A、B選項均符合當時歷史條件。明朝時期,福建長樂是鄭和下西洋的駐泊基地和開洋起點,C選項中武夷山茶葉經福建長樂裝船,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清朝中期以後,清廷開始實現全面閉關鎖國政策,最後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D選項說法不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故本題選D。

  5.【答案】B。解析:B項正確,散光是眼睛的一種屈光不正常表現,與角膜的弧度有關。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區域的弧度較彎,而另一些角度區域則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於角膜上的這些厚薄不均勻或角膜的彎曲度不均勻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線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經過這些子午線的光線不能聚集於同一焦點,光線不能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故本題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