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奶牛夏季高產飼養管理要點

  奶牛是乳用品種牛,經過高度選育繁殖的優良品種,產奶量很高,牛奶是營養全面,是適合飲用和現代乳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奶牛頭部輪廓清晰,略長。頸薄有皺褶。皮薄,毛細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結構勻稱,細緻緊湊,稜角清晰。後軀較前軀發達,乳房龐大,重可達11~28千克,乳靜脈明顯。耐熱性較差,對飼養管理要求較高。

  奶牛生產的適宜溫度是8~16℃。炎熱的夏季,當室外溫度超過30℃以上時,就會導致奶牛採食量減少,體重下降,產奶量降低***一般產奶量比適宜溫度降低25%~50%***。因此,防暑降溫是夏季奶牛飼養管理必須抓好的中心環節。

  調整配種時間,避開夏季繁殖。

  調整奶牛的配種時間,儘量避開奶牛在夏季分娩產犢。由於奶牛的抗熱性較差,懷孕又會加重奶牛負擔,不利於奶牛度夏,極易導致奶牛流產、牛犢孱弱、泌乳量減少,還極易引發奶牛的多種疾病。同時,夏季高溫、高溼也不利於牛犢生長髮育。所以,一般情況下夏季不應進行奶牛繁殖。

  加強奶牛夏季的飼養管理。

  良好的飼養管理,不但可以增強奶牛的體質,提高奶牛的體溫調節能力,有效地防止或減輕奶牛中暑和多種疾病的發生,同時還可以大幅度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品質,提高飼養效益。具體要領如下。

  增加飼料的營養比例夏季天氣炎熱,奶牛食慾下降,採食量下降。因此,應根據奶牛的採食量情況,適當增加日糧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的比例,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

  確定適當的飼餵時間夏季中午氣溫高,奶牛食慾低,所以最好避開中午飼餵奶牛,最好選擇在早、晚氣溫涼爽時飼餵,以提高奶牛的採食量,滿足其產奶需要。同時,還要適當增加青綠飼料的飼餵量,嚴禁飼餵黴變和帶露水的飼草。

  供給充足的清潔飲用水奶牛在夏季的飲水量要比其他季節大大增加,因此,要保證充足清潔的深井水或冰水供給,以達到奶牛通過增加飲水,加大排洩量,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維持正常體溫的目的。

  適量使用飼料新增劑實踐表明,炎熱的夏季在奶牛的日糧中新增適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桿菌肽鋅等飼料新增劑,可有效防止或減輕夏季高溫對奶牛的危害,提高奶牛產奶效能。另外,經驗證明,在泌乳奶牛的日糧中每頭每日新增碳酸氫鈉150克,可有效提高奶牛的泌乳效能,使產奶高峰期提前並保持8個月左右,使產奶量提高30%左右。

  在40%粗料、60%精料的日糧中,用1.5%的碳酸氫鈉和0.8%的氧化鎂混合新增飼餵,可使每頭奶牛每天增產鮮奶3.8公斤左右,對長期飼餵青綠飼料的奶牛效果更為明顯。在奶牛日糧中新增碳酸氫鈉,不但可以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同時還可以有效預防奶牛酮血病、脂肪肝、皺胃變位和瘤胃酸中毒等多種病症的發生。

  加大通風量,定期消毒開啟牛舍門窗,加大通風量,加大換氣扇的功率,變橫向通風為縱向巷道式通風,使流經牛體的風速加大,及時帶走牛體多餘的熱量,以達到防暑降溫的目的。同時,炎熱的伏天中午12時以後,可用高壓噴霧器裝入剛出井的涼水進行空間噴霧,視具體的舍溫情況每隔2~4小時噴霧1次,一般可使舍溫降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