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手抄報版面內容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你知道法制手抄報該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法制手抄報的圖片

>

  法制手抄報圖***1***

  法制手抄報圖***2***

  法制手抄報圖***3***

  法制手抄報圖***4***

  法制手抄報的資料

  一、法制小故事

  依法維權路漫漫 人間自有公道在

  張斌被浙江省仙居縣郵電局招用為報刊投遞臨時工。他並不把自己當做臨時工看待,而是像正式職工一樣有著“綠衣天使”的職業自豪感。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工作踏踏實實,從沒有出現過報刊的遲投或誤投,因此也深得客戶和郵電局領導的好評。

  1997年的一天,張斌在騎車投遞報刊時,不慎被一輛拖拉機上的毛竹嚴重戳傷右眼,右眼視網膜剝離。經過近1個月的醫治,眼睛雖然是保住了,但被認定為6級傷殘,右眼幾近失明,左眼視力已降至0.1。

  突如其來的事故,讓張斌欲哭無淚,生存的壓力成了他心上無法釋然的陰影。郵電局雖然同意報銷張斌的醫療費用,但認為張斌只是本單位的臨時工,因此,只同意發給張斌12個月的本人工資作為一次性傷殘補助費。

  1999年,張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縣郵政局和縣電信局共同支付醫療費用、傷殘補助金等合計2.65萬餘元,並安排工作,享受職工待遇等相關的工作保險待遇。

  最後官司打到浙江省高階人民法院,2002年,經省檢察院提出抗訴,省高階法院直接對案件進行再審,並於最近作出終審判決:張斌所依法享有的工傷保險待遇,縣郵政局和縣電信局按資產比例來分擔張斌的醫療費用、工傷津貼等9000多元,並按照每月330元。

  為什麼張斌的官司能打贏呢?這是因為工傷保險待遇是憲法和勞動法賦予勞動者享有的合法權益,是國家為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安全生產和維護社會穩定而設定的一項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制度。工傷保險作為一項帶有強制性的福利性待遇,是每一位企業職工當然享有的權利。

  二、法制宣傳資料

  1.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式

  立法的基本程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和法律的公佈等四個階段。

  ***1***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有專門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和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創制、修改、補充或廢止某項法律的法律案。

  ***2***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已列入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進行審查和討論。列入全國人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經過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

  ***3***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這是指立法機關對法律案經過審議後提出的表決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動。這是整個立法活動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根據我國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或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超過半數通過。

  ***4***法律的公佈。這是立法機關將獲得通過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於眾***社會***的一個法定程式

  2.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範,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絡的整體。它不包括國際法和已失效的國內法。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

  三、法律名人名言

  1***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

  2*** 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援,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美國廢奴運動領袖菲力普斯W

  3*** 懲罰是對正義的伸張。——英國奧古斯丁

  4***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5*** 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惡果,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6*** 奇特幾乎總能提供一種線索。一種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點,就越難以查明。——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爵士

  7*** 自然法即神靈法,只是用來約束每一個個體的法律,我們必須堅定地拒絕遵守。我們應該堅定地遵守忽視神靈法的規章制度,因為規章制度賦予我們和平、比較好的政府和穩定,因而對我們來說,規章制度比神靈法更好,因為如果我們採用神靈法的話,他會將我們陷入迷惑、無序和無政府狀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8*** 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9*** 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禍害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法]摩萊裡

  10*** 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