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線上賞析

  唐詩宋詞元曲線上查詢不容易?哪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獲得大家喜愛。

  1:酬張少府

  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註解

  1、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衣解帶時的閒散心情。

  2、君問兩句:這是勸張少府達觀,也即要他象漁樵那樣,不因窮通而有得失之患。

  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偉大抱負不能實現之後的矛盾苦悶心情。由於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靜”了。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灑脫超然、發人深省。

  全詩寫情多於寫景。三、四句隱含不滿朝政之牢騷。

  2: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註釋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⑵大江:指長江。

  ⑶淘:沖洗,沖刷。

  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

  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遊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3:正宮·金殿喜重重·秋思

  範居中[金殿喜重重***南***]風雨秋堂,孤枕無眠,愁聽雁南翔,風也淒涼,雨也淒涼,節序已過重陽。盼歸期、何事歸未得?料天教暫爾參商。晝思鄉,夜思鄉,此情常獨悒怏。

  [賽鴻秋***北***]想那人妒青山、愁蹙在眉峰上,泣丹楓、淚滴在香腮上,拔金釵、劃損在雕闌上,託瑤琴、哀訴在冰弦上。無事不思量,總為咱身上。爭知我懶看書,羞金酒,也只為他身上。

  [金殿喜重重***南***]悽愴,望美人兮天一方。謾想象賦高唐。夢到他行,身到他行,甫能得一霎成雙,是誰將好夢都驚破,被西風吹起啼螿。惱劉郎,害潘郎,折倒盡舊日豪放。

  [貨郎兒***北***]想著和他相偎廝俯視,知他是千場萬場。我怎比司空見慣當尋常?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醉太平***北***]恨程途渺茫,更***零瀼。我這裡千迴百轉自徬徨。撇不下多情數樁。半真半假喬模樣,宜嗔宜喜嬌情況,知疼知熱俏心腸。但提來暗傷。

  [尾聲]往事後期空記省,我正是桃葉桃根各盡傷。

  註釋

  ①南北合套:曲有南北之分。南曲用五音階,用韻以南方 ***主要為江浙一帶***語音為標準,有平上去入四聲,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都以南曲為主。北曲用七音階、無入聲,用韻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為準。元雜劇主要用北曲。南北曲曲牌不同。元散曲一般指北曲,也有作南曲的。這裡選入一組南北曲合套,聊備一格。

  ②暫爾參商:即暫時分別。參商,天上星宿名。參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參宿,商心即心宿,兩星東西相對,此出彼沒,互不相見。

  ③螿***jiang***:寒蟬。

  ④“惱劉郎”二句:劉郎本指東漢劉晨。傳說他與阮肇二人入天台山採藥,曾誤入仙境,遇二仙女留宿。潘郎:本指晉潘岳。據說他容貌很美,在路上行走,婦女們都向他扔水果。但這裡都只是借用。

  ⑤零瀼***rang***:零落、淪落的意思。

  ⑥桃葉桃根:桃葉,晉王獻之妾;桃根為其妹,兩人皆善歌。

  賞析

  這首曲描寫了一個流寓北方的遊子,在風雨交加的秋夜,對故鄉意中人的輾轉思念之情。

  全曲並非純然自抒懷抱,其形式結構帶有明顯的虛構色彩:或正或側,或寫實或幻想,或議論或敘述,從多層面多角度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細膩的相思之情。

  首曲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是深秋風雨夜,主人公孤枕無眠,盼歸期。這是實寫。第二曲由實到虛,由自己思念伊人轉而想像伊人思念自己的愁苦情態。第三曲實寫主人公思念之極入夢,夢中與伊人短暫歡會,誰料又被風起蟬聲打破。第四曲主人公回到現實,發起議論:“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表達了主人公殷切的思念。第五曲又由實到虛,回憶與伊人的種種過去,懷念伊人的多情姿態。第六至八曲都是實寫主人公的擔憂與思考,表現了主人公的一往情深與思念之苦。尾曲是主人公對未來團聚的想像與願望,以聊慰自己心中的苦思,是虛寫。

  全曲內容豐富,想像多樣,虛實相間,善於引用詞意境描寫和抒發主人公的細膩心思,酣暢淋漓,也顯示了作者的功力深厚,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結構上也有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的影子。作者也引用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以更確切地描寫主人公的處境和內心獨白,如借用“劉郎”“潘郎”寫因夢被打破,感到相思難以排遣的煩悶。以“崔張”這個典型故事反思和提醒自己不能三心二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