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文章優秀範文

  如何寫出有靈氣而不是呆板的寫景作文,除了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之外,還應該掌握一些寫景方法和技巧,比如仿寫名篇,注意寫景順序,修辭手法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蝴蝶谷

  在東安社的西面,有一條綿延的小河,它源於遠古的遠山,流向亙古的未來,自始至終就被人們看做是母親河,養育著東安社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我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閒暇時光,總習慣背個小包在大自然的每個角落裡穿梭,對於東安社這片沃土,我是很少有這種足跡的,初秋的一個午後,繞過村落西北處的荒廟,向後一望,便是無邊無際的田野了,滿滿的金黃玉米地,湛藍湛藍的高遠天空,把秋高氣爽渲染的無比急切,沿著這樣的美景一直走下去,不管它的盡頭,不去想俗世,不是一種很好的田園享受麼,就這樣想著、走著……突然,前面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尋找橫跨的橋似乎有點困難,只好沿著小河的走向,撿拾它的“美景”了,一條穿梭田間的小河,一里路,五里路,幾近一樣的只有水流,這大概是沒有什麼值得人去探尋美景的,如果你也這樣想,可能就是大錯特錯了。

  在小河的一個轉角處,突兀的有一簇盛開的盛大的花,粉的,紅的,紫的……有含苞待放的,有怒顯生命的,有懷揣夢想準備彰顯的……好一派爭強鬥豔的繁榮景象,在這片景象的外圍,環繞著的,鳳舞著的,竟是一群蝴蝶:白蝴蝶翩翩飛舞,宛如春分吹落的梨花,惱羞了初戀紅塵的美人;粉蝴蝶搖曳旋繞,像一好久沒見母親的孩子,爭著要一個熱烈親吻;黃蝴蝶應該是最美的蝴蝶,空暇的翅膀上點綴了點點的黑色,不乏韻味,它飄著,像表演舞劇的局中人,完全陶醉了;大的蝴蝶有拳頭這麼大,翅膀一閃一閃,像個大戶人家,華麗但不奢侈,給人很顯眼的感覺,總想對它一探究竟;中等的呢,根本描述不上他的大小,只是更加的豔麗了,大概想要憑藉它的豔麗來吸引人吧;小的就更不必說了,成千上萬足可以形容,小到可以密密麻麻,小到可以纏纏綿綿,像戀人,懷揣著一個夢想,仰望明天……隻身走進這麼一群蝴蝶中,任憑它停靠在你的肩頭,觸動你的鼻尖,輕輕地秀一個飛舞的姿態,便是人間的一大仙境了。

  走出那個小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東安社這片沃土上,竟有這麼一個好去處,想必也是上天對這個小小村落的眷顧,但它更是東安社幾代人辛勤勞作的結果。

  :花香

  今天是四月五日,是寧陵縣一年一度的梨花節中的一天。今天九點多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爸爸的同事就去了寧陵,一路上有綠樹相陪,有紅花相襯,不長的路上,已可以看到兩邊的青綠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小片的紅色桃林,當然也有白色的梨花,特別是到了寧陵,最上面是柳枝,中間是花,下面是枝。大概過了半小時,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又跑了十分鐘,雖然這裡的觀景臺和後來的“梨樹王”那裡遊人也很多,可明顯感覺不像別的旅遊景點那種人工雕琢的凡俗之氣。其實這一株株梨樹全是人工栽植,從這個角度可以說這幾十萬畝是典型的人造景觀。我想,人也是自然的一部份,這幾十萬畝的春色,不是刻意而為、也絕非刻意而能為之的景緻,應該說是世世代代千千萬萬的寧陵人與這一方水土、這一方氣候聯手創造的奇蹟,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

  還有不能不提到的一景,我們來的路上已經看到果園裡有些樹下甚至樹上站有人,在一朵花一朵花地“撫摸”,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梨農在給梨花授粉。寧陵梨自花不育,必須通過授粉才結果。所授灰黑的花粉,是從黃梨樹花上採集乾製而成的。梨花花期很短,授粉也要在這短短几天完成,不計其數的樹,每樹不計其數的花,在三四天內每朵花都要授到粉,這樣浩大的工程在想象中的壯美程度絲毫不遜色於萬傾花海。

  只是我們眼中看到的卻是另一番的動人景象:一位老太太佝僂著腰,一手扶著樹枝站在樹下,一箇中年男人腳踏枝杈站到了這棵樹冠最高處,還有一位年輕的女孩子在樹的另一側,欠腳伸手,三代人的手中眼中都是花,是梨花也是心花,他們安靜地工作,不被遊人打擾,他們和這梨花、梨樹、梨園,和這片藍天下的這方土地,是一體的。我們問嚮導,為什麼必須這麼麻煩地人工授粉呢,不能採用其他方式麼,比如養蜂?嚮導告訴我們,自然傳粉效果不好,而且梨花香氣很淡,不能吸引蜂蝶。

  我早就注意到,身處花的世界,竟沒有濃郁的花香,還以為是前一陣子的感冒讓鼻子失靈了呢。其實是梨花本身香氣極,如它素白的顏色。這更增添了梨花的清雅玉潔、超凡脫俗的高貴氣質。

  :逢春雨

  她如約而至,風情萬種,十指纖纖,掐下一枚桃紅,印在眉間,然後笑盈盈地望著我:“你的深情注視可是與我有關?”

  ——題記

  清晨,一二鳥兒的啼叫把我的夢收藏,一股沁人心脾的空氣打掃了我的肺,窗外的水霧和朦朧的星綠,是那樣的可愛。

  是的,你猜對了,這是初春的雨天。

  雨,應該做為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

  春日的雨,不像夏雨那麼豪放,不像秋雨那般慈愛,不像冬雨那樣無情。春雨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瀝瀝淅淅的,盡是綿綿的情意。她輕輕悄悄地降臨人間,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溼,拂面不寒,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煙花三月,春雨練就了精湛的畫技,充當了一位極擅丹青的畫師,借來了馬良的神筆,造就了一個美麗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潤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如此絕妙的畫卷,你能說不是春雨的手筆嗎?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她的裙襪飄過處,她的畫筆舞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甦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了深深的地穴。她讓那星星點點的綠炸開了禮花,漫天漫地的都是奼紫嫣紅的,那綠也不是零零星星的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那可愛的綠啊,我想起了朱自清寫的那篇《綠》:“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耳朵捕捉到一聲婉轉的啼叫,如此動聽,是杜鵑嗎?煙雨中,一個跳動的身影,細看,是的,真的是杜鵑!你看,春雨畫的畫是多麼的美!

  是春雨,是她令詩人作出一首首廣為傳頌的詩,是她讓畫家繪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是她使作家寫出一篇篇無與倫比的文章。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緩緩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裡,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從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你聽到了嗎?這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春雨的傑作,我想,許多音樂家聽了都會拍手叫好,靈感如黃河氾濫,譜寫出一首首美妙的樂章。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真的是這樣的嗎?“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