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與楊宇霆的趣聞

  當張作霖隨口甩出一句國罵楊宇霆是啥反映?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東北王張作霖非常鬼道,有智謀,因為土匪出身,習慣市井生活,經常爆粗口。但是,張作霖對特別欣賞的人,從來不說粗話的,比如說東北軍祕書長楊宇霆。

  曾經有一次,張作霖隨口就甩出了一句國罵,楊宇霆是啥反映呢?那麼,張作霖為啥非常欣賞楊宇霆呢?

  張作霖為啥欣賞楊宇霆?

  楊宇霆,原籍宋道口鎮代嶺村,原名玉亭,字麟閣***又作鄰葛***。祖父楊正榮於清同治年間攜眷逃荒關外,在遼寧省法庫縣蛇山溝村落戶。父楊永昌,母親張氏,以開大車店為生。1885年農曆七月二十日,楊宇霆出生時,家境已好轉。父親靠勞動起家,認為讀書無用,因此反對宇霆上學,後經人勸說,才勉強答應他上了私塾。

  入學後,啟蒙老師高先生髮現他聰穎過人,刻苦好學,有過目成誦之才,怕誤了他的前程,隨將其介紹到鐵嶺縣張秀才那裡就讀,楊宇霆16歲便考中秀才。廢科舉後,由堂兄資助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在日本學習期間,常和於珍***後任東北軍***、邢士廉***後任東北軍師長***、熙洽***後任東北軍吉林駐軍參謀長***一起談論國事,與孫中山、蔣介石、傅作義也有書信來往。

  回國後即步入軍界,由排長、連長,很快晉升為軍械廠廠長。張作霖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調他任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逐步開啟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個人也隨之揚名,成為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楊宇霆協助張作霖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建立東北海軍,使軍隊自成體系,增強了部隊實力。二是制定田賦制度,從軍閥、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開墾的荒地讓農民耕種,發展生產,增強了東北的經濟實力。三是修築戰備公路,當時東北的南滿鐵路權歸日本,修了戰備公路,交通運輸不受日本挾制,一旦戰爭起來,可以用公路與日軍周旋。四是督辦奉天***瀋陽***兵工廠,自制武器彈藥裝備軍隊,增強了防衛能力。由於這樣做,東北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大增,使早已對中國東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輕舉妄動。

  在日本人向張作霖要求在東北實行“雜居”的問題上,楊宇霆認為這是袁世凱賣國二十一條第十六條的翻版,力主不予答應。日本人看出楊的所作所為,是他們侵佔東北的主要障礙,因而產生了“鄰國之賢,敵國之仇”的除患之念。

  張作霖為啥愛爆粗口?

  有人說,張作霖愛爆粗口,是因為沒讀過書。其實不然,張作霖讀過書,並且還讀的不錯,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三月。

  小時,張作霖家裡很窮,本來沒錢唸書,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師幫助了他。這位老師名叫楊景鎮,那時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個小孩偷偷聽他講課。好奇地叫進來一問,小孩答道:“我叫張作霖,我願意唸書,家窮,上不起學,因此常在這裡偷聽。”楊先生感到這個小孩想讀書識字是好事,就免費讓他上學,還贈給他紙筆。這時的張作霖已經是13歲了。就這樣,張作霖讀了一段私塾。在這裡,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礎。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張作霖知道感恩,他後來當了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不忘舊誼,特地請楊景鎮到瀋陽來,在家裡開設了私塾館。張學良就曾跟他讀書。

  他之所以愛爆粗口,這與他的土匪生涯是分不開的。

  1875年3月19日***光緒元年二月十二日***,張作霖生於奉天海城縣西90華里北小窪村。1888年,其父張有財被賭徒打死,他與二哥前去報仇,槍走火誤傷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隨母親王氏、妹妹去鎮安縣***即黑山縣***趙家廟村***今屬北鎮縣***外祖父家就食。18***,學木匠當貨郎賣包子學獸醫。之後,他加入了土匪,開始了土匪生活。在那裡,人員來歷不同,大多粗話連篇,而張作霖也養成了那個習慣,之後經常隨口而出國罵。

  隨口甩出國罵後,楊宇霆是啥反映?

  張作霖發展壯大後,手下人越來越多,但是張作霖從來不收斂國罵,經常隨口而出。因為手下人聽慣了,也不以為然。但是,張作霖有時也刻意板著,特別是當著欣賞的人,他是不說髒話的,比如說王永江、楊宇霆。

  有一次,張作霖在和楊宇霆談工作時,隨口就甩出一句國罵,楊宇霆當時就急眼了,站起來就問“你罵誰?”張作霖的反映特別快,急忙站起來,躬身實力,滿臉賠笑,急忙解釋說,這是我的口頭禪,別見怪,別見怪。

  以後,張作霖再也不在楊宇霆面前說髒話。

  楊宇霆的簡介:

  楊宇霆,原名玉亭,號凌閣,後改鄰葛,1885年出生,法庫縣紅五月鄉蛇山溝村人[1]。

  在奉期間,張作霖任27師師長時,素聞楊宇霆謀智深遠,遂任命他為師參謀長。楊宇霆上任後,極力整頓軍風軍紀,卓有成效,開始得到張作霖的信任和重用。1916年,張作霖任奉天督軍兼,楊宇霆被任命為奉天督軍署參謀長。1918年,直系政府向日本借款4千萬元,購買大量軍火運抵秦皇島,楊宇霆建議張作霖劫持這批軍火。在其同學徐樹錚的配合下,劫械成功。這批軍火為奉軍裝備7個混成旅,楊宇霆一躍成為奉軍的核心人物。

  免後重新啟用

  同年秋,張作霖成立“援湘軍”,自任總司令,原陸軍次長徐樹錚任副司令,楊宇霆為參謀長。楊宇霆任職期間,在同學徐樹錚的鼓吹拉攏下,企圖發展個人勢力,合謀利用奉軍名義,冒領軍部撥款370萬元,招編新兵4個旅。此事被張作霖得知後,免去徐樹錚副司令職,並以“勾結外援、內樹黨羽”之名,將楊宇霆撤職。楊被解職後,任北京總統府侍從武官、西北邊防司令部參謀長等職。終因愛其才智,張作霖於1921年重新啟用楊宇霆,任命他為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議的要職,兼三省兵工廠督辦。楊宇霆任職期間,東三省兵工廠得以迅速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時人稱奉天文有“王永江”,武有“楊宇霆”,成為張作霖的左膀右臂。奠定了張作霖的統治地位。

  手握有兵權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在張作霖的支援下,楊宇霆出任江蘇省督辦。但因其驕橫自恃,目空一切,還未等站穩,竟被孫傳芳組織的5省聯軍擊潰,落荒而逃,失去江南。楊宇霆回奉後,張作霖仍委任他為總參議兼兵工廠督辦。1925年,以郭鬆齡為首的陸大派和以楊宇霆為首的士官派矛盾激化,郭、楊二人勢同水火,終演成郭鬆齡倒戈反奉。郭鬆齡反奉失敗後,楊宇霆假張作霖之命,將郭鬆齡處死。是年底,在楊宇霆幾經周旋密謀下,張作霖和吳佩孚實現聯合。1926年2月,張作霖順利就任安國軍總司令,同時任命楊宇霆為安國軍總參議。1927年末,韓麟春因病去職,張作霖任命楊宇霆接替韓麟春之職,出任第四方面軍軍團長,這是楊宇霆首次握有兵權。

  被殺於老虎廳

  1928年張作霖被炸身亡,張學良主政東北,大飭整頓改革,取消軍師***,以旅編制。張學良鑑於楊宇霆在其父主政時期一直是東北的重臣,擬任他為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楊宇霆堅辭不就,並和黑龍江常蔭愧相互勾結,尤其是在東北重大問題上,企圖以元老身分左右政局,與張學良背道而馳。1929年1月10日晚,楊、常逼迫張學良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要張學良在任命常蔭愧為督辦的便箋上簽字。這一舉動,促使張學良痛下決心,將楊、常處決於“老虎廳”,楊宇霆時年44歲。

  楊宇霆死後,張學良在得知其家產被親信李景明、王子明私吞的情況後,將二人逮捕扣壓,令於珍、陳興亞、臧士毅等人組成清理委員會,立案清查。最後,將清查的60萬銀元加之房產執照等物一併歸還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