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愛情文章有哪些

  讀古代悲傷的愛情文章,能夠讓我們明白今天的擁有是多麼的幸福,也會讓我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而古代寫愛情的文章也很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古代愛情文章篇1:白娘子的故事——只羨鴛鴦不羨仙

  故事發生了蘇杭,西湖,斷橋,煙雨。百年修得同船渡,然後,以一柄傘延續了邂逅,再然後,做了人間夫妻。

  白素貞的夢想很簡單,只不過是做一個尋常的人,她本是妖,如果努力,是有可能修煉成仙的。成仙,是多少妖精夢寐以求的事,但白素貞對許仙一見鍾情,竟摒棄了光明大道委身做人。但最終素貞死在心愛男人的手裡,現出原形時,兀自昂頭看著許仙——是什麼樣的眼神呢?在這樁傳奇裡,雷峰塔起先只是法海令人搬磚運石所砌,後來,許仙化緣,砌成七層寶塔,將白素貞永鎮塔底。不過是愛一個人,卻被他親自修理。曾對他百依百順,溫柔體貼,一心做他賢淑的妻,在其他版本里,甚至懷了身孕,白素貞的付出是勇往直前的,便為他冒犯天條又如何?可許仙,猶豫,驚慌,防範,最後終於要躲避了,也許並不能一味指責許仙,換作任何男人,都不能明知是妖,仍恩愛如常。比如《聊齋》裡那些書生與妖,相愛一場,但從來就沒有結局。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只可視作午夜豔遇,天亮說分手。

  古代愛情文章篇2:西廂記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元代中國戲曲劇本,王實甫撰。該戲曲無不體現出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豔優美,富有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國死了,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這崔鶯鶯年芳十九歲,針織女紅,詩詞書算,無所不能。她父親在世時,就已將她許配給鄭氏的侄兒鄭尚書之長子鄭恆。

  男主角張生,本是西洛人,是禮部尚書之子,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他隻身一人赴京趕考,也路過普救寺。普救寺曾是則天皇后香火院,景緻很美,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本是欣賞普救寺美景的張生,無意中見到了容貌俊俏的崔鶯鶯,傾心不已。

  夜深人靜,月朗風清,寺內僧眾都睡著了,張生來到後花園內,偷看小姐燒香。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自此,兩人漸生情愫,彼此愛慕。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大家束手無策。

  崔鶯鶯性格剛烈,寧死不從。危急之中夫人聲言:“只要能殺退賊軍,掃蕩妖氛,就將小姐許配給他。”張生的八拜之交杜確,任徵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張生飛書求援,終於打退孫飛虎。

  崔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已許配鄭恆為由,讓張生與崔鶯鶯結拜為兄妹,並厚贈金帛,讓張生另擇佳偶,這使張生和鶯鶯都很痛苦。

  看到這些,丫鬟紅娘安排他們相會。張生彈琴向鶯鶯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鶯鶯也向張生傾吐愛慕之情。

  畢竟離多聚少,張生慢慢相思成疾。一日,抱病來見鶯鶯,鶯鶯反怪他行為下流,發誓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嚴重。

  然鶯鶯非鐵石心腸,仍愛著張生,故又借探病為名,常到張生房中與其幽會。老夫人見鶯鶯神情恍惚,言語不清,行為古怪,便懷疑他與張生有越軌行為。終得求證,老夫人也頗為無奈,告訴張生如果想娶鶯鶯,必須考取功名。

  鶯鶯小姐在十里長亭擺下筵席為張生送行,再三叮囑張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訊息”。

  張生終於考取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鄭恆卻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尚書招為東床佳婿。鶯鶯聽後傷心欲絕,崔夫人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恆,決定擇吉日完婚。

  一切機緣巧合之後,真相大白於天,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佳句精讀

  懨懨瘦損,早是傷神,那值殘春。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風嫋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無語憑闌干,目斷行雲。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想著你廢寢忘餐,香消玉減,花開花謝,猶自覺爭些;便枕冷衾寒,鳳只鸞孤,月圓雲遮,尋思來有甚傷嗟。

  古代愛情文章篇3:步非煙——無奈的紅杏出牆

  唐朝美人也不盡是豐滿型,也有步非煙這樣輕盈纖弱的,步非煙工於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築,堪稱當時一絕。

  步非煙由父母作主,嫁給了河南府功曹參軍武公業。武公業身為武將,虎背熊腰,性情驃悍。與心思細膩的步非煙完全是兩種人,根本無從溝通。故而,步非煙經常鬱郁。有一日,她在院中賞花,神情蕭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劍時騰躍而起的趙象瞥見,趙象年方二十,長相俊秀,正在家裡攻讀科舉課業——他的朗朗讀書聲,也曾掠過步非煙的心波,使她佇足牆下,凝神細聽。驚鴻一瞥後,趙象再不能忘記步非煙,他重金買通武家的守門人,懇求轉達渴慕之情。守門人讓自己的妻子去試探步非煙口風。趙步兩人經僕人之手,對詩數首,定了情分。終於,機會來了,武公業在公府值宿,趙象逾牆而過,自此之後,武公業不在家過夜,趙象便與步非煙歡會。就這麼過了兩年,事情再也瞞不住了,風聲傳到了武公業的耳中,他拷打守門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強壓怒火,佯稱值宿,伏於牆下,於二更時分抓住了趙象一片衣角,趙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業衝回房內,對正在梳妝打扮的步非煙怒吼,步非煙見事情敗露,淡淡說了句,生既相愛,死亦何恨。武公業揚起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煙。最後,以暴疾而亡的名義葬了她。整整兩年,作為一個男人,滿足於這樣的偷情之中,無所作為,甚至連私奔的念頭都沒有,私奔是要付出代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