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腹手術是華陀發明的嗎

  神醫華陀有多厲害?開腹手術是華佗的首創嗎?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開腹手術是不是華陀發明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華佗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深入民間,足跡遍佈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科的臨症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常用“華佗再世”讚美醫生醫術高明。

  華佗一生精通內科、婦科、兒科、鍼灸等,最擅長外科,並對針、藥不能治的病使用了手術治療。後世人常常把他看做中醫外科的鼻祖。讓人尤為稱道的是,他發明並運用了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其過程大致與現代外科手術的過程相同,只需口服麻醉藥,不必作脊椎穿刺,便可施行手術。術前他讓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後再進行剖腹手術,割掉病變部位,再進行縫合,最後敷以神膏並進行傷口包紮,一般一個月就可治癒。《三國志》上是這樣記載的:若病結積在內,針藥不能及,當需割者,使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

  因此,許多人便認為華佗開了剖腹手術的先河。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對我國古代中醫藥的認識問題及有關華佗的史料記載較少,加上華佗醫術又已失傳等原因,學術界對華佗究竟是不是世界上首創開腹術的醫家存在很多爭議,並形成對立的兩派。一派認為華佗就是開腹手術的首創,以上就是證據。

  一派認為,史書上有關華佗進行剖腹手術的記載不足為信。手術必須麻醉,而麻沸散可能子虛烏有,因為《三國志》不是醫術。而張仲景這一同時代的醫家從不曾提過麻沸散這種高階的新生事物。現代學者陳寅恪在《寒柳堂集》中說:“斷腸破腹,數日即差***痊癒***,揆從學術進化之史蹟,當時恐難臻此。”他認為華佗剖腹手術只是當時民間比附印度的一個神話,說印度古代有一個叫耆域的神醫,精研解剖學,能治療人體肝臟中的許多疾患,會剖開肚扭轉肝臟,這個故事在民間逐漸演化到華佗身上所以認定印度的耆域是開腹術的首創者,前蘇聯彼得羅夫主編的《醫學史》中記載,早在奴隸制時期的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的醫學案例中,就已經應用曼陀羅花作為外科手術的麻醉藥達百年之久。可見,早在華佗之前,古代印度已有前例。

  究竟誰是開腹術的首創,還有待學者進一步研究,探討!

  華佗的簡介: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鍼灸各科,尤擅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術,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華佗很重視疾病的預防,強調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創造了一種“五禽之戲”,用以鍛鍊身體。五禽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與氣功結合的健身運動。三國時,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於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 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 ***公元二0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 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 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 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 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 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 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 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 裡,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 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 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 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 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 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 脫疾苦。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能批判地繼承 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 礎上,創立新的學說。中國的醫學到了 春秋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而扁鵲對 於生理病理的闡發可謂集其大成。華佗 的學問有可能從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 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 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 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 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 很大。華佗循著前人開闢的途徑,腳踏 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 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這類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應數麻醉 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 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效能的藥品作為 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 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 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 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 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 明瞭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 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 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

  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 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 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各一 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 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 碰到那些用鍼灸、湯藥不能治癒的腹疾 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 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 科手術,剖破腹背,割掉髮病的部位。如 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 合,敷上藥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 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 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 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 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 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 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凶 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 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 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 他的外科手,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 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 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 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 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 副其實的。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 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 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裡的一副對 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 一生。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 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 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