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有什麼偉大的發明

  中國有很多偉大的發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中國偉大的發明有那些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5.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6.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

  7.銅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

  7.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

  8.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

  9.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0.弓箭: \x09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發明了弩弓.

  11.古代機器人:

  12.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3.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4.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5.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16.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也是自古以來商業上廣泛應用的計算工具,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到12世紀才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到20世紀前蘇聯和遠東地區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盤,生塑算盤代替木竹算盤.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器和電子計算機有代替算盤的趨向,但因為算盤價格低廉,所以,用電子計算機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盤,至少還需要十年.

  17.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和伊朗.1606年,法國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織機編織的地毯.現在的地毯變為人造纖維和羊毛編織而成.

  18.雙動式活塞風箱:

  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19.水湧缽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湧缽.

  20.空位表零法:

  21.化學武器:

  22.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

  23.石油照明法:

  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4.鑄鐵術:

  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

  25.馬肩套挽具:

  26.硝石鑑別方法:

  27.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

  28.立體地圖:

  29.吊橋:

  30、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

  二、中國古代發明

  張衡天文學 東漢時期 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郭守敬 天文學 元代 高表、玲瓏儀、觀象臺計 16 種儀表 郭守敬--是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臺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臺。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所做的同類測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鉅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鉅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曆》 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曆》,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曆》 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曆》,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曆法。

  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曆》 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曆》,他確定迴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迴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 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關於偉大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2.什麼是發明家 中外發明家介紹

3.畢昇發明什

4.關於阿基米德發明了什麼

5.中國夢1000字高中作文5篇

6.關於中國夢優秀演講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