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癸酉春社閱讀答案

  《江城子·癸酉春社》是南宋詞人王炎的詞作,春社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節日之一,這首詞描寫了春社時節的景緻。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江城子癸酉春社》閱讀材料

  江城子·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暉暉,柳依依,草離離。老大逢春,情緒有誰知?簾箔四垂庭院靜。怯寒未敢試春衣,踏青時,懶追隨。野蔌山餚,村釀可從宜。不向花邊拼一醉,花不語,笑人痴。

  《江城子癸酉春社》閱讀題目

  20、上片首句描寫的景物有怎樣的特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懷?

  21、簡要賞析“人獨處,燕雙飛”的藝術手法。

  22、結合全詞概括詞人“懶追隨”的具體原因。

  《江城子癸酉春社》閱讀答案

  20、景物特點:清幽澹遠***悠遠、晴明、安閒平靜也可***;表現詞人孤獨、寂寞的情懷。

  21、反襯:用燕子的雙飛襯托人的獨處,表現詞人的落寞情懷;以動襯靜,用燕子的飛舞襯托詞人的安靜。

  22、詞人年事已高,情緒孤寂,懶得像年輕人一樣去踏春;詞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著用“野蔌山餚”、“村釀”等聊以自我安慰。

  《江城子癸酉春社》賞析

  這首詞,是南宋後期愛國詞人劉克莊的代表作之一,在寫作上,頗具特色。上片寫過去,正面著筆,風格豪邁雄健;下片寫當時,純用反筆,風格掩抑沉鬱。運用強制的對比手法,極富感染力。

  金甲琱戈,記當日轅門初立。兩句是倒裝句,按正常語序,應為記當日金甲琱戈,初立轅門。作者為的是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因此,詞一開頭就鮮明突兀地展現出自己初參軍幕時的興奮神情,以及種種激動人心的場面。轅門初開,鐵甲琱戈,詞人此時多麼精神抖擻,氣宇軒昂!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溼,在盾牌鼻紐上磨墨,則進一步顯示出當時軍情的緊急和他的才氣縱橫,起草軍事文書運筆如飛,揮灑之間,千紙立就,而如龍蛇走勢的字跡還沒有幹呢!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天剛黎明,寒氣侵人,披著鐵甲的戰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場;黑夜裡,狂風呼嘯,怒濤奔騰,高大戰船正在搶渡。這二句生動地描繪出金兵南犯和宋軍抗禦的驚心動魄場景。有誰憐,獨臂故,無功績?金兵退後,非但沒有功賞反遭誹謗,被迫去職。猿臂故,用漢將李廣事。《史記李列傳》載漢代李廣猿臂善射,即臂長如猿,可以運轉自如。他參加過七十多次抗擊匈奴的戰鬥,被匈奴人稱為漢之飛,然而始終不得論功封侯。作者以李廣自況,悲憤地質問:有誰對這種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憤之氣,溢於言表。

  下片用一系列反筆傾訴了報國無門、英雄坐老的鬱悶情懷。平戎策指克敵的策略、計劃。從軍什指描寫從軍生涯的詩歌作品。當時既然人已被棄,留著這些東西又有何用?只好任它散失殆盡,而懶得收拾了。國難方殷,自己卻無事可做,只得將《茶經》、《天香傳》之類的讀物,拿來時時溫習,消磨歲月。詞人為什麼生怕客談榆塞事呢?因為當時南宋邊防形勢越來越嚴重,而統治者仍然醉生夢死,愛國之士請纓無路,談論及此,徒然空悲切。榆塞,指邊防要地。《花間集》是後蜀人趙崇祚編選的一部詞集,是剪紅刻翠一類的作品。作為愛國詞人,他粗識國風《關睢》亂,羞學流鶯百囀。總不涉閨情春怨***《虞美人席上聞歌有感》***,此時卻拿《花間集》詞來教下一代。這表明面對理想與現實之間尖銳的矛盾衝突,詞人也似乎悲觀到了極點。最後兩句: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借古人之言以說己心,更是滿腹牢騷,一腔激憤。

  這首詞的上下兩片對比極為鮮明。上片從金甲琱戈到樓船夜渡風濤急,回憶昔日軍營生活,壯懷激烈,酣暢淋漓。從有誰憐猿臂故開始,突然一個大轉折,寫壯士淒涼,苦悶,抑鬱。下片純是牢騷語,以嬉笑寫憤激,故作曠達,而不平之氣,充溢字裡行間。詞人寫自己拋開武略,課讀《茶經》,與客不談邊事,教兒但誦《花間》,吟風賞月,似乎甘願將生命的熱力消磨殆盡,其實,從詞序即可看出,風風雨雨,皆可觸動心事,可見其內心痛苦之情。由此可知,下片所用口吻雖閒淡委婉,其實是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一時代英雄報國無門的一腔悲憤。

  這首詞意境開闊,風格雄渾,結構嚴密而變化莫測,脈絡分明,錯綜交織,慷慨而不消沉,悲壯而不衰頹,充滿積極的愛國之情,成為傳世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