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國歷史故事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又很多又趣味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1

  古代人講“避諱”,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諱,臣民避君王名字諱。一般地說,是在寫文章、談話時避開要避諱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來替換。普通老百姓的避諱還好辦,而帝王的避諱可沒有商量的餘地,它帶有強制特點,弄不好就會被殺頭。

  由於皇帝的避諱如此神聖不可侵犯,結果造成了一個個讓人噴飯的笑談。

  晉文帝名叫司馬昭,那麼“昭”字別人誰也不許用,於是,連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晉愍帝叫司馬業,那麼“業”字就為皇帝獨霸了去,甚至連地名“建業”***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變成皇帝獨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寫成“持”“理”等同義詞的字。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須用“幼”來代替。好在漢語當中同義詞較多,否則真不知如何辦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麼“忠”字也得避諱。朝中實行多少年的官職名“中郎將”,也奉命改為“旅賁郎將”。

  以上避諱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還好理解,發展到後來,甚至連皇帝的姓、屬相都要避諱,這一下子更出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為屬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運,有旨禁止天下殺狗。

  元仁宗因為屬雞,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內提到雞。從此買雞賣雞,都得抱雞而行,以示對“雞”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屬豬,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聖旨,禁止民間養豬。他認為養豬、殺豬,是把矛頭指向了皇帝。不想此令一下,幾年後,幾乎全國的豬都斷了種,以至於節日用來祭祀天地祖廟的豬都無法找到。後來,由於大臣們的勸諫,他才不得不取消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清代的慈禧太后屬羊,於是朝中有令,不許人們說:“養羊、殺羊、吃羊肉”一類的話。但是慈禧太后嘴饞,又不能不吃羊肉。於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壽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辦法。

  篇2

  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按理,他們要管理好國家,應該是十分忙碌和操勞的。可是,有些皇帝把管理國家的事情都推給了心腹大臣和自己信任的太監去管,自己則專務“業餘愛好”。其中有些帝王的業餘愛好,已經達到了專業水平。

  唐玄宗接任於盛唐的國富民強,不愁吃喝,享受太平,閒來無事,專門研究音樂。他組織了專門的宮廷樂隊和舞伎,自己譜曲,自己編舞,把唐朝的宮廷音樂推向高潮。他作的《霓裳羽衣曲》成為古代名曲。

  唐僖宗可稱得上典型的球迷皇帝。他曾得意洋洋地自我吹噓:“我要是應考打球進士,一定得頭名狀元。”四川節度使出缺,有陳敬暄、師立、牛勉、羅元果四人爭著要去。唐僖宗決定,採用擊球選官。比賽結果,球藝較精的陳敬暄出任四川節度使。

  唐莊宗喜歡摔跤 ***角抵之戲***。一天,他叫大臣李存賢和他較量,李存賢最初沒有施展出全部本領,唐莊宗嫌不過癮,說:“如果勝我,賞你一郡。”李存賢再次角鬥時,竟斗膽把莊宗摔倒在地。莊宗不但沒惱,反倒說話算話,封他為蔚州刺史。

  南朝齊廢帝蕭寶卷特別喜歡做生意。他為了過做生意的癮,下令在宮中的後苑設立市場,和宮女太監們共同做買賣,並建立起了“管理機構”。他以寵妃潘氏為市場總管,自己則充任潘氏手下的管理人員。對違反市場規矩的,包括皇帝自己,均可以鞭撻。

  晉惠帝司馬衷的兒子,從小不愛讀書,當了皇帝后專門研究做生意。他在宮中讓人和他一起殺豬賣酒,竟練到可以用手掂量肉的斤兩,毫釐不差。

  南唐後主李煜當太子時就喜歡填詞,當了皇帝后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專門研究寫詩填詞,即使在他亡國被俘的時候,也即景生情,寫出很多感人的詞作。他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名詞名句,被人看做是五代詞的頂峰,因此,人們稱他為“皇帝詞人”。清代的乾隆皇帝卻專門寫詩,他的詩在藝術成就上雖不及李煜,但在數量上卻是中國古代的第一人。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記載,乾隆御製詩有4集,共達33940首之巨!又據鄭鶴聲、鄭鶴春所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載,乾隆的詩有10多萬首。以乾隆88歲壽數計,他平均每天要寫出3首詩。

  宋徽宗趙佶的業餘愛好是書畫。他曾在宮裡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畫院,並親自給學員們上課和批改“作業”。他的書法藝術更是出類拔萃,所創造的“宋體”字一直流傳到今天,印刷體中的“仿宋字”就是仿宋徽宗的字型。

  明熹宗朱由校喜歡蓋房子。他親自當木匠、操作斧頭鑿鋸一點兒也不比能工巧匠遜色。當他幹得起勁兒時,不願會見任何人。宦官魏忠賢投其所好,專挑其“引繩削墨”興趣最濃的時候奏事,熹宗往往回答一聲:“知道了,你去負責辦這件事就是了。”結果魏忠賢操縱了朝政。不過,熹宗也真有耐心和勁頭兒,據記載,他仿造皇宮裡的建築,造出來的宮殿模型真是惟妙惟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說不定真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建築家哩。

  與其他皇帝的業餘愛好相比,北齊後主高緯的愛好卻顯得寒酸和下賤了,他居然愛好當乞丐。他在後宮的華林苑設立了貧窮村舍,令人穿上破衣爛衫當乞丐,自己也參與其間,充任一個角色,從事乞丐之間的生意買賣,聊補精神空虛。

  篇3

  中國的封建社會,帝王的“寶座”是世襲的,因此,出現了許多乳臭未乾的娃娃皇帝。據統計,僅10歲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20多人。

  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漢的昭帝劉弗陵。他10歲時繼承皇位。

  最後一個娃娃皇帝是末代皇帝溥儀,他繼位時是3歲***1908年***。

  最小的娃娃皇帝是東漢的殤帝劉隆。他出生100天就當了皇帝。

  2歲時當皇帝的有兩人:東漢衝帝劉炳和東晉穆帝司馬聃***dān***。

  3歲當皇帝的是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

  5歲當皇帝的有東晉成帝司馬衍、北魏孝文帝元巨集和南宋的恭帝趙顯。

  6歲當皇帝的有清朝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和清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7歲當皇帝的有後周恭帝柴宗訓和元朝寧宗。

  8歲當皇帝的有東漢質帝、三國吳廢帝、北齊的幼主、北周的靜帝、南宋的廣王趙昺。

  9歲當皇帝的有西漢平帝、東魏的孝靜帝、南宋的端宗和明朝的英宗。

  10歲當皇帝的有東漢的和帝、三國魏廢帝、南朝宋的後廢帝和南朝宋順帝、北宋的哲宗。

  

看過的人還看了:

1.中國歷史趣味小故事

2.古代趣味小故事

3.中國歷史故事電子書

4.中國歷史故事簡短

5.真實的中國歷史故事

6.古代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