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環境保護知識要點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原則和觀念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仔細閱讀力爭高分!

        (一)

  1.環境問題的分類

  ***1***按產生原因分: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2***按性質分***即將次生環境問題分類***:生態破壞***如森林毀滅、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和環境汙染***如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和噪聲汙染***。

  2.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發,地震,山崩,泥石流,颱風,海嘯,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災害

  ***2***人為原因 :a.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經濟利益與長遠環境效益的矛盾

  c.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4.個人行為和大眾利益的矛盾

  危害——a.威脅生態平衡b.危害人類健康c.直接制約經濟和生活的可持續發展

  3.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部分資源趨於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減少

  ***2***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

  ***3***環境汙染,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下降

  4.當代環境問題的特點

  ***1***危害的不可預見性***2***過程的不可逆性***3***規模的全球性

  5.解決當代環境問題的關鍵

  在儘可能短的時期內,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長,使世界人口穩定在適度的規模

  6.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1***人類生存在自然環境之中;***2***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3***人類通過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4***人類作用於環境;***5***環境的反饋作用。

  7.人類對自然態度的演變

  採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 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 工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 後工業文明時期——謀求人地協調發展

  8.緩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根本途徑***;***2***轉變發展模式;***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4***協調人地關係,從我做起。

  9.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原則和觀念

  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內涵: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社會持續發展***目的***。 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階段性

  觀念:發展的觀念、公平的觀念、環境的觀念、權利的觀念

  10.自然資源的分類

  A.按照是否再生或恢復: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

  非可再生資源: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

  B.按照存在的空間分佈:宇宙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陸地資源。

 

        (二)

  11.世界淡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危害及對策

  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有限。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湖泊,淺層地下水

  ②淡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佈不均。

  人為原因:③淡水資源的汙染、浪費嚴重④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長快

  危害——①制約經濟發展②影響糧食生產安全③損害生態環境④損害人體健康⑤引發國際衝突

  對策——開源:①修築水庫②開渠引水③合理開發與提取地下水④廢水處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節流:農業:①改進灌溉技術,降低灌水定額②發展節水農業

  工業: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⑤實行汙水資源化

  ⑥發展清潔生產

  12.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地區差異及對策

  原因——自然原因:①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區分佈不均③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

  人為原因:④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 ⑤水資源的汙染、浪費嚴重

  地區差異——南方地區:***以上海為例***水資源總量豐富,多水帶——水質型缺水

  原因:水汙染嚴重

  華北地區:***黃河,淮河,海河***總量不豐富,過渡帶,缺水最嚴重——資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節、年際變化大②流經本

  地區的河流徑流量小,季節、年際 變化大

  人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

  ④水資源汙染,浪費嚴重

  西北地區:總量不豐富,缺水帶——經濟用水擠佔生態用水

  帶來生態問題,如土地荒漠化加劇

  對策—開源:①修築水庫——解決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問題②開渠引水——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問題③合理開發與提取地下水④廢水處

  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節流:農業:①改進灌溉技術,降低灌水定額②發展節水農業

  工業: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⑤實行汙水資源化⑥發展清潔生產

  生態:因地制宜地退田還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植樹造林

  其他:提高水價,增強公民節水意識,制定水法,調整產業結構

  13.世界耕地資源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導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積減少

  ②人口急劇增加,所需耕地越來越多

  ③非農業用地不斷增加

  14.我國土地資源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分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異大

  ③非農業建設用地增長迅速

  ④中低產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汙染嚴重,加劇耕地不足

  15.我國近年來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災毀耕地

  人為原因:生態退耕;建設佔用;農業結構調整

  16.土地退化的原因、表現及在我國的分佈

  原因——自然原因:氣候異常;全球變暖

  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採;亂砍亂伐;水資源的不合

  利用;工礦城鎮建設造成植被破壞;汙染

  表現——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鹽漬化,土壤質量下降

  17.我國礦產資源的現狀及原因

  現狀——人均擁有量低、後備資源不足、生產能力下降、面臨著枯竭、礦區環境汙染

  原因——人口增長、總量不足、浪費嚴重、開採時間過長

  18.能源分類

  產生的方式: 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千百萬年前理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又稱為化石能源,它們是當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構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結構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還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經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電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電能是從其它形式的一次能源轉化而來的。焦炭、汽油、煤氣、沼氣等。

  按形成和來源:

  與太陽有關的能源:太陽能、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

  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地熱能、溫泉,

  與地球一月球一太陽相互聯絡有關的能源:潮汐

  按利用時間長短:

  常規能源:已大規模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等

  新能源:正在研究開發和利用的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生物質能***沼氣***等

  按性質: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

  19.石油資源潛在危機分析

  ***1***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

  ***2***對石油的消費量不斷增加

  ***3***很難尋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缺乏阻礙經濟增長

  20.石油危機的應對措施

  開源——a.拓寬石油進口渠道;b.保障石油運輸安全;c.加強資源勘探;d.開發尋找新能源;

  節流——e.節約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