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彈吉他圖文教程

  看吉他自學文字教程,不如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參閱!

  零基礎

  吉他學習過程其實就分為三個階段:

  1、入門階段***掃弦、節奏感***

  2、進階階段***理解和絃的本質,演奏速度和準確度的提升***

  3、指彈階段***靈活編配與運用和絃,提升大跨度指法的準確度和換弦速度***

  4、靈魂注入***藝術追求***。

  斟酌了一下題主的問題,我感覺題主還是比較關心入門階段,那我就重點講一下。

  1、入門階段

  入門階段,在剛開始的時候,最主要的是以培養興趣和自信為主,而不是一上來就給出一大堆樂理知識等等***但是學會看譜還是有必要的,六線譜很形象因此也很簡單,因此不存在什麼問題***。我一般在傳授入門階段的知識的時候,都會挑一首歌讓我的學生練習,注意,這首歌一定要是他非常熟悉的,而且一定要會唱。然後,告訴他:“這首歌一共有 5 個和絃,C G AM EM F 你自己去練吧。”咳咳,當然,直接這樣說肯定被一坨口水吐臉上:“你這也叫教?”

  所以,當然不是這麼簡單。之所以要讓零基礎的初學者直接從彈一首歌開始學吉他,最重要的是為了維持住他對吉他的熱愛,建立信心:“你看,我雖然學了那麼久,但好歹會彈一首歌了啊!說出去也牛逼不是!”然後我就會跟他解釋,其實,一首歌為什麼會有和絃呢?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題,你是不是要套幾個公式,然後就能計算出結果了呢?吉他其實也一樣,這首歌的和絃,就是你所要彈的這一首歌的公式,每一首歌都是由若干個和絃所組成的,每一個和絃會對應一個主音***根音***,就是與你這首歌某個小節整體所發出來的音能和諧共鳴的音。就像一道題目,你用若干個公式就可以解出來一樣。你就用你的手指,照著這個公式按下去,然後根據這首歌的節拍,掃弦。當你把所有的公式按完,彈完以後,這首歌,就那麼結束啦。你學會啦。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這時候很多學員就會一臉憧憬地看著我:“哎呀老師你太牛逼了啊!以前教我那人讓我哆來咪發唆練了大半年我還是啥也不會啊!”

  就這樣,和絃的問題解決了,讓學員知道了為什麼要按和絃,和絃的作用是什麼。然後,就那幾個和絃,學生也很快就會按了,最多就是轉換的時候花的時間長一點。下一步,就要教學員如何識別主音,也就是:和絃我會按了,但是你得告訴我,哪個和絃在哪個時候按,然後在哪個時候又換另一個和絃啊?

  這個時候,我就會教學員如何去識別主音,一般都是發聲練習。就是我隨便在吉他上按一個音,讓學員用嘴巴發出與這個音同調的音出來。不正確的,我會及時指出,至於具體怎麼指正和幫助他練習,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天生就能找到音準,有的人需要借用各種方法,總之我也是分人來教的,因材施教嘛。在這樣多幾次練習之後,學員就能準確地識別不同的音高了。能識別單個的音高以後,那整個和絃的主音也就簡單啦。其實大多人都是很聰明的,能區分不同音高以後,你再引導他去聽整個和絃的主音,然後這首歌某個小節唱出來,是否和諧。當他理解了什麼是和諧以後,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了。

  所謂是否和諧就是說,你按的這個和絃,發出的主音,和你這首歌唱出來的音,是否匹配,沒有違和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調子上。剛開始我會把和絃和所對應的小節告訴學員,再結合我自己的方法,學員練幾次以後,就會有一種樂感,這個和絃按了以後,唱完一小節,下個小節的音明顯不和諧了,所以該換另一個和絃。如果學員還是無法理解什麼時候換和絃,那我會告訴他,彈到什麼時候,精確到唱完哪一個字以後,必須換和絃,讓他死記硬背。這樣就算他剛開始不理解,練久了以後,也一定會產生條件反射,再多練幾首歌以後,也就能很自然地知道什麼時候該換和絃了。

  那好了,整個左手按弦和換和絃的問題都解決了,現在來解決右手需要做的事情。

  很多學員都來問我:“老師啊,那六線譜上的那個箭頭,一會上一會下的,我都看花了,到底是該往上掃啊,還是往下掃啊?”

  哎,這個問題,實在是千古絕問啊,我總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算我教會你照著上面的箭頭唰唰唰掃弦,以後有一首歌,你要是隻有和絃,那你不是就彈不了了?因此,在對待如何培養學員真正理解什麼是節奏這個問題上,我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好了,那我們就來理解下什麼是節奏吧。我們平時在聽一首歌,聽著聽著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擺動起來。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大多都是有一定節奏感的。這就是我們說的節奏。那麼為什麼一首歌會有節奏呢?我們聽一首歌,大部分人都能很自然地找到什麼時候拍子強,什麼時候拍子弱。強的時候我就拍手,弱的時候我就點頭***開個玩笑***。給大家推薦一首節奏感非常強的歌,對於節奏的入門很有幫助 We will rock you。

  回到正題,這個階段,我會和學員共同聽一首歌,然後帶著他一起打拍子。一段時間的聯絡,只要不傻,都能正常打對拍子了,然後我就會教他區分什麼是重拍,什麼是弱拍。基本上,重拍的時候,都是向下掃弦,或者切音。弱拍的時候,向上掃弦。其實在重拍的時候,會有明顯猛地停頓一下的感覺,其實只要手把手地練多了以後,或者反覆聽這首歌,久了,手就會自然而然地跟著節奏掃起來了。當你發現你可以不看六線譜上的那些上下箭頭,能夠依靠心中的節奏感自己掃弦的時候,你的技術就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那麼恭喜你,吉他最難的一個門檻,你已經跨過了!

  2、進階階段***理解和絃的本質,演奏速度和準確度的提升***

  在第一個階段,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去彈奏一首歌曲,而不去關心這首歌曲的調式,樂理。我們只需要把這首歌整體的和絃列出來***和絃就是這首歌的“公式”,照著和絃按好,就好比你做題的時候套上公式帶上數值直接計算就能出結果了。***然後跟隨主音的走向,到某個小節,突然不和諧了,我們就判斷應該換下一個和絃,然後根據自己大腦裡的節拍,把整首歌跟隨自己右手的掃動,這樣左右手配合,就把歌曲彈奏出來了。

  在第一個階段的學習下來,你對吉他的興趣絲毫沒有減退,反而更濃了,因為你是帶著目的學習的,而你的目的實現了,那就是彈奏一首歌。所以,信心建立起來後,後面的學習,才應該再逐漸加入一些枯燥的樂理和難度比較大的東西。

  當然了,永遠只學會怎麼去彈奏,而不懂得為什麼這樣彈奏,你就不能稱的上是一位吉他手,你永遠都只能做一個只懂得演奏的琴匠。那麼,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和絃彈奏,又或者說?這些公式***和絃***是如何推匯出來的呢?牛頓第二定律是牛頓推匯出來的,尤拉公式是尤拉推匯出來的。而一首歌的公式***和絃***應該怎麼樣去推導呢?彆著急,你學會了以後,任何一首你會唱的歌曲你都能自己推匯出來。是不是感覺自己就是牛頓和尤拉~~

  好了,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和絃。理解和絃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音程。我們在顯示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的聲音我們聽上去很低沉,給我們一種神祕、莊重的感覺,這些音我們就稱為低音,比如輪船的鳴笛。而有的聲音我們聽上去很尖銳,給我們一種急促,興奮的感覺,比如消防報警鈴。聲音都是由物體震動而產生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對同一種物體的震動,有時候感覺高,有時候感覺低呢?這就是,物體震動的頻率不同。就像物理中把力的大小用度量單位 N***牛頓***來判斷一樣。高音與低音之間相差多少個單位,我們在音樂上,用度來表示。首先,度是一種單位,用來衡量音與音之間的聽覺上的距離。它是一種量度,其大小是人為規定的。簡單來說,就是描述高音和低音之間的距離遠近程度,就叫做音程。要真正理解音程,還要再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全音和半音,全音和半音我們成為音級。這個在吉他上非常好理解,一個品,是半音,兩個品就湊成全音。那麼我們再細化一下,鋼琴上面的哆來咪發唆拉稀***1 2 3 4 5 6 7 1***我們稱為一個完整的八度音程。一個八度,是由 12 個半音所組成的,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吉他的 12 品要用兩個原點特殊標記出來了吧。雖然 1 到 2,2 到 3.3 到 4,4 到 5 之間的音程關係都是兩度,但是他們的音級距離卻還是有區別的,1 到 2 之間相差一個全音***兩個品***,而 3 到 4 之間相差半音***一個品***,所以由 12 個半音組成一個完整的八度,我們把這個規則稱為 12 平均律。

  下面就可以開始正式地介紹和絃啦。因為和絃的知識到處都有,所以我在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我只說明一下,這個階段要如何學習,方法是什麼?怎樣不那麼困難地跨過學習吉他過程中的這第二道坎。我們前面已經知道,單個音是有自己的頻率的,也就是自己的音高。後來,我們發現,如果把幾個不同高度的音,組合在一起,他們共同發出來的音,我們聽上去會非常和諧,而且也很好聽,甚至有的時候,把各種不一樣的音拼在一起,還可以營造各種不同的感覺,比如神祕感,歡快、豁然開朗等等等等這些感覺。這就是和絃。一句話說明就是:指的是一定音程關係的一組聲音。將三個和三個以上的音,按三度疊置的關係,在縱向上加以結合,就成為和絃。就好比你打麻將,你做大對子可以胡牌,做清一色可以胡牌,做 13 么也可以胡牌。和絃也一樣,你用 135 可以組成一個和絃,246 也可以組成一個和絃,357 同樣也可以組成一個和絃。

  因此,和絃的數量可以是非常非常多的。同時,和絃又分為三和絃***三個音組成***、七和絃***4 個音組成***等。1 2 3 4 5 6 7 我們在標準的樂理裡用 C D E F G A B 表示,記住啦,後面有用。

  有人要問了,你騙人,吉他裡面的 C 和絃,雖然我只按了三根弦,但是我掃弦的時候明明是掃的六根弦,就有 6 個音,你憑什麼說只有三個音組成呢! 額,對,確實是 6 個音,雖然你按的是 C 和絃***1 3 5***但是剩下三根弦的音同樣也是 1 3 5,C 和絃按住以後,從 6 弦依次往下掃,分別是 313513。你看,雖然他們之間相差了一個八度,但是他們的組成音,仍然是 1 3 5 呀!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對,所以我們吉他需要調絃,調成標準形式,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是前人總結下來的財富。基於這種調絃,我們可以方便地用手簡單地按出很多常用的和絃。

  不同的調,會有不同的基本和絃,下面我們用 C 大調來舉例,基本和絃共 7 個:C、Dm、Em、F、G、AM、Bdim,分別是:1 2 3 4 5 6 7 級和絃。基本上學會這 7 個和絃,很多一般的歌曲都能彈,這個時候我會把一些歌 C 大調的歌曲讓學員自己去聽,然後告訴他,你就用這 7 個和絃去一個個試,然後把這首歌的和絃按順序列出來。天吶,學員會說:“老師,這就是傳說中的扒譜嗎?可是我對和絃的理論還不是太清楚啊!”沒錯,就是因為你沒有經過實踐,所以你無法理解抽象的和絃和它的作用,所以我會要你嘗試著用第一個階段學習的樂感,還有和絃與歌曲唱音之間的和諧程度,來判斷用什麼和絃。這個階段的訓練,是學員樂感更進一步的提升。哪怕他仍然無法理解和絃,他至少也知道了如何簡單地進行一首歌的創作,而且最重要的,他知道了扒譜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學員會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產生問題,然後我會不斷地為他解決,同時,把理論知識注入到解決他在扒譜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剩下的,就需要靠自己多加練習了。總之,樂理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和痛苦的過程,需要有信心和熱情共同的支撐,在多扒了幾次譜以後,再結合看一些和絃和樂理的知識,你會更加方便理解。 反正一個 C 大調就只有 7 個和絃,你都記住了,去扒譜的時候,把他們任何排列組合,扒出這首歌。當你能隨意根據一首歌,就能把譜子扒出來的時候,只要再下去花時間多加鞏固和拓展一些樂理知識,不斷地運用到實踐中,或者嘗試使用一些比較冷門的和絃,這個時候,你的技術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只要再努力一點,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但我相信,離你正式跨越它,也不會太遠了。

  3、指彈獨奏階段***靈活編配與運用和絃,提升大跨度指法的準確度和換弦速度***

  恭喜你,終於跨過了吉他入門和進階的兩個門檻。這個時候,你已經對吉他的把位和左右手的變換與協調非常熟悉了,你也學會了如何運用和理解和絃。這時,你想再追求一些酷炫的東西,或者說,難度更大一些的左右手配合方式。是的,於是你說:我要學指彈獨奏,一個人,拿著一把吉他,在夕陽下,把一首歌的每一個音都彈出來,我再也不用唱了。

  於是,你打開了一首指彈獨奏的譜子,比如這樣:

>

  臥槽!這是啥啊!你告訴我!這到底是啥!為什麼密密麻麻的全是 4 5 6 7 8 的數字啊!還有!和絃呢?為什麼沒有和絃?沒有和絃我怎麼知道怎麼按?!我左手該怎麼按?!

  沒錯,這就是吉他的第三個門檻。基本上所有的指彈譜都是不會有和絃的。有人要問了:“沒有和絃我怎麼按啊?難道要我一個音一個音的按嗎?我的手怎麼可能那麼快,你在逗我!”對,所以,這個階段你要面對的第一步,就是縱觀整個小節,根據譜子上所標示出來的數字,為左手編配指法,也就是左手怎麼按弦,用什麼手型***這個我們暫且不叫和絃,因為左手的按法每個人都可以編出不同的指法***。好了,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樣去觀察這些數字,然後為某個小節編配出按法呢?這就要用到你前面兩節的基本功了,你接觸到的和絃是否數量足夠,你對和絃的理解是否到位,還有各個和絃之間的轉位有沒有快速完成的方法,閉著眼睛能否準確按對和絃。這些,都是你的基本功。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幫助大家更好地開始這一階段的學習。

>

  我們看上面這小節的音,如果你要單看前面四個音,而且你只按這四個音對應的弦***只按這四根弦***,那麼你的手會非常難受,因為這個指法你以前從來沒有按過,也根本不符合你前面兩個階段的學習中按弦的習慣。但是,你縱觀整個小節,你發現了什麼?沒錯,這不就是把 F 和絃,直接往下平移了 5 個品得到的那個和絃嗎!是的,你答對了,這個指法,就是這樣按的。見下圖

>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開始有點頭緒了?原來指彈獨奏的譜子需要先縱觀整個小節,然後觀察每個音,再自己編配左手的按法,這個按法最好是與我們之前練習過的很多和絃相似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快按準它了。那麼好的,我們稍微提高一點難度,再來看一個小節,見下圖。

>

  看到這個小節,前面學會的同學可高興了:“老師,我知道,這個和絃應該是這樣按的。看下面的圖。”

>

  但是仔細一看,又懵了:“老師,最後一個音要按 7 品啊,那這個指法搞不成啊,如果按了 7 品。那前面那個 5 品的音不就又沒了?!”

  這就對了,大家都知道,如果同時按住兩個品,吉他發出的聲音只能是最往下的那個品發出的音。但是我想說,這個小節的指法,確實是如上面這樣按的,只是需要稍微變通一下,到最後一個 7 品的音的時候,用小拇指按住,這樣就會方便得多了,如果你要為了最後一個 7 品的音變換另外一種指法,那麼你返回來按 5 品這個音的時候,你的難度就會增加了。學過大橫按指法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如果要用到小拇指按弦的話,食指也一定要按住指板,不然,小拇指是很難用力的,不要問我為什麼,你試一下就知道,你只用中指、無名指、小指按住三根弦,會很沒力氣。人體就是這樣構造的。所以,這一節就是為了教大家,要靈活地運用小指,小指就好像一個萬金油,前面幾個手指按好了,還有些小問題***單個的音***無法按到的,就交給你的小拇指吧。本節重點:小拇指的運用可以讓指法的編配更加容易和輕鬆。

  下面再來一段試試,這是押尾桑的黃昏裡的一個小節。

>

  先不管後面 9 8 9 那三個音,單看前面的幾個音,這這幾個音該用什麼指法呢?我自己的編配是這樣的,如下圖:

>

  有人又要說了:“老師,譜子上,明明只有第六絃和第四弦的 7 品,為什麼你要把整個 7 品都按成一個大橫按呢?其他的弦我又沒有彈,為什麼也要按它?”恩,其他的弦你是沒有彈,但是這樣按是基於你的手指可以更好地發力,你試試只按 6 弦和 3 弦,手就像雞爪瘋一樣,很難使勁。所以指法的編配是相當靈活的,而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要找每個人適合自己的指法,要不斷地去練習,不斷地去領悟。

  好,現在說一下,我為什麼要這樣編配左手的指法呢。其中,10 品的那個音,用無名指按。為什麼?你可以看看後面的 9 8 9,如果下面的用無名指按,那麼 9 8 9 的音,你就可以很自然地切換成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 8 品和 9 品了,這樣會切換得很快。

  所以,不但要為某個小節的指法編配一個容易按的指法,而且還要縱觀上下相鄰的小節,讓他們之間的切換也會變得容易。總之,在指彈獨奏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指法,只要你覺得方便自己,適合自己,容易切換,能使得出勁,就 OK。

  指彈獨奏的學習已經屬於民謠吉他的上層水平了,我相信,你能夠接觸到這個階段,你對於吉他一定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同時也與你刻苦的練習是分不開的。在這個階段,老師所能教給你的東西已經不多,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摸索和練習了。恭喜你,你也成為一位老師了。

  自學吉他的方法與步驟

  1、要先了解吉他,學習關於吉他的基本知識。

  2、吉他有稱六絃琴,最下面最細的是一弦,依次的是二絃---六線。

  3、吉他左手和絃按的區域,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那個就是吉他的品,第一個格子就是一品,往下二品......品和品之間的銅柱就是品柱。

  4、那麼彈吉他的基本姿勢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吉他彈唱的視訊,看看別人是怎麼拿吉他的,多看些視訊,模仿視訊中拿吉他的姿勢即可,這個不難。

  5、右手指法分為分解和絃和掃弦,分解和絃大拇指管4、5、6弦,食指管3弦,中指管2弦,無名指管1弦,掃弦用食指大拇指自然放在食指的第二關節處,其它手指放鬆,掃弦要用手腕的靈活,只用手臂力量是錯誤的。

  6、左手和絃分為A、B、C、D、E、F、G、Am等等,具體需要您在網上搜索相關指法法則,這裡只講方法,這些和絃我們需要左手按住,右手來彈相關的弦。

  7、吉他調音,如果您是初學者,您可以找賣吉他的給調好音,或者有相關朋友平時幫助調音,如果沒有也可以買個調音器,,只有音準,彈出來才有效果,這個很重要。

  8、練習吉他,如果你有朋友一起彈是個不錯的主意,如果沒有那麼你可以找幾首喜歡的歌曲,在網上搜索下相關的六絃譜,對於初學者,主要和絃數目要少而簡單,你看看,這首歌曲和絃有多少重複的不算,最好控制在4~5個左右和絃的歌曲,比如:伍佰的痛哭的人,黃家駒的真的愛你都很適合初學者學習。

  9、左手右手配合先練左手和絃,配合右手滑一下出聲音就可以,把整個歌曲完成的感覺弄下來,主要練習左手,等左手和絃已經按的非常熟練了,在練習配合右手指法慢慢彈,天天彈一首歌曲,直到你非常熟練,非常完整,能邊彈邊唱了,在進行下一首歌曲,你回感覺非常輕鬆學會下一首歌曲。

  10、很多朋友開始很有熱情,不能堅持,時間長了買的吉他成了擺設,這樣是學不會吉他的,要堅持,最好有一起學習吉他的小夥伴們,相互交流成長的更快,平時多看看視訊,學習別人的節奏型,一首歌可以演奏出不同風格,堅持彈下去。

  彈吉他自學可行嗎

  自學了3年的不請自來⊙▽⊙

  【作為一個在校園裡可以一抓一大把的吉他愛好者,這裡我主要說的是吉他彈唱,如果還需要了解指彈方面的東西我再更吧***^_^*** 而且我講的是民謠吉他~ 電吉他和古典吉他沒有學。。畢竟自學也是很花時間的T_T】

  12年的這個時候,我開始自學吉他。當時一個高中舍友有在彈吉他,覺得好帥,所以就借他的琴和教材,寒假帶回家自己看教材學,一開始是先習慣哪根手指彈哪些弦,哪根手指按第幾品,然後按書上的c調音階圖找出12345671這些音,兩天之後當我能用單音彈出小星星和生日歌的時候,那酸爽T_T

  當12345671的位置熟練之後,我開始練習和絃,具體來說就是記住和絃名字對應的手形、和絃轉換以及左右手配合,這絕對絕對是一個艱苦的過程T_T 教材上的53231323練了一個寒假。到了三個月後,非橫按和絃我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由轉換,小橫按還好,大橫按勉強有聲音,那時候我可以斷斷續續的彈唱完整首周杰倫的彩虹,那酸爽T_T

  之後的半年時間,我都是在練習和絃轉換***左手不斷換和絃,右手一直53231323。。後來自學了掃弦之後也會嘗試不同的掃弦節奏型***和嘗試彈唱不同的歌曲。

  自學了差不多一年,我第一次聽到卡農,當時就覺得臥槽怎麼那麼動聽悅耳,心想一定要學會,於是列印了c調卡農的指彈譜,第一眼看,直接就懵了,不是看不懂譜,而是覺得自己根本沒可能記住那麼複雜的譜。。沒可能?誰說沒可能,老子就彈給你看!!就這樣練了一個月,突然有一天發現,誒?!第一小節好像和c和絃是一樣的,誒?!好像第二小節和G和絃一樣。。就這樣,我發現了卡農其實就是CGAmEmFCFG的不斷迴圈,只是有時候加了弦外音***弦外音這個詞是後來才知道的***,知道了這個之後,練起來就輕鬆好多。到了13年夏天,也就是我自學一年半、練卡農半年之後,我能夠比較連貫的彈奏c調卡農***盧家巨集的版本***,那酸爽T_T

  13年九月上了大學,在吉他社遇到了一個很好很好的吉他老師,他向社團會員普及了一下樂理基礎,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c和絃是由135組成,才知道135以外的音就是c和絃的弦外音,才知道調調悲傷的歌曲一般會用到小調,才知道以前用來看吉他譜的gtp軟體還能用來寫歌,才知道貝斯通常只是彈根音,才知道。。。

  如今,作為一名大二狗,憑藉半桶水的技術,已經經歷過多次的校園活動、舞臺表演、街頭演唱,得到觀眾掌聲的感覺絕對酸爽╮*** ̄▽ ̄***╭ 目前正熱衷於流行歌曲指彈,自己學著把彈唱譜改編成指彈,還是蠻有趣的~~

  手機打了這麼長一個故事,回到題主的提問***真的有人會看到這裡嗎-_-||***

  自學的弊端:1.如果一開始打基礎的時候就錯了而且沒人指出,那就糟了!***突然好慶幸一開始沒有走錯路***2.老師能帶給你的東西很多是無法靠自學獲得的,比如枯燥的樂理,老師可以用你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給你。3.老師可以督促你練習,老師可以指出你的不足,老師可以把他的經驗告訴給你。

  自學的好處:1.完全靠自己彈會一首歌、掌握一種和絃、學會一種技巧,那種滿足感自豪感是無法形容的。2.完全靠自己彈會一首歌、掌握一種和絃、學會一種技巧,或許會比老師教的要記的更牢,包括彈琴的經驗也是,真的。3.你可以在這種提問下面回答裝13

  我的建議是,最好有老師教,打好基礎很重要,當然,自己也要保持一份對吉他的熱情,有熱情才會持之以恆,多去自己嘗試一些新的東西,相信我,這麼做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如果自己沒有對吉他的熱愛,那麼老師哪怕教的再好,你也未必能學好。嗯~就是這樣喵~~***´-ω-`***

  【還是不會用分割線π_π】————————————————

  想再囉嗦幾句

  在學習吉他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彈唱某一首歌曲,並不是為了學這首歌,而是為了學習某種技巧。

  比如說,如果你學會了彈唱《情非得已》這首歌,那麼就說明,這首歌裡面CGAmEmFEmFG的和絃轉換你已經掌握了,那麼就說明,只要是這個和絃走向的歌曲,對你來說都無壓力了。so,學會《情非得已》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熟練轉換這些和絃。

  又比如,還是學會彈唱《情非得已》,那酷炫的切弦技巧已經爐火純青,那麼恭喜你,有需要切弦的歌曲對你來說都無壓力了。【情非得已簡直是切弦的典型案例,我接觸過的所有彈唱教材,在切弦教學那一部分,是一定會有情非得已這首歌的】

  所以說,無論自學還是跟老師跟教材,學會彈唱一首歌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學會這首歌,而是這首歌可能是某種技巧的典型表現,當你學會這首歌,也就意味著你已經掌握了某種技巧,也就意味著你在吉他彈唱方面取得了進步。

  當然了,如果你學吉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學某一首歌,那就另當別論了╮*** ̄▽ ̄***╭

  

看過的相關知識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