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自學教程

   電吉他正確的除錯方法

  每一把貨真價實的吉他從製造、組裝、封裝出廠一直到專業零售的樂器商店,在這一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由於地域的南北差異、氣候不同和運輸當中的顛簸,或多或少都會給吉他的各個方面帶來一些影響,此時便需要重新細緻的除錯一番,也只有將吉他除錯到各個方面都處於最佳狀態,吉他的手感、音色、音準與共振才會表現出這把吉他設計的音色特點,不打折扣的將每一把樣式不同的吉他特點真實地表現出來。今天就來說一下電吉他正確的維修與除錯知識,同時也想從根源上糾正一些不正確的傳統觀念與說法。

  琴頸在裝好弦調準音時到底應該是什麼狀態?有人會說:應該是稍微彎一點兒的。也有人會說:琴頸調直後有打品現象。其實這些說法都過於片面,除錯好一把琴不是簡單的降低弦距或是調直琴頸就可以的,要多方面分析。那麼在除錯時有哪幾方面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呢?通過我對無數把精緻做工、高階品牌吉他錄音前除錯的經驗,總結出3點:

  1、琴頸在儘可能直的情況下,音準才是最出色的。

  2、有些機制琴,包括手工琴琴頸調直後空絃聲音不乾淨是因為琴前枕稍微有一絲高度不足。

  確定琴頸沒有非正常的變形調直後會在固定的某幾個位置上有打品現象,那麼你需要看一下那幾個地方的品絲是不是已經彈出了小坑與推平的品絲傷口,如果是,那麼就需要修整翻新品絲了。

  通過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看出除錯電吉他的音準及音色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保持琴頸儘可能直是最基礎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再做其他除錯。

  琴頸調好後,進棚錄音時的弦高是什麼狀態?與人會說:高一點兒好。也有人會說:只要不打品,越低越好。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太負責任。

  1、實心電吉他低音E弦即使需要較大力度的掃奏,在最後一品品絲表面與弦之間的距離也不得大於2.5mm 。

  1、2、3弦高度的正確說法應該是:在推起一個半音或一個全音都有舒適、輕鬆、飽滿感覺前提下,再儘可能地向琴絃低、琴絃好摁程度除錯,過低的弦距在推絃時不可能有很好的感覺與效果。

  八度問題

  [我們在日常的練習與演奏中經常會遇到琴頸已經調直,弦高與弦長都處於標準的狀態,但為什麼八度音還是不準呢?其實這就是琴絃本身過於老化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專業的樂手在錄音時都會換琴絃特別的勤,就是這個道理。老化弦或是使用時間較長且很舊的琴絃對八度的準確性影響很大。這時有人會說:弦鈕是做什麼的?不就是調節音準用的嗎?說的沒錯,但是琴絃不理想,弦鈕再怎麼除錯也無濟於事,即使是調準了,彈到12品與高把位也不準了。

  1、

  發現八度不準時先確定吉他的整體手感狀態,如無大誤,再確定琴絃的真偽與新舊程度,很多吉他只需把弦換成新的真弦,八度問題就輕鬆解決了。切記,一定不能弦很舊時就直接調整八度音準。

  由於樂器鑲嵌品絲時音程、音準都是根據直線而定,所以當琴頸沒調到科學允許的很直的情況下就去調八度確屬無用功。

  什麼是打品?什麼是必須存在的弦拍打品絲聲?

  一把標準的錄音前準備好的無問題電吉他,用撥片以剛剛好能輕輕撥實每個品絲上的每根絃音的力度,全部檢查後應無雜音。

  在不插音箱時用力彈奏重音和絃,必須有“啪、啪”的鋼聲才能證明吉他現在的狀態各個方面震動都是對的,包括琴頸是否調對,琴絃高度是否標準和琴絃是否夠新可以錄音。此時可以將耳朵貼在琴體上仔細聽聽琴絃與品絲表面的震動是否均勻。檢查有沒有毛病時的右手力度,一般等同與電琴用薄撥片錄製幹琴時的力度。更形象的說,可以用對調音表時的力度,用這樣的力度檢查沒有雜音就可以。當演奏重搖滾與重金屬時,你的撥片到2.0厚都沒有問題,只要你錄出來的聲音力度正確聲音不是破的大,這時就需要你用狂野的**去演奏,把音箱關掉,就必須得出來“嘭嘭啪”的鋼音,如果琴調的不對或琴絃舊了,這種聲音就沒有了,這時不是很多人說的“沒問題,磨合開了”,而是需要換上真的新弦還把琴調到演奏強力和絃時,有最新的金屬與金屬碰撞的聲音的狀態。這種新弦的鋼音,是用效果器及音箱的高音鈕補不上去的正確高頻。

  希望自己有許多調琴經驗的朋友都來檢查一下你調好的吉他能不能達到以上所說的使用狀態及標準;但自己從來沒有調琴經驗的朋友一定不要拿自己的愛琴當作實驗品去亂調,一定要請教專業行家進行修整與除錯,更不要輕信“江湖郎中”的不準下藥與錯誤診斷。

   電吉他所有技巧的祥解

  1 推絃和釋放:使音符提高半音***或全音***,接著放回到原音符位置。三個音 符是相連的,其中只有第一個音符被彈奏。

  2 預先推絃:先推絃提高半音***或全音***,然後彈奏。

  3 預先推絃和釋放:先推絃提高半音***或全音***,然後彈奏並放回到原音符位 置。

  4 統一推絃:兩個音一起彈,把其中較低音符的音用推絃提高到較高音符的 音高。

  5 顫音:用左手快速地推絃和釋放或用“搖把”使弦發出顫音。

  6 劇烈顫音:用左手或用“搖把”彈奏出使音升高的顫音。

  7 滑奏:彈奏第一音符, 接著把相同左手手指滑上或滑下到第二音符。第二音符不 用彈奏。

  8 滑奏:與上相同,不同的是第二個音符需要彈奏。***請注意兩者標記的不 同***。

  9 擊弦:彈奏第一***較低***音符,接著用另一手指縋擊琴絃以產生那個較高的 音符。較高的音符不用右手彈奏。

  10 鉤弦:把兩手指都放於要發音的品位。先用匹克彈奏第一音符,然後用左 手手指鉤動琴絃以使第二個***較低***音符發音。

  11 震音:用擊弦和鉤弦迅速交替彈奏所示音符和括號中所示的小音符。

  12 點弦:先用右手食指或中指縋擊指定的品位,然後用左手按弦的手指對指 定的音符進行鉤弦彈奏。

  13 匹克刮弦:匹克的邊緣滑過琴絃,產生刮擦音。

  14 匹克震音:快速而且連續地彈奏音符。

  15 自然泛音:右手彈奏音符,同時左手輕觸泛音點。

  16 人工泛音:左手正常按弦,通過用右手“拇指邊”或“食指尖”輕觸泛音 點以產生泛音。高音量或失真將帶來更多泛音。

  17 震音搖把:一個音符或和絃的音高下降幾度後再回到原音高。

  18 手掌悶音:通過右手輕觸琴橋前的弦來對音符進行悶音。

  19 悶音:通過把左手置於琴絃上而不壓弦,用右手彈奏產生打擊的聲音。

  20 節奏音型:以所示節奏彈奏和絃。和絃的指法可用和絃圖示示。

  21 單音符節奏:單音符可以用節奏型表示。音符上方圓圈內的數字表示彈奏哪一條弦。當在同一弦上彈奏連續音符時,只指出品位數。

   電吉他初學者常見的誤區

  第一、盲目追求速度

  不知道什麼原因,在電吉他手心中,好象對於速度特別追崇,但是對於其他樂器的演奏者來說,好象並沒有會認為速度快就是技術好的概念,因此沒有老師會在學生開始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練習速度的,如果你問一個鋼琴演奏者,你的速度是多少,他一定是回答不上來的,當然他的演奏速度也許是可以達到很快的地步,但是他並不會特別為自己的演奏速度而驕傲。再試想一個歌手,我們會說他***她***唱的真是好聽啊,但是沒有人會說他***她***的演唱速度真快啊

  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是說不需要練習速度***或者更廣義的說是基本功***,相反,我們需要很認真的練習基本功,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你的全部注意力放在速度上,不要只用演奏速度來衡量自己的學習進度。音樂學習是有很多方面的內容的,比如對於電吉他初學者來說,練習的內容應該同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音階練習:做到能夠熟練彈奏12個調的大調和小調音階,熟悉指板上的所有音名。

  2、 基礎樂理學習:能夠了解基本樂理名詞的含義,認識五線譜、六線譜和簡譜以及相關的樂理常識,瞭解和聲學的基本知識***比如和絃的構成等***

  3、 旋律的視唱和彈奏:這個尤其容易被忽視,試想一個連樂譜上的歌曲主旋律都無法正確演奏的人,又怎麼能夠演奏好更為複雜的獨奏樂曲或者高難度的SOLO呢?還有我們常說視唱練耳,視唱是和練耳聯絡在一起的,因此在初學的時候就注意培養自己的視唱能力,是能夠培養自己的樂感,併為今後的聽力練習打好基礎的。即使不用專業的要求來要求自己,能夠快速的視奏歌曲的主旋律,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4、 歌曲的伴奏:也許SOLO更能吸引大多數的吉他愛好者,但是不要忘記吉他是和聲樂器,一個吉他手大部分時間是在彈奏伴奏的,伴奏和獨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練習SOLO的時候不要忘記同時練習它的伴奏,並且要分析它們的關係和行進方式。因此多彈歌曲的伴奏是非常有益的練習,常有人SOLO到後面就和伴奏合不上了,就更需要多練習伴奏了。

  5、 基本技巧和相關練習曲:這個就不用多說什麼了,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很積極的學習這些技巧方面的練習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追求一些花哨的技巧,在沒有掌握好基本的技巧,比如推絃、揉弦等,千萬不要去練習什麼雙手點奏這樣複雜的技巧或者什麼馬叫聲之類的華而不實的技巧,一個連推絃都推不準的人,是不能叫做電吉他手的!

  第二、好高務遠,沒有耐心

  任何樂器的演奏是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即使是口琴這樣的樂器,要吹的好,也是需要長時間的認真練習才能真正達到高水平的。對於一個鋼琴演奏者來說,要達到演奏家的程度,至少保持每天4-5小時的練習,這樣練習10年,才能在技術上達到演奏家的程度,然後再加上天賦,才能真正成為鋼琴演奏家。同樣的,吉他要彈到一定的水平,也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練習和學習的,即使不是要成為專業的演奏家,要能夠掌握它,彈奏出好聽的音樂,沒有一定的時間花下去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是現在很多初學者往往沒有耐心,很多人會在彈了一年之後,就開始去演奏CD上的大師的曲目,但是他會發現自己怎麼也彈不好,於是開始困惑自己的能力,開始喪失信心。因此,尋找適合自己水平的曲子來練習是非常重要的。說到這裡,有的人會說,〈真的愛你〉總簡單了吧,可是我學了1年***或者說2年***還是彈不好,那怎麼辦??那麼我問你,我現在給你一張歌曲旋律樂譜,不要求你用任何技巧,你能保證把每一個音符的音高、時值、節奏都彈準確嗎?能讓所有的人一聽就知道你在彈什麼歌曲嗎?能跟著伴奏正確彈奏嗎?能把歌曲的感情彈進去嗎?如果你連這些都不能做到,你怎麼去彈要用到很多技巧的獨奏SOLO呢?所以,說到底,還是需要耐心的從最基礎的東西學習起,不要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學習,還是要強迫自己學習一些比較枯燥練習,以及一些音樂基本素質的練習。

  第三、盲目、無效率的練習

  就象這位朋友一樣就是盲目、無效率的練習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什麼是有效率的、有目的的練習呢?很簡單,就是有計劃性的練習,也就是你很清楚自己的在練習什麼?

  要到達有效率的練習,首先你要為自己設計一個計劃,可以分長期的和短期的。

  1、 弄清楚吉他演奏的學習有幾個方面,比如有技巧、基本功、樂理、樂感等,制訂每個方面的練習計劃。

  2、 弄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設計出針對自己缺點的練習計劃。

  3、 每階段***比如一週、一月、一年***都有詳細的練習計劃和要達到的目標,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計劃,儘可能的去達到目標。

  4、 短期的計劃和目標必須是切合實際的,應該是比自己現有水平略高一些,稍微努力就可以達到的。

  如果你自己沒有辦法設計計劃,那還是要找老師讓他幫你制訂計劃。或者找彈的比較好的朋友幫你設計。

  第四、不肯投資

  也許很多人會說自己窮,如果是真的比較窮困,那確實沒辦法,但是事實上,很多人有錢換最時髦的手機,有錢和女朋友去玩樂,有錢不斷的做新的髮型等等,就是沒錢投資到吉他學習中,比如老是想不花錢就找個老師學琴,看見好的教材,但是一看要50元,就覺得太貴,不買了,更不要說好的裝置了。如果說一把好的吉他可能是很多人無法承擔的話,那麼50元一節課、幾十元一本教材,應該是大部分人只要節省一點都可以做的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