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應潤物細無聲閱讀答案

  詩中所寫,春雨“於無聲中滋潤萬物”,其實寫文章亦然。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文章應潤物細無聲》閱讀材料

  ①杜甫《春夜喜雨》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雨綿密無聲、滋潤萬物的特點。寫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貴*** ***,忌*** ***。文章應於含蓄中見精神,“於無聲處聽驚雷”,在*** ***中打動讀者,在含蓄蘊藉中自然傳遞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文章不忌諱直接抒情,但如果感情過於直露,語言也就顯得單調,文章也就失去了應有之意。我國古代的詩文大都以含蓄蘊藉取勝,古代的作家也都善於藉助客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表現自己的胸襟抱負。如楊萬里《小池》詩:“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歌藉助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等清新小巧的形象來表現自己的閒適自得之情。再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人並沒有寫自己的羈旅情愁,而是巧妙藉助“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夜半鐘聲”等形象,勾畫出一種幽寂、迷濛、清冷的氛圍,表現了遊子飄離之感。我們寫抒情類的文章也是如此,要善於擷取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典型的形象,巧妙組合,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③文章不能一味說理,如果能借助生活的細節或自然現象運用比喻來闡明道理,會更加生動形象。朱熹的《讀書有感》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歌巧借“源頭活水”的比喻生動形象地闡明瞭讀書和寫作的關係。再如《拿來主義》一文,魯訊先生在談到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問題時,並沒有說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而是把文化遺產比做大房子,把精華部分比做魚翅,把糟粕部分比做煙燈、煙槍、姨太太等,把歷史虛無主義者比做燒燬大房子的昏蛋,把盲目排外者比做欣欣然走進大 房子的孱頭,生動形象地論述了“吸取精華,剔除糟粕”的文化遺產繼承觀。

  ④我們現在寫文章存在這樣一種錯誤傾向,認為文章選材越大越好,這是非常錯誤的。大的題材,寬泛無邊,我們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寫起來容易大而不當、空洞無物,流於套話連篇。所以寫文章應善於挖掘自己身邊的生活細節,以小見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在真情實感中,傳達出文章的中心。如魯迅先生通過《一件小事》就嚴肅解剖了自己,讓我們看到魯迅先生勇於自我批評的精神;朱自清先生通過《背影》就寫出了父親的高大形象,讓我們理解了至大至柔的父愛,這些事例都表明文章選材不在大小,貴在以小見大,潤物於無聲。

  《文章應潤物細無聲》閱讀題目

  16.第①段括號中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____***2分***

  A.直白僵硬 含蓄蘊藉不知不覺 B.含蓄蘊藉 不知不覺直白僵硬

  C.不知不覺 直白僵硬 含蓄蘊藉 D..含蓄蘊藉 直白僵硬不知不覺

  17.文章開頭引用杜甫的詩,其作用是 ***3分***

  18.閱讀第②③④段,請以“文章含蓄應善於 ”的句式概括每段的觀點。***9分***

  ***1***

  ***2***

  ***3***

  19.第②③④段的論證結構是*** ******2分***

  A總分式 B並列式 C對照式 D層進式

  20.本文主要採用了 的論證方法,其作用是

  ***5分***

  《文章應潤物細無聲》閱讀答案

  16.D***2分***

  17.由詩中所寫春雨“於無聲中滋潤萬物”聯想到寫文章也應如此,自然地引出下文論述。***3分***

  18.***1***借客觀形象表達主觀情感***2***運用比喻來闡明道理 ***3***以小見大***9分***

  19.B***2分***

  20.舉例論證 以我國古代和現代一些著名作家含蓄的詩文為例,具體而有力地論述了“文章貴在含蓄”的觀點,並點明應怎樣把文章寫含蓄。***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