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歸京師閱讀答案

  《送人歸京師》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這首詩通過對門外子規鳥以及日落時分山村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故鄉之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送人歸京師》閱讀材料

  送人歸京師①

  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注】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

  《送人歸京師》閱讀題目

  ***1***指出詩中“子規”意象的含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是否矛盾?為什麼?***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人歸京師》閱讀答案

  ***1***【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

  ***2***【答案】不矛盾。因為在詩人看來,即便故園沒有戰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歸京時,觸景生情,心中難免生出一段憂國之愁。

  《送人歸京師》賞析

  這首詩中有寄託、感慨、諷喻之意,有傷離感亂之情,同時對於現實表現了強烈的不滿。

  此詩先是描寫了門外子規鳥叫個不停,讓人真切的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故鄉之思,然後又通過日落時分山村中那幽夢不斷的場景的描寫,暗示詩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擾。既然只是因為思念故土,而惆悵失意,當然要解除這一煩惱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鄉。但擺在詩人面前的現實是:即便故園沒有戰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已是亡國奴的詩人就是能回故鄉也是頗為犯愁的事。送友歸京,觸景生情,心生憂國之愁。

  詩中“子規”意象的含義: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悽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詩中常出現“子規”這個意象。如“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兩句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這兩句的意思是:即使家鄉已無兵馬戰亂,但歸家之路仍愁緒萬千。愁是因為戰爭。詩人這兩句看似矛盾的話,突出了詩人對戰爭留下的悲痛及現實的不滿,表達了一種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