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學結

  對於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打好基礎很多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新課程走近我們已有多年的時間了,多年的教學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感觸很 多,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一、 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 在古代, 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 能寫書信, 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 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 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儘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 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 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 文” 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 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 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 “講” 、 “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 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 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 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 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 交際能力。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結合我校許多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培 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做法: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 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 對學生心靈的 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 人文性、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中, 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 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 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如:教學老舍的《養花》一文時,可 以抓住老舍先生養花所付出的勞動這一段落,著力滲透“不勞動連棵花兒也養不活,這難道 不是真理嗎?”這一富有人文內涵的思想內容。課上引導學生誇誇班上熱愛勞動的同學,並 倡導組織學生進行公益勞動,家務勞動,自己也學養花等實踐活動。這樣也就使學生懂得了 勞動光榮、 懶惰可恥的道理, 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又如: 教學古詩 《石灰吟》 , 課前準備好幾塊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臉盆, 讓學生在課堂上把生石灰放進臉盆, 親眼目睹生 石灰的變化過程。學生對堅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騰,翻滾,最終蹤影皆無,只留下清白一片 的變化過程驚歎不已。可想而知,此時教師不用講解,學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犧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生命價值觀的教育,並在教學中通過多種 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進行體會,落實語言 文字的綜合訓練。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充套件閱讀,多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從課內來說, 每一節語文課留出 3 至 5 分鐘給學生擴充套件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 讓 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語文素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從課外來說, 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 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 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鐘演講;評論班級生活;開主題隊會;讀書、 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競賽……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 語文學習的樂趣,這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 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了,熟讀成誦,積少成 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為已有。一味的讀,一味的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 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 “讀” 束之高閣, 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 教師純粹 “為講而講” 學生純粹 , “為學而學” , “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 快。正如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僅是“到此一遊”而已。有位教師在執教一篇遊記時,為了激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採用小導遊的方式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學習,然後集體交流,抽學生輪 流上臺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景點的特點。 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 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 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接著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 資訊。整堂課內容充實,模式新穎,學生饒有興趣,也學了很多。表面上學生收穫不少,但 是由於缺少了對文字的朗讀, 實質的理解還是缺少相當的內涵, 尚有部分學生甚至一節課中 沒開過口,這顯然無助於課文的內容的解讀。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 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 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 400 萬字以上。”讀背無疑 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 朱熹曾 經說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 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 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 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 易見。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 斯基說: “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悟” 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 “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 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 要有創新的火花。我們許多老師在新老教材的語文教學中,曾經嘗試運用過“小組互動探究 四步法”,也就是:1.讀——讀喜愛的語段;2.說——說探究的內容;3.問——問不懂的問 題;4.幫——幫助解決疑難。例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就是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 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問一問、幫一幫的過程,以多元的對話為模式,師生之間的平等交 流,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使整個課堂瀰漫著一股親切、 活潑的氣氛。課堂上或爭先發言、或點評、或小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架設起一座文字與學 生對話的橋樑,使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學。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 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 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 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 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 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 於常理的意見, 也不要輕易否定。 我們常常見到的是, 恰恰是學生天真、 幼稚毫無忌諱的 “童 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 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 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 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 注社會。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 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篇二

  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教師的熱情都很高漲,個個都氣勢昂揚,有信心把語文工作做好,但經過幾年的探討,我們教師 對語文課改還屬在不適應階段,在這就談談我對語文新課改給我帶來的一些困惑與相應的對策。

  一、課堂上的時間不夠用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學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 對新事物產生興趣。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學,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會產生拖堂 現象,那我們如何去完成教學計劃,識字能力又怎麼樣培養? 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最感興趣的話題或文中的重點 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它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再交給老師,對於較為精彩的話 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

  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但學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 行為和認知取向,即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 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 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教師要對 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 的疑難點。

  三、新課程裡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那麼就要靠教師集體能力的發揮,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間,教師之 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語文課到底是什麼課?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保持開 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 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 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 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四、 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行為,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 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然而,以學生為中心,意味著教師轉為合作者,那麼一堂課,教師如何去備課,如何去引導學 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教師由權威變成合作者,那麼教師跟學生是平等關係,在學習中, 備課中,可以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通過課堂的組織,並引導學生髮現並解決問題, 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讓學生找問題;還可以通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五、真正樹立為學生而教,根據學情而教,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啟,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 成為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教學要沉下心來咀嚼教材,發現、選取典範語段、欣賞點評;要開掘出蘊 涵於母語中優秀的民族文化;對課文的主體特點、語言特色應瞭然於胸,還要自己準備好課文的相關知識、背景資料,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能自己收集資訊最好。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資訊調控的功能。

  篇三

  通過此次培訓, 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 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質, 開拓了眼界,為今後的語文教學奠定了基礎。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專家報 告觀點鮮明,力證充分,旁徵博引,各抒己見。圍繞現代教學理論與小學語文教 學這一核心主旨,指導教師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常規課教學、如何進行文字解讀、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小學識字、閱讀、作文教學的策略及運用情感心理學原理, 更新課堂教學理念等報告, 在這種百家爭鳴的交流中,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在 不斷地碰撞著、生成著,真的有種黃沙淘盡始得金的感覺。尤其從幾位教育專家 身上我獲得了不少教育教學的真諦! 讓我明白了語文教學研究的真諦----要走向 實用。 從價值取向上, 讓我們認識到常規課的重要性, 認識到語文教學的落腳點, 那就是要創設語文味課堂、語能性課堂、語效性課堂,讓孩子們課課有收穫,天 天有進步,得到發展,不斷提升,使語文教學更趨向理性。從教學目標的確立, 到校本研究時操作內容、 操作工具的開發等,讓我們感受到教育教學研究不能只 跟著感覺走, 要進行科學的有資料分析的研究, 用事實說話, 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也才會是理性的。下面我就本次培訓內容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學習教師的教學經驗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讓我們聽了一些講座,雖然有點累,但是心裡有的是更多 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對於我們來說太重要了。都說“要給學生一杯 水,我們自己要有一桶水。 ”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在教學工作中,我一直覺 得自己無論是課堂教學技能還是教學理論,都知之甚少。參加工作幾年了,我對 於語文教學的理論僅侷限於知道語文教學策略和一些新課標的要求, 在平時上課 過程中沒有注意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在教學中就感到自己的進步很 少。因此,以後要努力學習,特別是要學習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 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作為語文紮實的基礎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這次基礎知識專業的培訓對我 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收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測評、小學習作教學、小學 古詩詞教學、 高效閱讀課堂構建對我的教學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促進,尤其是小學習作教學,由原來不知如何教到現在讓我豁然開朗,真是大有收穫,還有小學 古詩詞教學, 不學習還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裡,就連基礎的小學生語文閱讀教 學,都錯得千瘡百孔,還好能及時發現不足,因地制宜。

  三、把培訓學習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現在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是提倡教師“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 。通 過培訓學習,讓我對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瞭解,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以 後的教學工作中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科學地進行加 工,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我還以多樣的評價方 式培養學生學習的進取心, 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 趣的好方法, 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評價手段, 為學生平時的學習提供競爭的機會, 在給他們建立期望值的同時,通過勝敗的評比,激發他們取得成功的動機,從而 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

  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平臺。 網路學習帶給人們的一大好處是方便快捷。教師們憑藉著這樣一個平臺,交 流著教學的心得體會, 討論著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困惑,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提高教 學水平。 在交流過程中, 我瞭解到各學校的教學的不同情況, 也積極地發貼回貼。 在討論中,教師們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語文教學中的實際的觀點和問題,這些 問題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 他們的網上答疑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對於我們今 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幫我樹立了終身學習的觀念。 知識也有保持期。 在這個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專業理論知識還是專 業教學技能,都在日益更新,不斷髮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墨守成規,一 成不變地按照自己的傳統觀念和思想進行教學。 教師的專業發展一般可分為四個 基本階段,即新手階段、勝任階段、熟手階段、專家階段。分析自己的情況,應 該屬於“新手階段” ,還需太多的磨練和學習,今後要向課本學習,向專家學習, 多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多與 同事進行交流, 加強教師間的合作, 或者利用網路與更多的同行進行交流與學習,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總之,通過這段的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教學目標,我將結合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鑽研符合自己學生的語文教學法,運用新 課程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得學習過程成為 學生形成積極情感的世界,提高鄉下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語言的能 力。注重“教學反思” ,寫好教學後記,重視學生反饋意見,做好自我評價。我 將不斷的學習新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並運用到實踐當中,為小學語文教育做一點 微薄的貢獻。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