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美術基礎課程是各大藝術院校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正是因為該課程的普遍性,導致教學模式單一,無專業特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珠寶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國高等教育應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新課改要求培養素質型、能力型的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珠寶首飾設計專業要培養應用型、素質型的專業人才,傳統課程教學必須要改變。

  其次,隨著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頻繁,中國設計也正邁出國門與世界靠攏。同時美術基礎課程也在不斷接受世界設計領域的新觀念、新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傳統教學內容和形式顯得陳舊、落伍,課程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當前珠寶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珠寶首飾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過於模式化,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教學質量不高,也與專業嚴重脫節。

  1、課程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觀念陳舊

  傳統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單一。以素描課程為例,傳統教學內容包括靜物、石膏和頭像的寫生和臨摹。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學習不說,在一堆瓶瓶罐罐當中,學生也很難找到自己對專業的認識,認為該門課程與專業學習毫無關聯,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最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課程與專業相關性不大

  傳統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單一,不論是美術專業還是藝術設計專業都採用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缺乏專業針對性。以素描課程為例,傳統教學內容包括靜物、石膏和頭像的寫生和臨摹。在教學觀念上偏向平面手繪能力,設計性稍差。根據珠寶設計專業的特點,其課程應側重靜物的透視與立體塑造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繪製。

  3、重視造型基本功,缺乏設計創新性

  傳統的教學形式的寫生與臨摹練習,使得學生陷入了無思想的繪畫僵局,不會主動思考,使得其作品缺乏創新性,不利於專業的學習與設計。

  珠寶設計中的美術基礎課程有效的教學改革和創新思路

  隨著社會需求和多元化藝術形態的形成,創新美術基礎教學方法,發揮基礎課程的最大作用,打破學生固有的認識模式和思維觀念,提高學生設計創新能力,建立新的思想體系和教學方式,使用今天的藝術發展與時代變化對藝術教育的要求,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教學目標改革,注重技能訓練

  傳統的美術基礎教學以培養造型的基本能力為出發點,側重對學習感性認識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並培養其堅實的寫實造型能力,提升其造型藝術的素養。觀念支配教學,傳統的教學目標已不再能滿足藝術面貌的多元化的趨勢逐漸形成[2]。

  從傳統到設計的演變。設計性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和設計創意;擴充套件其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設計表現方法、手段和設計語言。設計性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延續了包豪斯“感知教育”的教學原則,試圖建立一個與現代設計概念和方法相吻合的視知覺基礎,同時以視覺思維訓練的整體性和生態性為主線,發展了一套整合式的訓練方法[3]。

  教學方法改革,注重創新設計

  首先,創意性教學。改變簡單的變形設計教學模式,採用“頭腦風暴”的設計方法,注重實物創新設計。以素描靜物寫生課程為例,以椅子為基本造型骨架,讓學生髮揮設計想象力,賦予椅子新的設計感覺。在造型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設計靈感與創新意識。

  其次,凸顯專業特色。把美術基礎課程與珠寶設計結合起來,使美術基礎在專業設計中得到運用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