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感觸日記

  做家務有助於可以讓孩子懂得感恩孩子平時都是坐享其成,從來不知道做飯的辛苦。如果父母讓孩子也體驗一下在廚房裡做飯有多累,多辛苦,孩子就會明白,這些香噴噴的飯菜有多來之不易,從而懂得感恩。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手指頭兒都沒碰過丁點家務,他們甚至連廚房都沒有進過,不知道飯是怎麼煮出來的,不知道菜要如何下鍋,總之就是一個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這樣子的孩子爸爸媽媽能把他們放心交給社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在這裡所說的做家務其實只包括幾件事,無非是做飯、洗碗、擦皮鞋。但不要小看這幾件事,因為它們讓我向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首先來說做飯。

  在我五六歲時,媽媽便要教我做飯,但我有禮貌的推辭了,理由充足:“我太矮,並且倒不了油,就是倒上了,萬一又跟油親密擁抱了怎麼辦?誰負全責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媽媽自然不好再讓我學做飯,但誰知道就因為這件事,又點燃了另外一件事的導火線。呀!怎麼萬事都相臨呢?

  在某年某月某日,我們家正在討論近似國家級的“大事”,是什麼大事呢?當然是全家舉手決定誰來洗碗啦!但在討論前,老爸和老媽在嘀嘀咕咕的,好像在統一意見。我當然不允許啦!於是,我像法官大人一樣,用筷子敲了一下碗。這樣好了,爸爸媽媽都不出聲了。“嗯,那個,我宣佈,討論誰洗碗的重要大事,現在開始!”這是我的聲音。

  我深吸一口氣,正打算要說些什麼,老爸老媽竟用這個時間一塊說了句話:“堅決同意讓全家最小的人來洗碗!”說了後,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一起跑沒影了!哎!只剩下我望著幾個盤子幾個碗長嘆老天爺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事後老媽說:“你又不做飯,幹嘛不洗碗。”

  洗碗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是什麼呢?擦鞋。

  一天心血來潮,拿著家人的鞋子去找爸媽,並達成協議,我來擦鞋,爸媽支“工錢”。一邊擦一邊唱:我是勤勞的擦鞋工……可去了趟衛生間,就後悔了,因為臉上也被擦上了一塊鞋油。呀!不幹了!罷工了!

  這就是我第一次做家務乾的事兒,你支援嗎?你笑了嗎?如果你笑了就支援吧!

  篇二:

  在我們家裡擦窗戶是我的專利,經***過的窗戶纖塵不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讓我很有成就感,也就越發愛擦窗戶了。

  擦窗戶事雖小,看起來也很簡單,可做起來卻絲毫不能馬虎。不然窗戶雖然擦過了,可卻是個大花臉,沒有起到清潔的目的。我還常常看到有些人家的窗,下半截非常明亮,中間部份一個大弧形,上半截卻是依然故我,模糊一片。我知道這不是主人擦窗不專,而是因為沒有專用擦窗工具僅靠人手臂的長度而達不到那上半截,所以留下這樣“弧形的窗”有礙觀賞。

  ***窗戶時,會準備幾塊質地很好的毛巾***以不掉細毛為好***,一個簡易的T型擦窗器。擦窗器的杆可以伸縮,擦窗器的頭是由不沾布包著海綿組成。擦窗時採用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程式。因為家住六樓,擦陽臺外側的高處時,為安全起見就使用擦窗器。擦窗器先在清水中泡溼,擦髒後再在水中洗清,如此迴圈反覆。擦窗時窗框一定不能漏擦,不然一陣小雨,就能讓窗框上的汙垢順流而下,汙染了你的勞動成果,所以千萬不能因小失大前功盡棄。

  窗戶去塵後,這才是成功 的第一步。接下來要用潔淨的乾毛巾把玻璃上的水珠擦試掉,去掉潮氣的玻璃會清晰的顯示出哪塊區域已經明晃晃了,又哪塊區域還是個大花臉。這就很需要耐心和細緻,把花臉處再做擦試。

  我家西陽臺下面是個圍牆,沒有人家的院落,所以擦窗時縱是滴落些水珠也無大礙。可是擦朝南陽臺的窗時,卻絲毫也不能大意的,因為一樓是人家的院落,二到五樓皆有可能有衣服晾晒。擦窗本是為除塵,可是卻又不能除了自家的塵而汙了人家的“地”。我在擦南陽臺的窗時,一般會選擇小雨初晴後或是傍晚時分,這樣的時刻,樓下人家不會有什麼東西晾晒,自已再把擦窗器上的水儘量擰乾,確保萬無一失。

  擦了一天的窗,很累。可是華燈初上時,當我捧著茶杯,悠哉遊哉地踱到我新擦的明晃晃的窗下,再一次檢閱著我一天的勞動成果時,非常非常的有成就感,那個時刻感覺真的是好極了,累的感覺也就被喜悅的心情所代替了!

  篇三:

  今天我對奶奶說:“今天我下廚。”“喲,我們的小公主變成小廚師了!”我半撒嬌半認真地說:“你們也不能老用一種眼光看人嘛!”

  可是此刻我又有點兒擔心,紅燒肉不好,燒糊了怎麼辦呢?但是為了在奶奶面前撐撐面子,我只好圍上圍裙,捲上袖子,下廚房了。

  先煮紅燒肉,我拿來肉,照奶奶的樣子,用刀在上面用力切,可是怎麼也切不動,只好使勁亂砍。結果有的切得大,有的切得小,難看死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肉切好了。我把肉放在鍋裡,加上調料,蓋上蓋子,便開始煮起來。

  然後是雞蛋餅。我先從冰箱裡拿來雞蛋,可是不小心踩在水上,摔倒在地上。雞蛋也摔得到處都是。我趕緊整理好。我把鍋放在煤氣灶上,開火,倒上了油。等油熱了,把打好的雞蛋倒進去,馬上變得又大又軟,成了雞蛋餅,該放什麼了?糟糕,忘了切蔥花,還是奶奶幫了忙,把蔥花放了進去。“奶奶快拿剩飯來,蔥糊了!”我把奶奶遞過來的飯都倒進去用鏟子來回翻著,鍋裡不時傳來“吱吱”的響聲,還散發著蔥和蛋的香味,我的口水都快出來了。該放鹽了,放多少呢?都怪我昨天沒看清楚奶奶放了多少鹽,我胡亂地加了一小勺,再放上一點味精,好了,我的雞蛋餅和飯熟了。

  中飯總算準備好了,我明白了奶奶和媽媽是多麼辛苦。

  篇四:

  自從洗衣機進入千家萬戶以後,確實讓大多數女性從洗衣這項家庭勞動中解放出來了。

  但是用手洗衣者卻也依然存在。有些手洗衣服者是條庭條件的限制,也有些手洗衣服者是天生的勞碌命運更是出於對水電的節約。我們的鄰居吳姨就屬於後者,吳姨賦閒在家且很愛乾淨,洗衣也從不惜力,大到被套床單小到毛巾襪子,全是手洗。所以有陽光的日子總能看到她家小屋的平臺上彩旗飄飄。

  我沒有吳姨的空閒也沒有吳姨的力氣,不管大件小件只要能用機洗的,從不用手洗。反之,必需用手洗的,也從來不用機洗,這是我的洗衣原則。我用手洗的衣服有二類。一類是羽絨服,另一類是羊毛衫和內衣。羽絨服如果放進洗衣機,只會浮在洗衣機的上面,不會沉入到洗衣機的水中,所以達不到洗衣的效果。羊毛衫和內衣如果放進洗機裡去轉,那麼勢必會造成變形。所以這兩類衣服我選擇了用手來洗。

  羽絨服的面料很是光滑但也極容易髒,孩子們常常穿不到一週就要換下來洗,如果再加上我自已的一件,那麼一洗就是三件,其間辛苦只要洗過羽絨服的同仁一定是深有體會。羽絨服沒入水時看似龐大,可是一旦被水浸溼,就會顯得非常的“渺小”。“渺小”了的羽絨服不難洗,可是難以滌清。沒滌清爽的羽絨服如果晒乾了,一定會留下汙漬。所以洗羽絨服,“滌”可是關鍵,馬虎不得。

  相比之下羊毛衫要比羽絨服好洗的多。先將羊毛衫在溫水中浸溼,其次再在溫水中放入適量的洗滌劑,然後用手將羊毛衫輕輕搓淨滌淨即可。我家兩寶穿小的羊毛衫,一般都會送給親朋好友,每次親朋好友都會詫異這些線衫的新,其實也穿過不少回,只是保養得當吧!

  一次如果洗了多件衣服很是累人,曾經為了向愛人“邀功”,我訴說了洗衣的累。本想得到愛人的盛讚,哪知他振振有詞地說:“媳婦媳婦,就是洗衣的婦。”天!原來媳婦就是洗衣的婦啊,我還是生平頭一次聽說呢。再想愛人的懶惰,家中的事全由我一人承包,他常常是袖手而不旁觀。當時憤憤不平的想,以後愛人的衣服髒了,我才不幫他洗呢。可是轉念又想,如果愛人穿著不整潔的衣服走出家門,那麼熟人見了一定不會說他有多懶,一定會想他的老婆怎麼那麼懶呢?如此看起來媳婦還真是洗衣的婦啊!

  篇五:

  高一的暑假,還是沉浸在一種輕鬆之中,空閒的時間比較多,但是自己也是自覺已經是成年人,多少去做點事情,一是賺點錢感受一下,二是給自己增加一些經驗。自己今後在社會上需要的社會實踐 ,先提前完成一點。

  首先就是尋覓了。就像大海撈針一樣的找,原來找個兼職工作都是這麼難啊,不過聽我的表姐說可以在報紙上登廣告,這我才真正想起來,原來我們這裡的報紙還有這個好處啊,發了簡訊,過了幾天有人打來電話,我才忽然間發現原來自己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也是這樣令人興奮。

  工作很平常,就是在飯店裡打打下手。可是我卻收穫了好多。原來在一個酒店裡打工也是這樣複雜的事情。不但每天早起晚歸,還要有很多的東西自己不懂,還要去學習,幹不好還會搞砸了自己還要賠,幹了第一天我真的是不想再幹下去了,想就這樣放棄,可是我轉念一想,找一份工作這麼不容易,或許今後我也要從這樣基層的工作做起,那時候我也可以這樣轉身就走嗎?或許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個月,這個月裡,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的收穫。錢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賺來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有些人真的讓你感覺牙齒癢癢,可是你又不能,因為他們是你的顧客。在領薪水的那一天,我真的很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兼職,我自己賺到了錢,證明我真的成人了。不怕人笑話我的幼稚了,我真的感覺很激動。

  在以後的學習中,我真的會以這次實習 兼職的經歷為鼓勵,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