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手剎怎麼使用

  汽車手剎的保養,裡面也有不少門道呢。汽車手剎在使用中,特別是停車時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1、不能拉的太緊

  機械手剎在日常使用中切記不要拉的太緊,因為金屬拉線過度拉伸或者長時間保持拉伸會加速其變形老化,導致手剎變鬆或者拉線斷裂。正確的做法是,拉起手剎直到後輪抱死再向上提1、2格,保證不溜車就行。

  2、不要長時間坡道拉手剎駐車

  長時間坡道停車,光靠手剎駐車會加速手剎拉線的磨損。正確做法是停車後先用手剎駐車,然後在朝向坡底一側車輪的前沿放個磚頭之類的固定,釋放手剎讓受力轉移到車輪上再拉起手剎。

  3、冰雪天后和冬天洗車後不要拉手剎

  冬季的冰雪路面行使後,拉手剎可能會被積雪凍住,造成車輛無法行駛。另外,冬天洗車時也要注意不要拉手剎,可以用擋位或者磚頭代替手剎駐車。

  電子手剎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中高階車輛上常見到電子手剎的配備,相比傳統的機械手剎,電子手剎外形簡潔美觀、使用方便。但是,電子手剎使用的是電子捲線器,其在收緊和釋放過程中要有相應時間,一般0.5-1秒,比機械的略慢些。雖然只有1秒鐘,但是手剎還沒有完全釋放呢,腳快的車主油門就踩下去了,這樣也會造成手剎系統的老化、損傷。

  總結:

  只要開車出門就會用到手剎,手剎系統在日常用車時使用頻率非常高,正確的使用手剎才能保證其長期穩定的工作。

  特別是機械手剎,有的急性子車主車還沒停穩呢,手剎就拉起來了,也有人粗心大意,手剎沒有放下來就開始行車了,這些操作對手剎的損害非常大。良好的使用習慣能夠降低其維修成本,增加使用壽命,同時能夠保障安全。

  手剎和腳剎的危害

  表面上看,腳剎和手剎同時上,是兩個制動系統同時工作,能提供更大的制動力。但實際上,這樣做只會造成制動距離更長!更容易讓車子失控!

  這主要是因為手剎制動系統先天不足造成的,由於手剎是純機械剎車系統,如果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拉起手剎***特別是在車速比較高的情況下***,那麼,後輪就容易出現抱死的情況!

  車輪出現抱死,車子就容易發生甩尾和失控

  車輪抱死的結果是什麼

  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只要車輪出現抱死,車子就容易發生甩尾和失控。即使是直線行駛的汽車,也很難避免。

  車輪抱死時,就等於喪失了橫向作用力,說白了就是車輪要往哪兒跑?很難通過方向盤來控制。車子就像瘋了一樣失控,比如原地轉個360度……

  還有一個問題是:剎車距離,這也是很多人對剎車認識的誤區,以為把車輪剎死***抱死***,制動效果是最好的,制動距離也是最短的。這是絕對錯誤的認識根據簡單的物理常識:動摩擦力小於靜摩擦力,而車輪剎死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就是動摩擦。這意味著車輪剎死時,摩擦力並非最大,剎車距離並非最短。

  那麼問題來了,車輪處於什麼狀態下時制動效果是最好的?答案是臨抱死狀態!意思是當車輪處於馬上就要抱死,但又還沒有抱死這個臨界點時,制動效果達到最佳狀態。而ABS就是為了讓車輪實現這個狀態而發明出來的。

  這麼說好像有點抽象,舉個例子來說吧,以前的老司機總是會教導我們:急剎的時候不要一腳踩到底!要點剎!只要在踩下剎車時感覺到車輪要抱死,就要稍微鬆一點點剎車,然後再往下踩,如此來回反覆剎。其實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是為了避免車子失控外,剎車距離也會更短。這也是ABS的控制原理,只是車輪是不是要發生抱死和是不是要減少或增加制動力等動作,都由電腦自動識別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