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輪胎磨損的開車技巧總結

  汽車輪胎是汽車最易磨損的零件之一,而且是最直觀的易磨損部件。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開車才能避免過度輪胎磨損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減少輪胎磨損的開車技巧

  1.起步不要過猛,以免因輪胎與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磨損;

  2.車輛下坡,應根據坡度的大小、長度及路面情況,控制適當的車速,這樣可以避免或少用緊急制動,減少輪胎磨損;

  3.車輛轉彎應根據彎道路況、轉彎半徑,一般要適當減速,以免由於慣性力和離心力的作用,加速單邊輪胎磨損;

  4.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車,一要選擇路面,減輕汽車輪胎與路面的碰擊,避免機件及輪胎的損壞,二要減速緩行,避免輪胎顛簸和強烈震動;

  5.在拐彎會車、超車、通過交叉路口、狹窄路面、鐵路道口等地段時,應掌握適當的車速且要注意路面、行人、車輛動態,做好制動準備,減少頻繁制動,避免緊急制動,從而降低輪胎磨損;

  6.在公路維修施工地段行車時,應用低速緩行選擇路面的辦法通過,避免輪胎受到過度碰擊,甚至被刺傷或劃傷;

  7.通過泥濘地段,應選擇較堅實、不滑的地方通過,以免輪胎下陷、原地空轉、劇烈震動造成輪胎及胎側嚴重割傷、劃傷;

  8.車輛在行駛途中停車和到站停車,應養成安全滑行的習慣。輪胎是汽車的鞋子,是汽車唯一接觸地面的部件,輪胎的使用狀況直接關係到駕駛安全。減少輪胎磨損,也就降低了事故隱患。

  輪胎磨損嚴重的原因

  1.氣候條件與輪胎磨損

  外界氣溫與輪胎溫度的關係:一般來說輪胎的正常工作溫度為95℃,當外界溫為O℃時,允許輪胎溫升為95℃;當外界氣溫為40℃時,允許輪胎溫升為55℃;輪胎胎面溫度每升高1℃,其磨損強度增加2%。

  外界氣溫與輪胎氣壓的關係:輪胎在標準氣壓的情況下,外界氣溫每升高5℃,輪胎氣壓增加5~10kPa;外界氣溫升高10℃,輪胎氣壓增加20~30kPa;輪胎在同一路面、同一車速下行駛,外界氣溫升高5℃,輪胎行駛里程降低10%~15%外界氣溫升高10℃,輪胎行駛里程下降45%。

  2.路面狀況與輪胎磨損

  同一車型、同一種輪胎,在二級公路上的行駛里程比在一級公路上少20%~25%,在三級公路上行駛的里程則比一級公路少40%~45%。

  在碎石路面上的行駛里程僅為瀝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的60%左右。在山區公路上行駛的里程一般比在平原地區的同類路面上少15%—20%。

  3.行駛速度與輪胎磨損

  同一車型、同一輪胎、同一路面,在同一氣候條件下,汽車行駛速度每增加一倍***從50km/h增加到100km/h***,輪胎行駛里程降低60%。速度越高,胎面溫升越快。當輪胎胎面溫度超過95℃時,胎體簾線即遭到破壞,輪胎有爆炸的危險。

  4. 氣壓與輪胎磨損

  當輪胎氣壓低於標準氣壓10%時,其行駛里程減少6%;低於標準氣壓20%時;行駛里程減少17%,低於標準氣壓50%時,行使里程減少52%;反之,當胎氣壓高於標準氣壓10%時,其行駛里程降低5%;高於標準氣壓20%時,行駛里程降低9%;高於標準50%時,行駛里程降低40%。

  5.承載負荷與輪胎磨損

  若承載負荷超過額定值10%,輪胎行駛里程則降低8%;承載負荷超過20%,行駛里程降低35%;承載負荷超過50%時,行駛里程則降低59%;承載負荷超過100%時,行駛里程將降低80%。

  6.車輛技術狀況與輪胎磨損

  前束角增大1°,輪胎磨損便增加7%;前束角增大2°,磨損則增大12%。前輪外傾角增大1°,輪胎磨損增加10%;外傾角增大2°,磨損增大23%。

  輪轂軸承鬆動,制動單邊、發咬,左右鋼板彈簧彈性不均,輪輻變形、扭曲,車架及後橋彎曲等,都極易加速輪胎的磨損。

  7.駕駛技術與輪胎磨損

  起步前衝,胎面磨損量增加2%;緊急制動一次,輪胎磨損增加5%~7%;車輛陷入深溝或在泥濘路面上打滑空轉,輪胎磨損增加10%—12%;車輛行駛中左右擺動和急劇轉向,輪胎行駛里程降低5%~10%。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