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長會上的班主任發言稿

  初一的家長會是十分重要的,不但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情況,還可以幫助老師共同教育學生和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初一***2***班39個孩子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您進一年來,對我們學校的信任、老師的信任、對我的信任,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援和配合。謝謝!

  召開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絡,讓我們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共商教育教學大計,讓我們更好的教育您的子女,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家長會流程:首先校長講話

  一、班級基本情況介紹

  二、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三、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四、任課老師發言

  五、個別交流

  下面我們開始:

  一、班級基本情況介紹

  ***一***、班級簡介:

  全班共39人,男生21人、女生18人。主要來自外地的,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學生的性格、秉性各異,但由於學校鐵的管理和年級、班級的嚴格要求,大部分學生都已養成了較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短短一個半學期的時間裡已經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一個和諧穩定的班集體。從開學後,我班陸續取得新的成績,捷報頻傳,A獲得校藝術家畫畫“一等獎”B獲得校鳥籠製作“一等獎”C校越野跑運動第二名;D班級五項競賽多次第一名

  E開了一次學區級班會。特別是開了一次學區級班會精神文明獎的獲得更是得到了學校和年級的好評。

  ***二***、班級管理:

  我的育人目標:先成人後成才。

  首先我認為:學生是一個人,應該讓其成人,所以我特別強調“做人有德”,就是要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懂文明,講禮貌,尊老愛幼,做一個有良好道德品質的社會公民,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孝心孩子,做一個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總之,培養他將來必須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其次,我強調“做事有法”,那就是重視方法指導,教學生學會思考,做一個思想的智者,一個會思考的聰明人,引導學生眼中有事。在生活中,學習上,處處鍛鍊他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前提下,再以“智育”為中心,狠抓紀律與學習,對學生進行升學成才教育。我要求學生每天提前預習,認真聽講,記好課堂筆記,課後及時複習,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求每天都有新的收穫,每天都有進步。***班主任

  二、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試卷總分500分,我班參考人數39人。全班校前30名***優秀生***有7人,但學生整體實力相對較弱,因為150名後有10人,後進力量薄弱,班級倒數10名全部是學習習慣極差,嚴重缺乏自覺性,上課不聽講,開小差,連作業都不願做,令科任老師非常頭疼的學生,希望家長加大管理的力度,以配合科任老師的教學,促使自己的孩子逐漸進步。

  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同學對學習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缺乏競爭的動力;

  2、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目標,像和尚撞鐘一樣的學習;

  3、部分同學存在科目嚴重不平衡現象,花費了很多精力學習效果卻不理想,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4、部分同學缺乏學習自覺性、自我約束力差,缺乏吃苦的精神;

  5、部分同學由於基礎薄弱和學習習慣差,這是造成後進生偏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1、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有些家長誤以為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全身而退了,事實不然,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在現代社會裡,家長必須依靠學校讓孩子接受系統的知識學習,在這一點上,學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在孩子的品德教育、習慣養成、性格培養等方面,則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別把分數當作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時代變化了,社會衡量人才的標準也在變化,分數不能決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力,只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和挑戰。愛因斯坦初中未能畢業、愛迪生小學被稱為傻瓜,但他們卻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所以我們應樹立新的適應這個時代要求的人才觀。您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並不意味著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孩子暫時學習成績落後,並不意味著思想差、能力低。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激發孩子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長成參天大樹。

  2、引導孩子利用好時間學習

  初中的學習任務是繁重的,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教育學生要認真聽講、積極思維,在家除了完成回家作業還應該複習書本。每天要花一點時間背誦語文和英語,晚上和早上是記憶很好的時段,許多同學在背誦和複習上做得很不夠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去做這樁事情,所以導致默寫不理想,成績更不理想的局面。這其實就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哲人曾說過培養行為收穫習慣,培養習慣收穫人生,我要說的是培養學習習慣收穫成績。剛才說的是每天,每週雙休日就應該整理知識或者說梳理知識:數學可以將一週內錯的題再做一遍,語文可以將一個單元的詞語默寫一遍,將一個單元的筆記複習一遍,英語和語文是相同的,政治和歷史也要背背讀讀,作為家長要讓學生樹立這樣一個觀念:學習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再累、再苦你也要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與你的學習努力程度成正比,你要為你、你的家人,甚至你的後代擔當這樣的責任,這種責任可等同於你養育他的責任。

  3、不嬌慣孩子、學會對孩子說“不”。

  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曾經坦言:“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溺愛,言聽計從,有求必應,看似“愛”,實則“害”,至少不是一種科學的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路終歸要自己走。讓孩子吃苦,培養孩子艱苦樸素對孩子成長是有利的。所以,請讓我們學會對孩子說“不”。

  4、關注孩子的安全

  包括交通安全,飲食安全,財產安全,上網安全等,比如我們要求學生多餘的生活費寄存在老師處,不準使用手機等請家長配合。我給大家一個信合的帳號,可以打在我的卡上,學生可以不出校門隨時在我這裡取錢,既可以避免學生週末出校上網,也能保障學生安全。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和家庭作為並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信念,並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家長朋友們,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邁好中學第一步,為將來的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任課老師發言

  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我們共同努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