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一封信

  創業者是社會上最優秀的人群,創業者是社會中最能夠獨立生存下來的人。他們不給社會造成負擔,但給社會創造最多的財富。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親愛的朋友:

  或許你正在謀劃創業,或許你已經在路上。給你寫信,只是想說一說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我也曾創業,現在也仍在與創業者打交道。

  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定要有樸素的價值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不用擺譜裝門面,服務好客戶就有生路。只有艱苦奮鬥,讓客戶滿意,公司才能夠生存下去。如果某個“創業者”光靠朗誦巨集大願景,整天探討模式,擺排場,以為只要忽悠到VC就能青雲直上,一定會死得很難看。公司管理重在現金,現金流健康穩定就可以活下去。有了現金流,可以算出成本、毛利、純利,沒有現金流,道理講再多也沒有用。所以,做事情前最好先算一算現金流這本賬。

  許多團隊最後會散夥,其實根源早已埋下。艱苦時一起奮鬥,有了利益開始吵架,只可共苦,不可同甘,一定是最初的投資協議沒有制定好。創業之初,最好明確一些基本事宜,比如萬一某位成員想退出了,能拿到多少錢,拿到多少股份。許多創業者拉不下臉來,心存僥倖,認為到時候不會有問題,先幹著再說。殊不知,錢一多,問題就來了。其實只要有樸素的價值觀,事情不太出格,白紙黑字寫明,你多賺一點,我少賺一點,都不重要。大家湊一起做事情是靠天時、地利、人和,符合樸素價值觀;若說某人必須多佔,不能少佔,就不是樸素價值觀的體現了。

  樸素的價值觀還意味著創業者要摒棄所謂“優越感”。草根創業,比如開個大排檔,創業者輪不上有“優越感”。一盒飯十塊錢,價格高了沒人買,你就得勤快,電話接得快、送外賣跑得快、堂吃打掃也要快?相反,如果你是個精英博士,你看得懂的東西別人都不知道是啥名堂,你想做的東西市場上不存在,你的簡歷丟在大大小小的VC面前可以值天價——優越感豈不油然而生?問題是,市場不認什麼願景、學歷、行業經驗。再精英的團隊,活法在本質上和大排檔沒有區別,衡量標準只有收入、成本、利潤。這是商業上最樸素的原則,不會因人而異。

  如果你問我創業前是否需要接受專業的訓練,比如讀個MBA什麼的,我認為不需要。我對MBA印象不佳,他們總以為什麼都懂。“產業鏈、戰略、風險模型”,各種框架和概念信手拈來,周身洋溢優越感,然而創業怕就怕優越感。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如果某個創業團隊中有人讀過MBA,我會相當謹慎。在我看來,讀過MBA完全是一個弱勢而不是優勢,應該減分。

  真正難教的是“創業的思想性”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即把創業教育搞成一個系統,恐怕很難。創業的技術性知識,比如財務知識、管理技巧、融資方法,能教的人很多,要學習不是難事。真正難教的是“創業的思想力”。創業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群,他們的價值觀、處事方式、思維邏輯和常人不同,除非是一群非常成功的創業者傳授創業經驗,否則僅靠學校裡的教授是講不好如何創業的。反過來,即使你上創業課門門滿分,也絕對不等於你創業一定成功。創業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氛圍,提供基本的創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多創業者會感到迷茫、孤獨,希望得到指點,這時如果有個天使投資人出現,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因此,創業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學校的老師,更重要的是社會的參與,包括成功的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

  創業就要處理好“人、財、事”,紙上談兵很容易,但許多創業公司每天都在為這三件事折騰,陷在裡面理都理不清;公司錢燒光了,只有關門,再談大道理也沒有用;公司找不到客戶,修改產品、修改商業模式、換團隊、想盡辦法,就是找不到客戶,市場是不容商量和討論的;有些創業想法很好、模式很好,但一動手、一執行就是出不了成績。以上這些情形對任何一家創業公司來說都是家常便飯。只有當創業者陷於這些問題之中時,再去找本創業書來讀,或者找到有創業經驗的人來談,就比較有的放矢了。

  創業者是社會上最優秀的人群,創業者是社會中最能夠獨立生存下來的人。他們不給社會造成負擔,但給社會創造最多的財富。經濟上獨立生存的人不會任人擺佈,不會任人使喚,不會任人宰割。如果有更多人去創業,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目前不甚健康、不甚正常的商業環境、社會環境和人們對於財富的理解和心態。

  XXX

  XXXX.X.X

  篇二

  朋友們:

  我們在做一件平凡而偉大的事情,通過這種形式,免費幫助更多有夢想的人勇敢創業。也許我們暫時得不到物質上的收穫,但是,一旦我們能夠給更多人輸出更多價值,那麼,我們想要的一切,將會輕而易舉的實現。

  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全世界,而是為那些有緣走進創業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價值輸出,我們也許只是幫助了很少的一部分人,獲得了人生前進的工具和力量,但是,或許正是這種逐步為一部分人提供價值的方式,正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也是我們有能力去堅持的。

  也許有人質疑我們的動機,我們沒有時間去解釋,只有時間去前進。因為,只有持續前進,我們的使命才能得以實現。讓那些從來不懂得付出,而且只懂得質疑和嘲笑的人,享受他們所做的毫無意義的事情帶給他們的快感。而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只有在持續前進的過程中,才進一步發現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並且自得其樂。

  XXX

  XXXX.X.X

  篇三

  親愛的朋友:

  或許你正在謀劃創業,或許你已經在路上。給你寫信,只是想說一說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我也曾創業,現在也仍在與創業者打交道。

  首先我要說,創業者和非創業者的界限叫“行動”。世界上永遠有腦子比你聰明的人,尤其是隻說不做的那種。這些人善於道聽途說,講起VC,講起商業模式來,可能比創業者講得還要好,但他們不會去創業。創業者呢,即使什麼都不懂,照樣風風火火,你要教他如何創業,他們理都不理你,只管自己往前闖,哪怕一不小心摔得粉身碎骨。

  現在中國的創業群體似乎分成了兩大陣營:一批圍在VC周圍,另一批遍佈在中國各個角落的草根裡。VC周圍那批創業者受到太多小報記者的挑逗,喜歡聽某某人5分鐘搞定2000萬的故事,全部成了VC的粉絲。但創業這種事情是真刀真幹出來的,千萬別把創業和VC等同起來,搞到VC的錢不是英雄,在市場裡賺到錢才叫本事。拿到VC的錢了也許可以稍微喘口氣,但沒有人能保證你最終成功,VC的錢總有燒光的一天。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不用擺譜裝門面,服務好客戶就有生路。只有艱苦奮鬥,讓客戶滿意,公司才能夠生存下去。如果某個“創業者”光靠朗誦巨集大願景,整天探討模式,擺排場,以為只要忽悠到VC就能青雲直上,一定會死得很難看。公司管理重在現金,現金流健康穩定就可以活下去。有了現金流,可以算出成本、毛利、純利,沒有現金流,道理講再多也沒有用。所以,做事情前最好先算一算現金流這本賬。

  許多團隊最後會散夥,其實根源早已埋下。艱苦時一起奮鬥,有了利益開始吵架,只可共苦,不可同甘,一定是最初的投資協議沒有制定好。創業之初,最好明確一些基本事宜,比如萬一某位成員想退出了,能拿到多少錢,拿到多少股份。許多創業者拉不下臉來,心存僥倖,認為到時候不會有問題,先幹著再說。殊不知,錢一多,問題就來了。其實只要有樸素的價值觀,事情不太出格,白紙黑字寫明,你多賺一點,我少賺一點,都不重要。大家湊一起做事情是靠天時、地利、人和,符合樸素價值觀;若說某人必須多佔,不能少佔,就不是樸素價值觀的體現了。

  樸素的價值觀還意味著創業者要摒棄所謂“優越感”。草根創業,比如開個大排檔,創業者輪不上有“優越感”。一盒飯十塊錢,價格高了沒人買,你就得勤快,電話接得快、送外賣跑得快、堂吃打掃也要快????相反,如果你是個精英博士,你看得懂的東西別人都不知道是啥名堂,你想做的東西市場上不存在,你的簡歷丟在大大小小的VC面前可以值天價——優越感豈不油然而生?問題是,市場不認什麼願景、學歷、行業經驗。再精英的團隊,活法在本質上和大排檔沒有區別,衡量標準只有收入、成本、利潤。這是商業上最樸素的原則,不會因人而異。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即把創業教育搞成一個系統,恐怕很難。創業的技術性知識,比如財務知識、管理技巧、融資方法,能教的人很多,要學習不是難事。真正難教的是“創業的思想力”。創業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群,他們的價值觀、處事方式、思維邏輯和常人不同,除非是一群非常成功的創業者傳授創業經驗,否則僅靠學校裡的教授是講不好如何創業的。反過來,即使你上創業課門門滿分,也絕對不等於你創業一定成功。創業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氛圍,提供基本的創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多創業者會感到迷茫、孤獨,希望得到指點,這時如果有個天使投資人出現,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因此,創業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學校的老師,更重要的是社會的參與,包括成功的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

  創業就要處理好“人、財、事”,紙上談兵很容易,但許多創業公司每天都在為這三件事折騰,陷在裡面理都理不清;公司錢燒光了,只有關門,再談大道理也沒有用;公司找不到客戶,修改產品、修改商業模式、換團隊、想盡辦法,就是找不到客戶,市場是不容商量和討論的;有些創業想法很好、模式很好,但一動手、一執行就是出不了成績。以上這些情形對任何一家創業公司來說都是家常便飯。只有當創業者陷於這些問題之中時,再去找本創業書來讀,或者找到有創業經驗的人來談,就比較有的放矢了。

  優秀的創業者要有獨立的人格。如果老在問,創業到底有什麼好處?別人沒有創業,我為什麼要創業?如果萬一失敗了咋辦?這樣的人肯定沒辦法去創業。為什麼那麼多的中國人想創業,真正行動的卻不多?因為我們文化和制度裡有太多的約束和包袱,無時無刻不在打擊個人主義,打擊獨立的個性。

  創業公司在不同階段、不同行業、不同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處境,要作不同的決定,這些都得依靠創業者的自我修煉。比如創業初期,生存高於一切。那麼是不是就應該不擇手段來求生存?如果幹點壞事就能生存,創業者如何作決定?選擇做壞事嗎?市場競爭也是考驗。如果大家都在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你敢不加嗎?市場氛圍不良,如果你要批文、資質、許可就必須去賄賂官員,你會這樣去做嗎?

  所以,衷心期待你成功的那一天。

  祝好!

  XXX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