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_高效能人士讀後感***2***

  高效能人士讀後感4

  本書將七個習慣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的成功,個體如何從依賴走向獨立;第二部分則是公眾的成功,如何從個體的獨立走向群體的互信互;而第七個習慣則是要求通過不斷的更新來尋求更多的成長。簡單說七個習慣為:

   積極主動

  那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羞恥嗎?或許會,因為也許你要怪自己當時為什麼沒有積極主動的去爭取機會,而是在空等機遇垂青。 當看完積極主動這一習慣時,有一種心得很簡單:不用等往前走了那麼一大段路再來扼腕回首,現在就該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機會。

  在學會做到積極主動的同時,不要忘了遵循原則,沿著上一棒傳遞的方向:學會自我領導、清晰個人使命。

  列一張使命宣言、定一個生命中心,這是實現自我領導的第一步: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 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的習慣可以適用於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面,而最基本的目的還是人生的最終期許,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的原則為基礎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創造,和實際的即第二次創造。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想,然後付諸實現。

   要事第一

  工作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事情,響不停的電話鈴聲,回不完的***,理不清的來龍去脈。作者在書中畫出了四個象限,提供了六標準和四步驟,指明瞭要分清什麼是重要的事情,告誡說要把重要的事情擺在第一位。希望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們這些讀者能夠找到實現自我管理的好方法。

  積極主動新增成長動力,自我領導指明成長方向,自我管理理清成長重點。當培養出前三個習慣的時候,一個人的成長也就從依賴走向了獨立。

   雙贏思維

  我們有雙贏思維,我們要雙贏。但,有一點很重要,你理解對方想要的"贏"嗎?你的"贏"又被對方理解了嗎?可見,彼此間的相互理解對成長及成功是多麼重要。

  學會傾訴與聆聽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自由溝通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還會有多少人出來高呼"理解萬歲"。

   知彼解己

  人們高呼"理解萬歲",是因為還有太多的"不被理解"隱藏在背後。我們有雙贏思維,我們要雙贏。但,有一點很重要,你理解對方想要的"贏"嗎?你的"贏"又被對方理解了嗎?可見,彼此間的相互理解對成長及成功是多麼重要。

  學會傾訴與聆聽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自由溝通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還會有多少人出來高呼"理解萬歲"。

   統合綜效

  我們要雙贏,我們開始相互理解,我們該開始協同合作。綜合分析你我的方法和我們共同的目標,然後協同研究達成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時候,1+1就不僅僅是等於2。協同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博採眾長,變阻力為助力,最終實現雙贏的結果。

  當許多獨立的個體抱著雙贏的態度,彼此傾聽理解,然後協同合作一致努力,他們所產生的向心力將為他們帶來公眾的成功。

   不斷更新

  企業先開發出一個資訊化系統,然後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完善,最終滿足企業的資訊化的需求。當企業的需求發生變化時,這一資訊化系統再通過不斷的優化、完善來滿足新的需求,如此迴圈發展。人生的成長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達成某種成功,畫好某個成長的圓,我們又得通過不斷的鍛鍊、磨礪,再為某種成功努力。

  七個習慣是關於個人成長和管理的,這是一般教育裡所沒有的;七個習慣在於強調品德,讓我們以富足的心態看待世界,以雙贏的意識與人合作,以傾聽的方式與人交流;七個習慣鼓勵人們確立自己的使命宣言,為自己建立在原則的目標基礎上而奮鬥!所以,請,開啟這扇“改變之門”吧!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通過培養這七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成長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優秀人才。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5

  “在美國,這本書的影響力僅次於《聖經》。”

  《聖經》的影響力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夠理解的,而能夠與此相提並論的我尚未耳聞。出於這種好奇,這句廣告詞吸引了我。

  在大學,我就研讀了這本書。但是,真正學習一本書的內涵根本不是讀完就結束的。讀書就像是一種交流,和大師之見的溝通,同時也是去尋找某些的認同感。讀書真正的樂趣在於學習大師的思維方式,同時在閱讀的不斷深入,人的思維方式也會隨著書中邏輯而去,最終會形成一定共鳴。《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給了我不間斷的共鳴。在讀此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從中學習一個高效能人士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從中,我不斷去批判自我的錯誤觀念與行為,之中對自我也有很好的觸動,相信在今後的行為中也會存在些許影響。

  17世紀的美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土地,是一個投入勤勞和智慧就能產出財富的土地。一批又一批的人登陸美國去尋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美國成今日的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在閱讀此書的同時,不斷讓我想起一個個能人志士的那種激情與拼搏精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美國精神的書籍,字裡行間透露著美國人的那種改變命運的決心,當然還有他們特有的美國式的幽默與思維。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規則逐漸建立,民眾的不斷渴望成功的意念,國人大有一掃先人儒雅之風的傾向。隨著80後,90後的不斷成長與崛起,屬於新新人類自己的那種拼搏精神的建立,此書在中國的風靡熱銷也是不難揣測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系統。要求我們以完善自我開始,進而尋求團隊,最終要以終為始,使每個有志向的人走向自己的巔峰。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至關重要。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個人修為。本書沒太多修飾性格的字眼,但頻繁的用了"習慣"二字。習慣是知識,技能和意願的交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清楚應該怎麼做,更有這個意願去做,三者的交匯構成個人行事做人的習慣。通過改變個人的習慣,從而實現個人性格的改變,最終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揚棄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懟別人,發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覺,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時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造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習慣二:以終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要事〗是目標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則為重心"的目標,這樣的事才應該被稱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麼叫〖要事〗,就難以把時間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不足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雙贏思維〗我認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層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於佛家學說,既現實又大愛,這一點很難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回答心,改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瞭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資訊,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到的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組織而言,七個習慣提供了願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之徑。對家庭而言,七習慣透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就像建立傳統,使家庭日新月異,即是一例。

  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養成適合自己的習慣,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為自己所用。閱讀的本質不是我們“看過了”,而是努力的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進行嘗試,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通過培養這七個習慣,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使自己成長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職場精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6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典型的美國精神的書。書中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裡行間都帶著闖勁和拼搏精神。全書中的重點的7個習慣: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習慣五:知彼解己——將心比心交流的原則,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它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一、“積極主動”也就是常說的積極的心態,這種心態是一切成功的前提。積極的人是主動的改變者,他們依據原則作出決定,敢於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消極的人總是輕易說出“我不行”,這種語言完全體現出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結合實際,我們在做後勤支撐工作時,需要積極主動的與各部門、班組保持有效溝通,瞭解他們的需要;對領導佈置的各項工作,我們要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做到“沒事找事”,儘可能及早地完成該項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被動地讓事情來找我們。

  二、“以終為始”指人應該要樹立一個始終如一的人生目標和行為準則,才能在紛繁的事務中把握前進的方向。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需要有始有終,一定得有目標和方向。並向目標不斷的努力,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嚴謹、細緻、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這種好的作風,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好的工作習慣才能養成的。這就需要我們自己的工作表現和態度,始終如一堅持良好的行業行為準則,“幹一行,愛一行”,按章辦事,踏實工作。

  三、“要事第一”也就是把時間分配給重要的事,而不是緊急的事。不管每天被緊急的事情如何纏得無法脫身,也要抽一點時間來幹自己重要的事情。畢竟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永遠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安排每天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妥善安排,分清主次,其原則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覺得書中提出的事務分類表非常的好。我們可以按這個表來進行每天的工作安排。列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這四大類再進行綜合排序。這樣可以做到事事有條理,從而不會忘記最重要的事。這種工作習慣,對於一個管理者或是基層員工同樣重要,工作安排的有輕重緩急,才能夠理出頭緒,做好本職工作。

  四、“統合綜效”通俗的說就是既不按照我的方式,也不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通過合作創造出更好的辦法,達到1+1>2的效果。我們在工作的時候,要時刻注意合作性的原則。團結就是力量,“合作”也就是我們常強調的“團隊精神”。在工作中要相互學習、相互幫忙,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的每個同事都有自己的特長,比如老同事工作經驗豐富,年輕同志思維活躍,我們需要發揮大家的長處,一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大家綜合討論進行解決,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

  五、“知彼解己”是我們中國人非常的熟悉詞語。古代兵書《孫子·謀攻》曰: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其實在生活中是沒有或者很少有敵人的,更多的是朋友,同事,“親人”。我們常常把“彼”理解成為自己的對手,忽略了去瞭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和同事。靠自以為是的瞭解去判斷事物,去評價工作。這樣的低效率的溝通情況下,集體的效能就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當注意常常設身處地的替其他工作崗位的同事,還有我們的“親人”來考慮一下。如果我們大家都學會換位思考,以此來加強團隊戰鬥力和協作精神,關鍵時候就能夠打硬仗,齊心協力,通過每個人的切實努力,把我們**郵政做得更好更強。

  六、“雙贏思維”通俗的說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聽到一些人在集體利益面臨損失的時候沒有“積極主動”,而是說“無所謂”。如果只是簡單的發發牢騷,倒也無可厚非,但要真的這麼想那就是背棄了“雙贏思維”。在一個集體裡面,只有集體好了,個人才能好,每個個人都要盡力去維護集體,最終受益的也還是個人。反過來也一樣,集體利益受了損失,我們個人也會受到損失。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每個人出色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並且給身邊的人有一個提醒,互相檢查工作的質量,共同討論,一起提高,在整個集體中建立濃厚的“雙贏思維”,我們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更“積極主動”,讓**郵政不斷的去贏,我們個人也就能不斷的贏!

  七、不斷更新。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他告訴我們,要更新四個方面,那就是身體方面:適當運動助健康;精神方面:盪滌心靈的塵埃;心智方面:不要停止自我教育;社會情感方面: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這七個習慣合在一起,不管運用在生活、工作還是學習當中,都能讓人達到完美的程度。但相信大多數人無法做到全部,人的性格早就決定了在某些方面會強,而某些方面會弱,形成七個習慣也會有不同的難度,並且不同的人會對這七個習慣有不同的理解和領悟。七個習慣的前三個習慣可以使人從依賴達到自立,而進一步養成了後四個習慣的人則是最高境界的人。不過,我相信每個讀過它人都能從這本書中受益、從這七個習慣中受益。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_高效能人士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