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大棚技巧

  隨著冬天的來臨,室外冰凍成了阻礙大家追求樂趣的最大障礙,大棚釣又以其特殊的客觀條件、急劇變化的適時魚情,為廣大釣魚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精進技法、鞏固基本的好機會。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棚釣魚技巧。

  在大棚釣魚,餌料的選擇至關重要

  浮釣:多以腥味為主,注重霧化、質輕,拉餌。底釣:應該偏向香甜餌,也可適量加點腥,因為底部多為較大一些鯽魚,香甜應該是不錯的選擇。而有些池子反覆的釣放和外在因素***如天氣***的影響,常常會出現無魚問津的尷尬場面。

  如果是反覆釣放所至,還是比較好應對的,究其原因是魚兒受驚,出口更加謹慎、輕微,並不是魚兒不開口。餌料方面我們可以反常規應對,採用清淡、質輕、高蛋白的細緻粉餌,拉小球應該還是存在一定的優勢的。如果是外在因素的影響所致,就要看各自的運氣和應變之術了。不過可以試試用大腥***或濃香***刺激一下小殼子或過路魚,魚不開口,死馬也要當活馬醫。但是有些池子商品餌基本沒口,為了獲得最大收穫,蟲餌不失為第一選擇。

  大棚釣的方法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以往的釣魚技法均浮釣半水、釣翻身、釣過程、釣加速、一標深、底釣、大跑鉛、小跑鉛、飛鉛……等等。只是冬釣大棚基於季節的原因,魚的吃口和活動範圍很小,魚在受驚後極易變層且返窩能力相當差,因此大棚釣鯽的魚情變化是極具挑戰性的。僅僅是一線動作,無疑是對釣手的調標能力和釣手對浮漂語言的分辨能力最無情的考驗。往往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因此大棚釣鯽更注重浮漂的選用和調整、線組的搭配和鉤型的選擇、引魚和控魚技術的運用。根據不同的魚情來選擇適當的浮標是基本的出發點。冬釣大棚,魚的吃口很輕,浮標不易選大,小號的浮標則更有利於傳遞和表達微弱的魚訊。

  底釣時:魚口快,則以2~3#碳腳細楔身長硬尾浮標作為主打標型。起始調目多為3.5目,再根據魚口設定釣目的高低。介面多,減小釣目;介面少,就增大釣目。而釣目的變化範圍我多是控制在空鉤調目與無鉤調目之間。

  這是因為,空鉤調目是浮標在鉛墜與雙鉤重兩者總和的作用下所體現出來的目數,無鉤調目則僅僅是鉛墜重量的體現,那麼空鉤調目與無鉤調目二者之間的差別就是雙鉤的重量。將釣目設定在這裡,浮標對上鉤子線的牽引力就會減小到兩鉤重的範圍內,這對體現有效魚訊——那“一邊兒”的小動作是極為有利和敏感的。稱之為釣鉤重!而釣目大於無鉤調目,也就是讓鉛墜或八字環觸底,則是在魚已亂口的情況下“丟車保帥”得非常之舉——放棄口動漂訊,主抓體動死口。

  就是跑鉛釣法!魚口慢,則以1~2#碳腳梭型長硬尾浮標作為主打標型。初始調目多為4.5目。釣目的選擇同上,不再贅言。只是梭型的漂身還較為有利於半水以下的介面訊息以及離底截口的捕捉,介面的實口魚訊多為停頓和小加速。

  棚釣控魚也很有講究

  將魚控制在一定數量和範圍內非常必要。尤其在冬季的大棚,魚兒為了保持體力,活動的範圍不會很大,引魚也要適可而止。引得過多必然會造成魚群搶食,導致訊口雜亂、難辨真偽。

  況且,魚在搶食時也容易出現刮蹭魚線等情況,極易造成假口誤提,導致掛錨魚體、鉤豁魚嘴而驚嚇進窩魚群。因此,控魚的關鍵就是要頻率適度,鬆緊結合,釣放有節。當發現窩魚過多時就要及時採取應急措施,或停而不釣,或放棄頭口魚訊,抓第二甚至第三口魚訊,以求真而有效——也就是放慢起杆的頻率,壓制一下魚群的躁動,主動地拋棄一些魚口。

  掌握好了這基本幾點,魚兒一定“上岸”頻繁,漁獲也一定能達成心願,開心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