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講解

  乒乓球運動集健身、競技、娛樂於一體,具有良好的健身價值,值得大力推廣。將乒乓球的無數擊球線路歸納、簡化為五條基本球路,然後再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乒乓球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乒乓球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

  1、方法

  ***1***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單一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對攻。

  ***2***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的削中反攻練習。

  2、作用

  ***1***學習、熟悉某一單個技術或改進某動作的某些缺點:如通過看右方斜線的中臺對攻,解決攻球時用腰腿協調發力的問題。

  ***2***單一線路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戰術練習。如,為加強左半臺的進攻能力,可採用左半臺對練的方法:在左半合範圍內,發球、接發球、搓、拉、攻、擋多種技術配合,並帶有一定的戰術意識。

  3、注意點

  ***1***在實際訓練中,所謂的單線練習,常是規定擊球區域的練習。如,兩條斜線經常是以對角半臺為界,兩條直線往往是以同邊半臺為界。

  ***2***即使是單一線路的單一技術練習,也不能站死不動地打球,最起碼應有單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換。

  打兵乓球的技巧

  1、球拍在發球時鬆些好

  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擊球后,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很好的放鬆同時回到標準準備動作。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後跟要抬起來。打球要有4個意識:盯球判斷來球,移動腳步,擊球,還原。

  2、拉加轉球雙腿下蹲

  下蹲時,先碎步側身讓開球的路子,然後雙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體稍微一側,右肩放鬆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時,右腳蹬地不要使身體有竄高的動作,應該感覺重心是平行移動。

  球拍要沿著球的下降軌跡引拍,當球下降到合適位置,再向上拉,這樣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轉弧圈動作要領:調整位置側身。雙腿下蹲。胳膊放鬆。向上發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調整步法和擊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發球動作標準規範

  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檯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4、四分之一定律

  開始練習正手攻球,要牢記個1/4,一是,手臂揮拍的軌跡是1/4園,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揮拍放鬆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圓弧--陸教練在球案上以端線為直徑,中線與端線的交點為圓心,劃一園弧,右半邊的弧線就是手臂揮拍的下投影。然後面對牆,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準備動作,以腰部高度劃1橫線,眉毛高度為最高點,劃一圓弧,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執拍右手拇指壓拍,食指放鬆,中指頂拍,在劃1/4圓弧過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圓弧的微調動作,擊球上部1/4圓弧。同時前臂也要有1/4圓弧的旋轉。

  5、越用力拍越下壓

  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託,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力小時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打兵乓球的注意事項

  一、做好充分熱身運動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這就增加了秋季打乒乓球受傷的風險。因此,在打乒乓球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讓肌肉進入運動狀態後再開始打乒乓球。

  二、運動注意補水

  相比炎熱的夏季,秋季涼快,打乒乓球出汗量減少。但是秋天乾燥,面板失水變多,加上打乒乓球本身排汗,秋季打乒乓球補水可不能少。打乒乓球前2個小時先喝大約500毫升白開水,提高機體的熱調節能力,給腎臟代謝充足的時間,將體液平衡和滲透壓調節到最佳狀態。打乒乓球過程中也要適量補水,防止脫水現象。打乒乓球后不宜馬上喝水,一般過了5~15分鐘才喝水,喝水時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三、打乒乓球不宜太過劇烈

  由於秋季的人的關節活動幅度減小,並且柔韌性減弱,建議在秋季時候不要做太過劇烈的乒乓球搏殺。無氧運動和一些強度高的力量訓練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建議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運動為主,進行力量訓練的頻率不要太高,強度最好為中等或偏低點的強度。

  四、保證充足睡眠

  俗話說“春困秋乏”,進入秋季氣候宜人,日照時間變短,利用這一好時機儘可能保證睡眠充足不僅能恢復體力,還能增加“瘦素”的分泌,提高基礎代謝力,讓減肥更有效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