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銷售口才和技巧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買得出去產品才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要想將產品賣出就就要求我們要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銷售工作不同於其他任何工作。若要在銷售工作中取得成功,併成為一名職業的銷售大師,必須具有以下關鍵素質。

  1***積極的態度 2***自信心 3***自我能動性,忍耐性

  4***勤奮,明確任務並設定目標 5***相信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6***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具備以上基本素質的銷售人員如能熟練運用一些銷售技巧,並加上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就有可能確保銷售取得成功。

  讓我們分析一下基本的銷售步驟與方法並把這些方法運用到我們自己產品和服務中去。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具體的目的。它們已被人們最容易瞭解吸取的次序列舉了出來,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能被牽涉進任何特定銷售階段,靈活運用這些銷售步驟,千萬不可生搬硬套。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們在該次的客戶拜訪中達到我們目標的可能性。

  銷售模式***簡稱七步銷售法***:

  ***I***開場白:

  你的自我介紹必須註明以下幾點:

  你是誰? 你是代表哪家公司? 你的來意? 為什麼他們要花時間聽你談話?

  例子:

  “陳先生,我們曾經使一家和你們情況類似的公司將他們的產品購買量降低了15%,而他們並沒有付出多餘的工作。我相信我們也可以為你們這樣做--為徹底瞭解你們的情況,我想問你們幾個問題……

  ***II*** 寒喧

  你們的寒喧應該友好而簡短,你的形象和微笑應該有利於創造一種友好的氣氛。密切注意觀察你未來的客戶。買與不買的感覺通常是很明顯的。它告訴你,你應進入銷售模式中的哪一步了。你或許已做成了一筆銷售業務。但另一方面,客戶可能對此根本不感興趣。他/她或許要麼是持非常消級的態度,要麼是根本不聽你在說些什麼。

  我們每一次拜訪新老客戶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自己正面臨著以下三種可能出現的購買氛圍中的一種。

  ·積極的購買氛圍:客戶積極地傾向於購買。不必要作任何促銷遊說,可以直接成交。

  ·中性的購買氛圍:客戶既不積極地傾向於也不消極地對待購買.你就必須開始去發現他的需求。如果你銷售技巧運用得當,又有著足夠的產品知識,那麼客戶就極有可能會購買。

  ·消極的購買氛圍:客戶採取封閉的心態,他根本就不感興趣,有時還可能說出極其消極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作出任何購買的決定.那麼我們需極短的時間內把客戶至少引領到中性區域,否則你就根本沒有機會做成生意。

  在首次拜訪新客戶時,可能出現的主要挑戰是怎樣把客戶從消極的區域引領到中性區域,以使他們從心理和感情上作好接受新內容的準備。許多知識豐富的專業銷售人員認為包括寒喧在內你一般只有25秒鐘不到的時間去羸得客戶的興趣。同時,越來越多的銷售人員堅持認為對於消極和冷漠的購買態度加緊催逼是無濟於事的。

  ***III*** 著力宣傳,誘發興趣

  贏得客戶的興趣是我們在進行銷售時首先碰到的挑戰。如果我們同意加緊催逼無濟於事這種觀點的話,那麼我們就只有一種選擇了:我們必須設法減少客戶的牴觸因素。為引起客戶的興趣,許多成功的銷售人員都使用了一種類似於報紙為吸引讀者閱讀而採用標題的技巧,使你去買他的報紙或閱讀那篇文章。這一同樣的技巧在銷售中已被證明是極其有效的。

  對於銷售來說,這標題就是問一個概括性的問題或是一句說明,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激發起客戶的興趣。

  例子:

  ·你是否聽說過在我們的行業中引進了一項新的令人振奮的服務?

  ·貴公司是否會對一種擴大生產力的技藝感興趣?

  要取得好的效果,用來吸引人的東西應在無需太具體的基礎上能夠激起人們的興趣。在我們作產品介紹的時候,如在這一刻就搞得太詳細的話將是極具風險的,因為我們尚未了解客戶的需求所在。至少準備三個你自己用來覺得舒服的題目,並先在自己的同伴、家人和朋友處進行試驗,看你是否有效地激起了他們的興趣。在準備這些題目的時候可遵循下述原則:

  ·籠統而不必具體。

  ·不要涉及你本人、你的公司和你的產品。

  ·在介紹情況的時候,不要說任何你自己無法自圓其說的話。

  在使用這些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精心挑選.相當一部分的客戶會被太過戲劇化的內容搞得興味索然,請只在你需要它們的時候才用。

  在聽到這些標題性的題目後,你未來的客戶現在已開始準備聽你的詳細介紹了。但是由於你還未能發現客戶需要因此你還不具備作詳細介紹的條件。我們需要客戶一起參與來完成這一發現。人們常用的發現客戶需求的方法是:“在我們討論之前,我能問你一些問題嗎?”

  對於上述要求很少有客戶會予以拒絕,這一關鍵性提問可減少緊張程度,使客戶作好參與的準備***在我們討論之前***,並可延緩你作詳細介紹的時間,直到你收集到足夠的資料。它可以使你能夠讓你的客戶一同參與到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去。

  發現客戶需求

  發現需求的過程就是讓我們去揭示我們客戶的具體需要,是我們去了解他/她個人及企業需求的一種業務。我們在這一方面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能否直接、不斷地使我們的客戶一同參與到這一過程中。

  這一過程的基礎是進行有效的問詢和傾聽。

  就這一點而言,對所有客戶提出的問題都應該是開放式的。

  ·封閉式的問題:指只需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

  ·開放式的問題:指需提供有關資訊的問題。

  我們所問的開放式問題一般分為兩大類:

  1.發現事實

  目的: 1***使客戶放鬆 2***收集有價值的資訊 3***表明你已作好準備工作

  2.徵求意見

  目的:徵求客戶的意見和態度

  通常最初的2-3個問題的都是有關的事實,一般都很容易回答,並且不太會有引起客戶的緊張。我們與客戶交談過程中,開場寒暄和會面結束時最易引起客戶***同樣也包括銷售人員***的緊張。緊張的程度對於你訪問的成功與否起著很大的作用。

  緊張情緒:

  程度低時──你的客戶就更可能想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程度高時──你的客戶就更可能試圖去擺脫造成他/她緊張的根源──你!

  1、事實

  用以瞭解事實為目的的題目開場,以幫助降低緊張程度。

  2、感覺/看法

  在問過最初的2-3個問題後,我們可以開始瞭解客戶的有關看法和感覺了。其提問的內容可包括未來的計劃***如擴充套件計劃、未來的需求量等***。在此,我們既可以瞭解有關過去的具體事實,也可以問及客戶對未來眾多可能性的看法或感覺。

  向一個未來或老客戶瞭解他/她目前正在使用的某一種同類產品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這種會碰到的風險包括:

  ·等於是在批評購買者以前所作的購買決定──購買者會堅持他或她沒有什麼問題,從而變得不很合作。

  ·無意中加劇了競爭──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因為購買者完全期望著你會說你的產品和服務要比你競爭對手正在使用的要好。

  ·加劇了購買者的緊張程度,以致於他/她再也不願繼續與你討論下去。

  一個增加獲得這些重要資訊的可能性,同時又使你減少疏遠客戶的風險的辦法是:

  第一部分:“你最喜歡你目前使用產品的什麼方面?”

  客戶的回答可以幫助你清楚地瞭解顧客所能獲得的哪些利益對他們來說最重要。

  因而在緊接著馬上就要進行的產品介紹中,你就可以在這些方面多提供些好處給客戶。這時你對所獲得資訊的應答就可以是:“不錯,我很高興你能獲得這些利益”。

  第二部分:“我是否可以問一下你對他們的什麼喜歡程度最低?”

  儘管你沒有去問客戶他們不喜歡什麼,但是這常常正是你所聽到的。通過對第二個問題提問時的小心措辭“你喜歡程度最低的是什麼”,你在使客戶與你討論他們不喜歡什麼變得更加容易,而且也沒有逼使他們去承認在上次的購買中犯了一個錯誤。

  方法:“觀察”+“提問”+“傾聽”,發掘客戶需要。

  進行的問詢和傾聽有利於創造一種輕鬆、非正式的討論氛圍,從而使資訊的收集變得極為可能。

  一個困擾著大多數的銷售人員,並使他們在這一重要領域的工作不十分到位的問題是對自己在作產品介紹時會“失控”的擔心。畢竟,有時大部分時間可能會是客戶在講話。有經驗的銷售人員懂得保持對局勢控制並不意味著得由你來講話。事實上,事情恰恰相反,客戶的參與程度越高,我們就越可能瞭解和針對他們的需要行事,我們越能針對他們的需要行事。就越能在雙方間建立信用和信任,雙方間越有信用和信任,我們就越能控制局勢,就越可能在這次訪問中實現我們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