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邀約想不出單都難

  對於剛開始做銷售的小夥伴來說,邀約是個讓人頭大的問題,還要在邀約中出單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如何從容應對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一次一個原則

  不要貪多,不要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每次邀約最好一次一個,不要一次邀幾個人來。因為你沒有這麼多精力,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容易得罪冷落其他的人。再一個,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認識的層次也不同,如果說,有的人不認同,有不同的說法和負面的說法,就會影響其他的人。有的人很急,一下就想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一口就想吃成一胖子,結果適得而其反,欲速而不達,在這裡請大家記住這句話: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邀約要一個一個地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二:三不談原則

  什麼是三不談?就是不談公司、不談產品、不談制度。時間不夠不談,環境不好不要談,情緒不好不要談。

  一般邀約都是用電話邀約,或者在路上碰到,你想一想,在這樣短的時間裡面,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你沒有道具,沒有其他人的配合,你說得清楚嗎?你越說,別人就越糊塗,與其這樣,乾脆就別說。

  人家馬上趕到其它地方有事情,你時間不夠,他根本沒有心情聽你說,所以,乾脆就不要說。這一步,就是和他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和地點就行了。

  三:三分鐘原則

  就是你在邀約的時候,話不要太多,你講的話一般控制在三分鐘之內。因為電話是邀約的工具,不是說明的工具。而我們很多的業務員不懂得這一點,喜歡在電話裡說,結果你越說,別人越糊塗,而且你還說不好。

  我經常就接到這樣的電話,有一次,有一個公司的業務員來邀約我,我當時在外面,他打我手機,結果說了一大通,我根本就聽不清楚,也沒有這個心情去聽他的,因為以前是手機是雙向收費的。一個人,不願意聽一個陌生的人在電話裡說得太多,我還是性子比較好的,對這個有一定理念的,我是想來了解他邀約的話術,我還願意聽。如果換成別人,別人根本就不願意聽,馬上就會把電話結束通話。

  有的人不懂得這一點,不懂得運用會場,不懂得用別的講師和他的上級,自己又沒有學好,喜歡自己去說,結果一說就死。這一點大家千萬要注意,有句話叫做:要當飛毛腿,不要做婆婆嘴。你要千方百計,百計千方地把他約到會場來,約到你事先安排好的場合來,運立體的方法來進行介紹和說明。

  什麼是立體的方法?就是運用資料,就是運用會場,就是借力發力,利用你的上級和講師來幫你說,這一招就叫做借力發力不費力,叫做四兩撥千斤。

  四:五先五後原則

  什麼是“五先五後”?就是先近後遠、先親後疏、先熟後生、先重後輕、先大後小。

  先近後遠——就是先邀約離你近的,再邀約離你比較遠的;先邀約本省的,再邀約外省的。你不要本省的都沒搞完,就去搞外面的;你不要東城區的都沒搞完,就去搞西城區。你這樣做就會浪費你的時間,效率也不高。

  先親後疏——就是先親戚後朋友,先跟你比較親近的人,再聯絡跟你關係一般的人。

  先熟後生——就是先熟人拜訪再陌生拜訪。

  先重後輕——先重點後一般。比如說,某一個人是你的重點客戶,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你應該先找他,因為大家都需要能人,大家都會去找他,如果你晚了一步,你就可能會錯失良機。

  先大後小——就是先做大單,後做小單。比如說,現在到了某個節日,一些單位要發紀念品,你就要去找他。在一個時間裡面,做一個團單比你做幾個小單都有用。

  五:高姿態原則

  在邀約的時候,有的人沒有檔次,沒有品位,顯得低三下四,好象邀約他來做這個事情是求他似的,比如說:“你一定要來,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不見不散。”等等,這樣的話就太沒有姿態了。你應該這樣跟他說:“請你一定要準時,我只能在5點鐘左右的時間等你。你不能來,一定要提前通知我,因為我很忙。”

  你要讓他感到,你是在給他介紹一個很好的機會,是幫助他,而不是求他。你越求,他越會擺譜,他越不會來。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這個需要你不斷地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