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黑板報版面設計圖片

  慶中秋迎國慶,那麼關於中秋國慶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中秋國慶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中秋國慶黑板報內容1: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國慶黑板報圖片:

  中秋國慶黑板報圖片1

  中秋國慶黑板報圖片2

  中秋國慶黑板報圖片3

  中秋國慶黑板報內容2:

  國慶節的由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劃時代”三個字,意味著它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和它的前途命運,在這以後同以前相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滿一年的時候,周恩來在慶祝大會上說:“經過了這一年,中國的歷史已經比過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經歷了更重要的變化;舊面貌的中國正在迅速地消失,新的人民的中國已經確定地生長起來了。”宋慶齡副主席在《第一年的新中國》中寫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歡欣鼓舞的紀念日。它顯示著人民解放與中國新生的開始。它是新紀元的發軔,我們從此進入了人民的新時代。”他們所說的,也都是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意思。事實上,如果沒有一個新的社會制度取代它,舊的社會制度是不會結束的。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