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夏天諺語合集

  諺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yàn yǔ,是指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夏天的諺語合集3篇,歡迎大家閱讀.

  夏天諺語合集1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驕陽如火——像火一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亦作 驕陽似火

  皎陽似火——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赫赫炎炎——形容炎熱熾盛的樣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熱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灘上到處都是戲水的人潮。

  炎陽炙人——炙:烤。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烈日當空——炎熱的太陽高掛天空。形容天氣酷熱。近義 火傘高張

  狂風烈日——強風猛烈而酷熱的天氣。如:古代駱駝商隊行經戈壁,常需忍受狂風烈日的惡劣天候。

  火傘高張——比喻烈日當空。如:夏日炎炎,火傘高張。近義 烈日當空

  吳牛喘月——《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意思是,吳地炎熱的時候較長,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得不斷喘氣。後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流金鑠石——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亦作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爍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水滸》二十七回***

  五黃六月——指農曆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浮瓜沉李——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冰。”後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種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沉李”。

  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夏天諺語合集2

  1、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爐——沒人愛

  2、夏天喝冰水——恰到好處

  3、夏天的烘籠——沒用處;掛起來了

  4、夏天的火爐——挨不得

  5、夏天的扇子——人人歡喜;個個喜愛

  6、夏天的襪子——可有可無

  7、夏天的螢火蟲——若明若暗

  8、夏天打冷戰——不寒而慄

  9、夏天的火爐子——討人嫌

  10、冬天穿棉襖;夏天吃西瓜——什麼時候說什麼話

  11、冬天的火爐;夏天的扇——人人喜歡;用得上

  12、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烘籠——無用

  13、夏天吃涼粉——順口

  14、夏天吃涼水——稱心如意

  15、夏天穿棉襖——裡外發火

  夏天諺語合集3

  夏末:

  夏夜宿直 白居易

  人少庭宇曠,夜涼風露清。

  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

  寂寞挑燈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無趣,不是厭承明。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岑參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

  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裡,別有小江潭。

  夏日雜詩 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夏末留別洞庭知己 朱慶餘

  清秋時節近,分袂獨悽然。

  此地折高柳,何門聽暮蟬。

  浪搖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榮歸在幾年。

  夏末野興 陸游

  半世天涯倦遠遊,還鄉不減旅人愁。

  數聲相應鳩呼雨,一片初飛葉報秋。

  山塢風煙僧院路,河梁燈火酒家樓。

  絕知雪鬢宜蓑笠,分付貂蟬與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