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發球違例規則

  羽毛球發球違例一直個很容易起爭議的話題,那麼有哪些規則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羽毛球競賽規則第9條“發球”詳述了什麼是合法發球,也就明確了什麼是“發球違例”,在判斷是否“發球違例時”,首先要掌握“發球時間”的概念,因為所有發球員的“發球違例”只發生在“發球時間”裡。

  發球時間:當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雙方做好發球和接發球準備後,發球員球拍的拍頭第一次向前揮動***發球開始***,直止發球員的球拍擊中球或未擊中球球落地***發球結束***為止的一段時間。以下是如何判斷“發球違例”。

  發球腳違例

  在整個發球時間裡,發球員的任何一腳踩線丶觸線或移動均屬違例。當發球員準備開始發球站好位置時,發球裁判員就應該注意發球員的任何一腳有否踩線丶觸線,如果有的話此時還不能宣判,因為發球並未開始,一旦發球員的球拍開始向前揮動,發球裁判員不必等到球被擊出就應立即宣報“違例”。有些發球員喜歡發球時站位貼近中線,在開始揮拍時腳並未觸線,但隨著揮拍動作後腳有一個旋轉致使有半個腳明顯踩在線上,這也是“發球腳違例”。也有的發球員習慣在站好位置後,前腳向前跨出一步後再揮拍,這不應看作是腳移動,因為發球並未開始,而一旦發球員的球拍開始向前揮動到發球結束,在這一段時間裡,發球員的任何一腳有離地或拖動就是“發球腳違例”。

  未先擊中球託

  發球時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球的球託上,也就是說,球拍先擊中球的羽毛部分或同時擊中球的羽毛和球託都為不合法,這條規則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發球員發旋轉飄球。發球時,發球裁判員要注意仔細觀看,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是否只在球託上,實際上有時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發球裁判員要藉助於觀看發出球的飛行狀態來幫助判斷,如果球拍明顯是先擊中羽毛,則應判該發球違例無疑;如果從觀察中不能非常肯定是否沒有先擊中球託,那就要看如果發出的球飛行中帶有旋轉丶翻滾就可判違例,如果發出的球飛行弧線正常,就是合法發球了。但要注意,如果發球時明顯是先擊中球託,那麼發出的球飛行時帶有旋轉和翻滾,則不能判違例。

  發球過腰

  發球時,當球拍擊中球的瞬間,球的任何部分高於發球員的腰部為“發球過腰”。這一規則規定主要是不讓發球員在高擊球點把球平擊過去,造成對接發球方的威脅。在判斷球的任何部分是否過腰,首先要知道腰的部位,從人體解剖分析,腰部是從第一腰椎到第五腰椎組成,而第一腰椎大約相當於人體最低一條肋骨,當擊中球的瞬間,球的任何部分如果高於最低一條肋骨的延長線,應被認為是過腰了***過去曾有過在羽毛球比賽時要求運動員把上衣下沿,塞進褲腰裡,然後以褲腰為界來判斷髮球是否過腰,結果造成運動員故意把褲腰束高,以此提高擊球點的弊病***。“發球過腰”違例,一定是在球拍擊中其的瞬間才會產生,這裡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一種是發球員已經開始揮拍,且球也已離開發球員的持球手,而這時球在遠高於發球員腰部的空中,這不屬於違例;另一情況是,發球員準備發球和揮拍的開始階段,球保持在低於發球員的腰部,而當快要擊中球時,發球員把球迅速上提,在球體超過腰部的高處將球擊出,這是明顯的發球過腰違例。

  發球過手

  發球時,當球拍擊中球的瞬間,發球員球拍的拍杆沒有指向下方,使得整個球拍拍頭明顯地高於發球員的握拍手部***習慣稱“發球過手”***。這一規則規定主要是不讓發球員用垂直與地面的平拍面發出進攻性的平射球,而要求發球員的球拍面只能以向上的方向擊出,使球以向上的弧線越過球網。判斷這一違例時要掌握三個方面:一是球拍擊中球的瞬間;二是球拍一定要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手部;三是如果發出去的球的飛行弧線是平的射向接發球員的話,判發球“過手違例”不會有錯,這一點最為重要。

  延誤發球

  發球員的揮拍不是一次性連續向前把球擊出***習慣稱“發球假動作”***。發球員在開始向前揮拍後又改變揮拍方向,或在揮拍的過程中有停頓使對方受騙,這些均屬發球違例。在實際中較多見的情況,一是發球員向前揮拍中途突然停住,接發球員以為是發近網球而身體重心向前,但發球員又突然手腕一抖把球發向對方後場,使接發球員受騙。還有就是發球員在準備發球時,將球拍不停地抖動,幅度有大有小,在對方無備時將球發出。這些都應判作發“延誤發球”違例。

  羽毛球發球要領

  1、正手發球

  發球站位

  單打發球在中線附近,站在離前發球線約1米左右。雙打發球站位可靠近前發球線。

  準備姿勢

  身體左肩側對球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重心在右腳上,右手持拍向右後側舉起,肘部放鬆微屈,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球,舉在胸腹間。發球時,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用正手發球,不論是發何種弧線的球,其發球前的姿勢都應該一致,這樣就會給對方的接發球造成判斷上的困難。

  高遠球:

  球的執行軌跡又高又遠、下落時與地面垂直、落點在對方場區底線附近的球叫高遠球。發球時,左手把球舉在身體的右前方並自然放下,使球下落,右手同時持拍由大臂帶動小臂,從右後方沿著身體向前並向左上方揮動。當球落到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能觸到球的一剎那,握緊球拍,並利用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發力擊球。擊球之後,球拍順勢向左上方揮動緩衝。

  平高球

  這是一種比高遠球低、速度較高遠球快、具有一定攻擊性的球。發球的動作過程大致同發高遠球,只是在擊球的一剎那,小臂加速帶動手腕向前上方揮動,拍面要向前上方傾斜,以向前用力為主。發平高球時要注意發出球的弧線以對方接球時伸拍打不著球的高度為宜,並應發到對方場區底線。

  平快球

  這種球比平高球的弧線還要低、速度還要快。站位比發平高球稍後些***防對方很快回到本方後場***充分利用前臂帶動手腕爆發力向前方用力,球直接從對方的肩稍上高度越過,直攻對方後場。發平快球關鍵是出手的動作要小而快,但前期動作應和發高遠球一致。發平快球時還應注意不要過手、過腰犯規。

  網前球

  髮網前球是在雙打中主要採用的發球技術。擊球時,握拍要放鬆,大臂動作要小,主要靠小臂帶動手腕向前切送,用力要輕。髮網前球時應注意手腕不能有上挑動作,另外,落點要在前發球線附近,發出的球要貼網而過,這可免遭對方撲殺。

  2、反手發球

  反手發球的特點是動作小、出球快、對方不易判斷。在雙打比賽中多采用此發球技術。

  發球站位 站在前發球線後10——50釐米及發球區中線的附近,也可以站在前發球線及場地邊線附近的地方***雙打比賽中,從右場區發球時可以看到***。

  準備姿勢 面向球網,兩腳前後站立***左腳或右腳在前均可***,上體稍前傾,身體重心在前腳上。右手反手握拍,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球的二三根羽毛,球託明顯朝下***避免犯規***,球體與拍面平行或球託對準拍面放在拍面前方。

  發球動作要領 擊球時,小臂帶動手腕朝前橫切推送。髮網前球時,用力要輕,主要靠“切”送;發平快球時,發力要突然,擊球時拍面要有“反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