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檯球的起源

  檯球是一項國際上廣泛流行的高雅體育運動,中國最出名的就是丁俊暉,現在隨小編來看一下臺球的起源是什麼。

  說起檯球,第一個想起的必然是丁俊暉,丁俊暉給我國檯球比賽史上帶來了無數的榮耀。

  檯球是一項在國際上廣泛流行的高雅體育運動,是一種用球杆在臺上擊球、依靠計算得分確定比賽勝負的室內娛樂體育專案。檯球也叫桌球***港澳的叫法***、撞球***臺灣的叫法***。檯球運動至今已有五、六百年曆史,檯球究竟起源於哪國?很難肯定。但是它起源於西歐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檯球運動最先在法國流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玩的檯球是“單個球”,在桌上放一個用象牙做的拱門和一根象牙立柱叫“王”,用勺形棒來打球,把球打進門或碰到象牙立柱上便可行分。路易十四的御醫建議國王每天餐後做檯球活動,逐漸的,在十七世紀,檯球在法國風行起來,這可能就是檯球起源於法國的根據。

  檯球起源無法考證

  最初的檯球是用黃銅和木料製成的,之後改用象牙製造。然而,一顆象牙平均只能造出5個球。在英國,每年僅製作檯球就需要上萬頭大象,做出來象牙檯球也不是顆顆都符合要求,還要經過嚴格挑選,重量必須相同,因此價格非常昂貴。所以,當時的檯球運動僅適合宮廷貴族們玩樂。後來,被稱為美國塑料工業之父的海亞特,研製出一種用硝化纖維素、樟腦、酒精等化工原料混合製成的檯球,它大大降低了檯球的製作成本;隨後在1920年又出現了一種石碳酸脂鑄成的檯球,再一次使檯球的製造費用降低。

  在臺球桌方面,最早用的球桌就是普通的木板桌子,但受氣候等因素影響,木材容易變形,檯面平整很難保證,約在1827年開始採用石板做球檯檯面,才有了光潔平整不變形的高質檯面。

  球檯的臺邊,最初是用毛屑或棉花包裹起來釘在臺邊上來用。因為沒有彈性只能起到一種緩衝撞擊的作用。到1831年才開始用橡膠取代。而後,美國人費侖在1835年改進併發明瞭彈性良好的正規橡膠臺邊。

  檯球的發明歷程

  球杆的皮頭是誰發明改進的呢?現有兩種傳說:一種是,到十九世紀初所用的禿頭球杆是駐印度的法國士兵明夸特發明,在他受處罰時,強制長時間被迫練習中,他發現木製球杆的禿頭不好用,便在禿杆頭上加一塊皮頭,經過試用效果很好。另一種說法是:皮革頭是由法國檯球名手米佳發明的,並在英國又發明了巧克粉,可以防止球杆擊球滑桿。

  檯球運動在英國的英格蘭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非常受人們的重視,在一些富豪家庭裡,不僅有豪華講究的檯球間,而且在進行打球活動時,還有嚴格的活動禮節,有的規定至今仍在沿用。如在室內不得喧譁;來訪客人應輕推房門;打球時對方不得站立太近,以免妨礙打球者;觀戰者不得大聲議論等。

  斯諾克選手特魯姆普

  美國的檯球運動,最早是西班牙人於1540年傳入的,但知道1800年後才在美國盛行起來。檯球最早傳到亞洲的國家是印度和泰國,後來是日本,傳入中國是在十九世紀清朝未朝。

  如今,檯球已發展成為多種多樣: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檯球、英式落袋檯球、開倫檯球、美式落袋檯球和斯諾克檯球,其中斯諾克最為普遍,也已成為一項比賽專案。斯諾克***Snooker***的意思是“阻礙、障礙”,所以斯諾克檯球有時也被稱為障礙檯球。斯諾克檯球不僅自己可以擊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識地打出讓對方無法施展技術的障礙球,從而使對方受阻挨罰。因此,斯諾克檯球競爭激烈,趣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