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必備知識分享

  大家都知道,冬天釣魚是比較困難的,不僅僅是因為冬季天氣寒冷,釣友難以在室外久待,更是因為冬季魚兒處於冬眠或半冬眠狀態。那麼冬季釣魚想要有好收穫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釣魚必備知識

  1、冬季釣魚,要選擇熟悉的釣場垂釣

  大家要知道,冬季魚性不夠活躍,所以我們每次要外出垂釣時,必須要了解所垂釣的水域的情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對症下藥。釣場熟悉,有如下優勢。一是對經常去的釣場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風向及日照陰陽,瞭解和掌握了四周或兩岸所釣位置的深淺及探出的坑,石窯裡是否藏魚,二是對魚的大小,魚群稀密,食性偏愛和攝餌頻率及漂訊反應的強弱能心中有數了如指掌。

  冬釣,為何要在這些方面較之春夏秋季更加講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魚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魚,前者,無論在任何水域,即便實施過程中哪裡有慮事不周,但起碼也能釣則少獲。而後者,即便某水域魚兒很多,但由於他們少吃多動,如果釣者在冬釣時還是像其他季節那樣隨隨便便的下竿,隨隨便便的用餌或在某個 環節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難釣到魚了。所以冬季釣魚最好選擇熟悉釣場,如果不熟悉的釣場恐怕等到熟悉,還需要好幾次試釣,這幾次恐怕就得放空了。

  2、冬季釣魚最好釣陰睛天氣

  冬季氣溫低,魚兒很少開口覓食,特別是在下雨天,天氣更是寒冷,垂釣效果更差。但只要是晴天,尤其連續幾日豔陽天氣的中午時分,由於日照影響水溫上升,從而又達到相對適合魚餌遊弋覓食的水域環境時,儘管冬不如春,但還是適宜垂釣。

  反之,若是陰雨驟冷天氣,除北方冰釣外,任你心急手癢,也不宜出門,因為三九天的冷,魚餌本來就已經進入冬眠,要是在連續幾日驟冷,其水溫就更會下降,一般都低於適合魚類覓食最低5度的臨界線而致使他們停止了攝食,所以,這時候,不管在什麼水域垂釣和釣位多深,都很難有漁獲。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霧尚未散去,日照還沒有使水溫逐漸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點鐘前,和下午隨著日照的逐漸減弱是水溫又慢慢開始回落到5點鐘後,由於冬天的早晚不僅魚兒都在深水,更因為這時與午間水溫溫差使魚兒又感不適,同樣難釣。

  3、冬季釣魚的物件魚最好以鯽魚為目標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魚種,能適應不同的溫度範圍,其中適應溫變能力最強的魚種便是鯽魚。很多魚兒在幾度的時候,早已經停止覓食攝食,而鯽魚卻能是幾度的環境下繼續開口,雖然是口比較弱,但是總規還是會吃食的。溫水性鯽魚,即便水溫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樣攝食。儘管不及春夏秋好釣,但只要找到了他們的棲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釣獲。

  雖然在垂釣的水域,除了鯽魚外,還有其它的魚種,可是這些魚種因為冬季天氣的寒冷,也因為其抗低溫的能力比較差,所以大部份的魚種已經進入休眠狀態並不攝食。如果我們把目標魚定在這些魚種身上,自然不會有什麼收穫了。

  4、冬季釣魚要釣深,但是也要深得適中

  有句魚諺“冬釣深”。這也是釣界老前輩從時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並廣為運用。而且很多釣友,總以此為訓示,每次冬季釣魚,從來不考慮其它的,總是認為越深越好。在這裡只有一句話要告訴大家:雖然要釣深,但是要深得適中,不能盲目。

  根據魚類有關季節,水深,水溫資料顯示,寒冬,水深3.5米,水溫便能達到3~5度,則可適合魚類棲息藏身。也就是說,冬釣的最深水位,一般應考慮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釣很深釣點,情況又會不一樣。不過,如果我們在在冬釣時選擇的超大型水域作釣,整體平均深度都比較深,我們可以適當的放寬深這個限制,但是手竿垂釣的話,最好也只控制在6米左右。

  冬季釣魚收竿的技巧

  穩住神兒

  抖魚兒上鉤以後,一定要穩住神兒,先抬起魚竿,輕輕抖動一下竿梢,讓魚鉤往深處鉤去,鉤在魚嘴裡鉤牢了,不僅魚吐不出鉤來,收線時也可減少滑鉤。但一定要輕輕地抖竿,重了會鉤破魚嘴而脫鉤。

  鬆收線要有張有弛

  收線時魚的反抗力弱時,可快收,但反抗力強,特別發威時,要立刻收線,強收或僵持住,魚就會掙脫掉。特別是到近岸時,魚要拼命掙扎,這時必須注意收線,否則會切線逃跑。

  直收線時魚竿朝前直往上抬

  切忌左右拉擺。魚在水中發威時,力量要超過體重的若干倍,收線的阻力很大,大魚發威時,人都很難站穩,這時魚竿只有往前抬,才能承受住壓力,如果左右擺動,最易造成斷竿的損失。

  嗆讓魚多嗆幾口水

  魚竿收線到一定時候,為防止魚咬斷線,掙扎脫逃,需將魚的頭部抬出水面,再迅速放下水去,往復幾次,魚口中被水嗆過後,必然頭昏體乏,這時再用抄子去抄,就容易收上魚來。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