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產後風溼預防手冊

  夏季氣溫非常高,坐月子就不是很舒服了,很容易乾燥,也很容易得風溼病。那麼怎樣預防坐月子得風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怎樣預防夏季產後風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首先,新媽媽為何容易得產後風溼呢?

  月子期間,新媽媽很容易患上產後風溼。產後風溼是新媽媽產後常見病的一種,對新媽媽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影響生活質量。新媽媽為何容易得產後風溼。

  1、新媽媽生產後,大汗淋漓未及時去汗,同時又沒有及時保暖,從而使風寒等有機會趁虛而入。

  2、如果居住環境有限,產婦的臥室陰暗潮溼,也有可能致使血脈不通。

  3、產婦修養時期,門窗關不嚴使產婦受風也會導致產後風溼病。

  4、新媽媽生產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過度操勞所致。

  5、新媽媽產後子宮受傷出血過多,導致血脈空虛、元氣大傷、經絡、血脈肌肉筋骨空虛,如果外邪趁虛而人,就會使肌肉、關節疼痛酸困沉重、怕風怕冷,從而導致此病。

  產後風溼有哪些症狀?

  產後風溼的症狀

  患上產後風溼的新媽媽,全身肌肉、關節疼痛,會怕風、怕冷。而在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會感受風寒溼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面板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部分新媽媽多伴有頭痛、頭暈、怕風、眼眶疼痛、眼睛乾澀多淚,也有的病人關節和肌肉處有鑽風感。一遇涼風,就有像涼風鑽到骨頭的感覺,嚴重的患者雖置大熱天,患處必須裹以厚棉衣,方能感覺舒適。情緒憂鬱,容易引起肝氣鬱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它的臨床反應症狀是:怕冷、怕風、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因素。

  1、小心寒氣:新媽媽在產褥期要避免受寒,夏天的新媽媽更要注意不能喝涼水或是吹冷風,飲食方面也不能吃涼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身體勞累或精神刺激。不僅是正常分娩的新媽媽,剖腹產的,自然流產後的,也有患產後風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注意。

  2、不要過度活動關節: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後都會出現問題,因此新媽媽在產後2-3周內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

  3、保持愉悅的心情:患病之後不能悶悶不樂,整天想著疾病的發展,態度極其消極,這樣不利於疾病的康復。應該採取樂觀的態度,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那麼怎樣預防夏季產後風溼呢?

  夏季遠離產後風溼的措施

  1、禁忌洗澡水涼

  夏天,新媽媽在洗澡的時候,如果貪圖涼爽,洗澡水比較涼的話,身體和涼水的“親密接觸”,讓本來就非常虛弱的身體受到冰涼的刺激,身體不能抵抗涼水侵襲,很容易關節疼痛得產後風溼病。沐浴後頭發沒幹,就立即睡覺,也是引起產後風溼的主要途徑。

  2、避免居住地陰潮

  因為新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住的房子比較背陰,沒有陽光照射,陰冷潮溼的話,會給新媽媽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3、避免過早勞累

  新媽媽生產後,身體需要好好地休養,如果過早地工作,甚至是勞累,都有可能給身體埋下很多隱患。新媽媽在做月子的時候用冷水洗衣服,很可能會手關節疼痛,患上嚴重的風溼病。

  小編總結:媽媽坐月子,目的是為了通過適度的運動與休養,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夏季坐月子容易得風溼,一定要多家注意,如果得了風溼,就應該及時治療。

  如果產後得了風溼病,該怎樣治療呢?

  1.產後風溼的發病與產婦的精神狀態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產後風溼的護理需經常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避免生氣、著急、情緒抑鬱,適當參加一些活動,能更快地使病情得到控制。

  2.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使身體處於冷熱適度狀態;室內既要通風,又不能讓風直接吹,尤其夏天避免吹電扇、空調直吹。避免寒冷潮溼環境。

  3.飲食調節:多吃易於消化且又富含營養的食物,禁食寒涼食物和冷飲,禁食辛辣及肥膩食物。

  4.適當運動:根據身體情況進行適量運動,如慢走、做操、打拳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經常到戶外晒太陽。

  5.如症狀較重,需要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專業治療。